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来吃 2016-10-16 13:29
“您什么时候买房子呀?”
“如果我的钱够旅行或买房,那就去旅行。”
曾几何时,高晓松的这套“有钱也不买房论”引起热议。但其实,早在近百年前便有人即便收入优渥,照样不置房产,不备私业,选择经济实惠的租房方式,居无定所倒也乐在其中,自在洒脱。
不买房照样有“诗和远方”。“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胡适和精神导师蔡元培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拒绝追赶买房大潮的胡适
1917年,胡适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26岁的胡适第一个月领到260大洋。身旁的同事如鲁迅,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纷纷大掏腰包在北京置办房产。(1919年,鲁迅为三兄弟及家人在北京购买了一套带30多个房间的大四合院,耗资3500大洋,装修、家具又花了大约600大洋)唯独收入颇丰的胡适没有追赶买房大潮。胡适夫妇先后租过两所小四合院,之后又租下林长民的旧居作为栖身之处。
“适初入大学便得此数,不为不多矣。他日能兼任他处之事,所得或尚可增加。即仅有此数亦尽够养吾兄弟全家。及此吾家分而再合,更成一家,岂非大好事乎!”
——1917年胡适在写给母亲的家书中兴奋地谈到自己的加薪
在北京,胡适夫妇先后在两所小四合院租住,之后又租下林长民的旧居作为栖身之处。
那时北京物价不高,租一所四合院的房子,约有房屋20余间,租金每月不过二三十元,每间房平均每月租金大洋1元。胡适每月还要奉养母亲、资助兄弟,加之北洋时期工资拖欠是常事,租房确实是当时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20年代末,胡适来到上海。他租下一座三层小洋楼,一家四口人加外甥住在这里,学生罗尔纲也借住于此。这时他的工资已经涨到每月600大洋,在当时算是高薪阶层。可面对上海高昂地价,连一向重视置业的鲁迅都改为租房,更不用说向来精打细算的胡适了。
1930年,胡适返回北京,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此时他的工资不再欠发。他给商务印书馆刊物写文章,千字3~5块大洋,算下来稿费也不少,经济情况大有改善,国内形势也逐渐安定。可胡适仍没有买房。他租下了米粮库4号。
这座三层洋楼在当时的北京不亚于高级别墅,前面有个遍植花木的庭院。场内自带停车位,有衣帽间、锅炉间,还有藏书室和多得胡家人住不下的房间。于是,除了常年借宿的罗尔纲之外,徐志摩、徐悲鸿等都在米粮库4号借住过。据说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罗曼史里,这所房子的“出镜率”极高。胡适也会时常召集好友小聚,米粮库4号渐渐成了北京文艺圈的一个小据点,声名远播。
胡适在米粮库4号租住了7年。以他当时的收入与北京的房价,买房绝不是奢望,可他没有买。抗战爆发后,胡适赴美,经济出现困难。1942年,他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年薪达到上万美元,经济上“满血复活”。1946年,胡适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租下东厂胡同1号。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住过的房子,居住条件如何,大家可自行脑补。
将买房之款用于济友助学
在任教近30年的岁月中,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抗战前还是抗战后,胡适都雷打不动做一位租房族。只因在胡适眼里,有太多事比买房重要。
早在1917年胡适初登杏坛不久得到加薪,刚踏入社会的“小菜鸟”欣喜若狂。领到第二笔工资的他便想着奉养家族,可见胡适的理财观不是围绕个人展开,而是以家族需求为中心。
2000大洋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胡适等于将鲁迅三兄弟合资买的大型四合院白送了一半给林语堂了。
1920年,以官费留学生身份赴哈佛深造的林语堂,到了美国忽然发现官费没到,急忙打电报回国求助,不久收到了北大寄来的2000大洋。直到学成回国,林语堂找到北大校长蒋梦麟还钱时,才知道这是胡适个人贴的钱。
胡适热情地替青年学子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对于他们的社会调查与野外研究也时常予以资助。青年学生罗尔纲常年借住在胡适家中,胡适承包了他的食宿。胡适居于米粮库的7年间,对于凡是上京办事遇到经济困难的亲朋好友,一律免费提供食宿,以解其燃眉之急。
除了资助他人,胡适的钱有一部分还用在了购买画卷古玩、添置书籍上。在上海时,胡适租住的三层小洋楼没有一个房间能完全装得下他的藏书。
1936年,蒋梦麟等人召集好友,商讨给老师蔡元培先生送寿礼一事。众人决定给老师送套房子,解决老人家的安居问题,胡适当即表示欣然赞同。
这件事充分说明,胡适其实也觉得房子是个重要的东西。他不买房不是出于经济困难,而是另有打算。房子对他来说,就是一方容身之地,还算不上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1958年,胡适接受台湾邀请,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遂定居台湾。他受到隆重礼遇,住的却还是公家的房子。
赴台之后,胡适一如既往,帮助学生,资助学术,夫妇二人没有多少私人积蓄,以致晚年他想给太太在台北租房,发现积蓄已经跟不上台北的租价。1962年,胡适病逝于台湾。
大学校长蔡元培租房记
无独有偶,胡适一生最敬佩的人、教育界泰斗蔡元培也是个租房族。
1916年12月,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每月工资800大洋。几个月的工资攒下来,在当时的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不成问题,可蔡元培一直租房居住。
当时蔡元培参与了许多公益组织,成了领导者与主事者,经常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作为校长,北大有许多日常事务,资金若一时无法周转,蔡元培也主动承担,一来二去开销很大。加之当时北洋政府拖欠工资成风,蔡元培早“因应酬较多,每月薪资几乎不敷开支。”尽管如此,他明然拒绝财务人员私自为自己增添工资,对远近亲友的求助却几乎是来者不拒,能帮就帮。
蔡元培喜欢购置中外图书典籍。浩如烟海的书籍对蔡元培而言比房子有吸引力多了,他的藏书汗牛充栋,不计其数。每次租房变动,书多得搬不走,新宅也放不下,蔡元培索性捐给了北大图书馆。租一次房就捐一次书,蔡元培先生还乐此不疲,此乃大学校长特有之“任性”也!
买房这事一开始就不在他的计划之中。1928年,蔡元培辞去教职,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从1928年到1937年这9年间,他先后换了5所房子,平均不到两年就换租。年届古稀的蔡元培依然没有置办固定的房产,随性而为,顺其自然。
以蔡元培的收入与积蓄,买房根本不在话下。1929年,蔡元培的爱女蔡威廉在杭州盖了一栋别墅,耗资7000大洋,蔡元培出了5000多。蔡元培给这座别墅取名马岭山房,作为庆贺女儿新婚的礼物。由此可见老人家的财力相当可观。
PS:同一历史时期,小编查到的最贵的房产,由章太炎于1932年秋购于苏州,售价约1万7千大洋,结果因为老太爷不懂行情,不说,隔壁还有一个织布厂,成天轰鸣不绝,根本没法居住……
对于房子问题,蔡元培本人浑不在意,可他的一干学生们看到老师都快70岁了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感到过意不去。1936年,蒋梦麟、胡适、罗家伦等著名学者们给蔡元培写了一封信,决定合伙出钱为老师买房,作为蔡元培70大寿的寿礼。
蔡元培收到这封信,热泪盈眶。他一生不恋慕名利,不贪图富贵,乐善好施,广济学子。没有买房,亦不以之为苦,视钱财房产为身外之物,相较他从事一生的教育与学术,不足为道。学生们的热情与关怀感动了这位老人的心,他连番推辞不得,遂修书一封,答谢学生们的盛情好意。
“我们知道先生为国家,为学术,劳瘁了一生,至今还没有一所房屋,所以不但全家租人家的房子住,就是书籍,也还分散在北平、南京、上海、杭州各地,没有一千归垅庋藏的地方。因此我们商定这回献给先生的寿礼,是先生此时最缺少的一所可以住家藏书的房屋。”
——蒋梦麟、胡适、罗家伦等写给蔡元培的信
蔡元培在回信中引用《孟子》的典故称:“伯夷筑室,供陈仲子居住,仲子怎么敢当呢?诸君子的用意,在对于一个终身尽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作一种纪念。”
“谨拜领诸君子的厚赐,誓以余年,益尽力于对国家对文化的义务。”
然而,因为七七事变爆发,神州动荡,四处硝烟,百姓流离失所,这套以“众筹”形式相赠的房子只得不了了之,没了下文。国民政府不忍见到古稀之年的蔡元培流离失所,便将他接到香港安顿,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1940年,蔡元培病逝于香港。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国近代的教育事业,培养和影响了一批民国优秀学者,为战乱和贫困中的祖国点燃希望之光。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的这句话一直是蔡元培追求的人生理想,而他确实也做到了。
胡适和蔡元培不会想到,他们的生活观念到了现在,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舞蹈家金星常年租住在上海酒店的总统套房,理由是以每年100万的代价买8000万的舒适快活,省事又合算;香港明星张智霖和袁咏仪成婚十几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直租房。张智霖将省下来的房钱用来买妻子最爱的名牌包,博美人一笑,亦成圈中佳话。
《增广贤文》上有一段很著名的话: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笑谈民国文人事,乐享万家灯火时。民国文人的住房问题系列暂且告一段落,下回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