午间道|这个365天穿旗袍的95后姑娘,因《中国式相亲》火了
——我准备放弃北京了。
北漂5年,说走就走,朋友是这么跟司马说的“雾霾严重时候,1公里外基本是‘摸瞎’,感觉走在路上就是一人肉吸尘器……回家,连窗都不敢开。”
回头看看朋友圈,司马自嘲的不只是这个北京朋友,南京,合肥,杭州……成都朋友这样发图,
一时之间,好像所有人都在感慨,我们的城市没救了。
但是那个叫Daan的德国人不那么认为。
就在两个多月前,他把一台高达7m的“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搬到望京798艺术园,一下子吸引了全北京的目光。
楼那么高的空气净化塔,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
毕竟你们印象中的,
都是这样的……
更让北京人民想不到的是,
Daan把空气塔里进化出来的——
雾霾颗粒,直接变成了戒指!
净化空气?
再用脏兮兮的雾霾颗粒做戒指?
恐怕也只有这个叫Daan Roosegaarde的家伙
能想得出来吧。
Daan Roosegaarde看上去,
就跟任何一个设计师没太大区别,
每次采访总是穿得像个禁欲系老干部,
黑色高领,黑色衬衫,黑色T恤。
然而这家伙的内心,
却爱死了那些bling-bling会发光的东西。
他做了白天吸收太阳能,
夜晚自动亮起的高速智能灯;
铺了一条世界上最美的夜行道,
是根据梵高的“星空”来做的。
数百根光纤组成了灯的海洋,
根据人们的活动有128种变化,
那是爱丽丝可以梦游的仙境。
通过人体的温度,
花瓣自动开合的莲花灯。
所以你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家伙,
到了北京,是何等的蒙逼。
“周一,我还能看大裤衩,
周二周三我就看不见了。”
事情发生起因是在4年前,他受邀来到北京参加国际设计周,原本期望能看到首都美景的他,却只看见了一片阴沉的雾霾。
让Daan担忧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人们的平均寿命会减少2年之久,而出生在这里的孩子可能8岁就会患上肺癌之类的呼吸道疾病。
“也许这就是需要我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设计来改变现状,就像梵高有他的油画笔。”
一向来“异想天开”的Daan把想法告诉了朋友,朋友:“不可能的,污染已经存在了,怎么可能消除得了呢。”
但Daan认为,“能不能把那片蓝天夺回来,我们可以试试看的嘛~”
在一片不看好声中,
他还真和团队搞出了针对雾霾的设计
——电子真空吸霾器。
借鉴静电吸附灰尘原理,
用纳米技术营造一个大磁场,
吸附形成雾霾的颗粒物
Daan拿着案子找到投资人,兴致勃勃讲演了一番,投资人是惊呆的,他们仿佛看到一个36岁的疯子,凭空想象,以为制造了几样东西就可以拯救环境了,“投资?你这跟周日晚上抢劫老奶奶有什么区别?”
受到打击的Daan没有放弃,回到公司继续和团队开发。考虑到装置制造和维护成本,他们决定把进化器放到地面上。
“一定要考虑成本啊,
毕竟咱们要把它投放到世界各地的嘛。”
Daan不准备就此罢休。
“得用轻型材料来制作,
装配也要够简单,
能一天就安装完成,
这样运输也能相对方便快捷。”
为了测试该装置的净化效率,他们还做了一个缩小版测试模型……别说,这个装置的效率还不错。
但是还需要资金将模型变为实体。
去年的9月,团队在国外众筹网(kickstart)上众筹了113153美元,建造第一个空气净化塔。这个6.5米高的家伙终于在鹿特丹诞生了。
通过这个装置,
用静电场吸附漂浮的雾霾颗粒。
每小时可以进化3万立方米空气,
耗能很少。
很快这个大家伙就开始运作了,
不断吸入脏兮兮的雾霾颗粒,
又不断产出干净的空气,
同时也留下了一大摊黑乎乎的东西。
这堆黑家伙百分之四十二都是碳,
很显然,填埋不符合环保。
“为什么不把这些碳压缩做成黑色宝石呢”
Daan突发奇想,
要知道钻石的成分也是碳啊!
然后,团队制作第一颗“宝石”。
“我想让人们都为治理雾霾出一份力,
而不是多制造一些雾霾。
制作可佩戴的饰物能更好地为人们示警。”
一颗宝石=1000立方米净化干净的空气,
相当有意义。
被装在盒子里的雾霾戒指,
简直美好得让人不敢相信!
这个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点子,
让世界各地的人们
都开始关注 Roosegaarde 的项目,
并且主动在twitter上转发……
雅虎这样说:
一个23英尺高,
把雾霾当早餐,最后吐出宝石的……
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器呢?
就连联合国环境计划署
也报道了Daan的空气净化塔。
而2016年9月底,
距离他开始给北京设计“空气进化器”的那一天,
已经过去了四年。
他终于如约“背”着来这个大家伙
驻扎到了北京的798。
望京798一下子成为北京最干净的地方之一。
可捕捉并收集空气中至少75%的PM2.5和PM10雾霾颗粒,同时以360度全方位释放清新空气,在塔的周围制造出一个环状清新空气区域……
“确实感觉这里的空气要清新很多”很多姑娘特地在大早上赶到空气净化塔,绕着它跑步。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为,Daan也听到了很多质疑声:“得多少个空气净化器,才够北京吸霾用?”“是不是一个可以继续推广的“除霾神器”?”
虽然这个大家伙的功效还有待实践,但至少,Daan给出了另一种思路。
除了逃离和抱怨,我们还可以做点别的。
没有一个时代是完美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做自己可以做的,哪怕是“少开一天车”这样的小事。抱怨和职责都没有意义,行动才有意义,而且,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有意义。就像Dann说:“我想让人们都为治理雾霾出一份力,而不是多制造一些雾霾。 ”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