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道|华北自古霾不断,皇帝们治霾也是拼了

瞭望智库 2017-01-02 11:12

文|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陈忠海

北京再一次迎来了雾霾天,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面对昏天黑地,吃瓜群众大有霾中作乐的架势。有人说“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有人说“雾以吸为贵”。

调侃之余,有人羡慕起古人来:很久很久以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我们骑马去上班,绿色无污染,生活多惬意!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在甲骨文时代就发现了霾,北京地区的霾记载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元明清三代,霾况愈甚,甚至导致了断粮和皇帝的死亡。

皇帝们认为霾是上天的谴责,为治霾,严惩腐败、禁止屠宰……

那个眼见昭君出塞欲哭无泪的汉成帝、还有一代枭雄忽必烈是怎么治霾的?古代的大诗人们如何把霾写出了文艺范?

库叔这就一一道来。

1

“霾”的最早记载

很多人认为,大量的尾气排放和工业污染造成了霾。因此,霾是工业化造成的、是工业时代产物,在小农经济的古代没有霾。

其实这是误解。

古代也有霾天,这方面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我们老祖宗还在使用甲骨文的时代,即殷商时期。

己酉卜,争贞,风隹有霾。(“贞”:商代负责占卜的人,他将占得的吉凶报告给商王。这句话是说,将会出现霾天,也就是凶兆。)

——《甲骨卜辞合集》

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

——《晋书》

长庆三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

——《新唐书》

太宗五年癸巳十二月,大风霾,凡七昼夜。

——《元史》

北京最早关于霾的记载出现在1500多年以前的北魏时期。

据《魏书》记载,502年10月19日(北魏景明三年9月丙辰),“幽州暴风昏雾”,这里说的“昏雾”并不是水汽凝结成的“雾”,而是说空气混浊、颗粒物很多,也就是霾。(注:北魏的幽州辖燕、范阳、渔阳三郡,今天的北京属燕郡管辖。)

实际上,华北平原自古以来一直是霾的高发区,这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华北平原紧邻太行山东南麓,北京、石家庄、邢台一线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由西向东地势突然降低,霾聚集后不易挥散。

而北京一带三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一个半包围态势,大气更容易在此形成一片逆温层,无风的天气更多,霾更容易集结。

2

古代的“霾”是什么东西?

根据现代定义,霾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而古人是这么解释的:

《说文解字》:霾,风雨土也。

《尔雅》:风而雨土为霾,大风扬尘,土从下也。

《康熙字典》: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

由上述可知,古人口中的霾,指风所卷起的尘土,是空气中那些混沌、晦暗而影响视觉的东西。

现代人关注的霾其成份一般指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

而古代出现的霾,多与灰尘、烟尘等有关,焚烧秸杆、建筑扬尘等都会加重这种状况。

3

皇帝的死因与霾有关?

从元明清三代对霾的记载中,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推进,霾况越发严重。

据《元史》记载:

公元1328年(元朝天历元年),华北平原少雪,次年春天又少雨,天气非常干燥。当年大都地区发生了相当严重的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1340年(至元六年)底,“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这次雾霾天气来得时间比较长,“蔽都城数日”。

到了明代,北京地区霾的记载就更多了:

1468年春(成化四年),“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

1481年(成化十七年)4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正月,“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

1497年(弘治十年),“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

1583年(万历十一年)正月:“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到了清代,北京地区发生的“霾灾”多达数十次:

1721年(康熙六十年),“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1810年(嘉庆十五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这一年“琼岛雾锁霾封”、“煤山隐于风霾土雨”;

1856年(咸丰六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霾灾”越来越多,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随着北京一带人口的快速扩张,城市建筑大量增加,空气流动受到更多的阻碍,加之冬季取暖燃烧煤炭的需要急剧扩大,霾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代科学揭示了霾中的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对人的伤害极大——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的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严重的还会诱发肺癌。

实际上,霾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也不是在现代社会才出现的。

最近有学者提到,包括康熙、乾隆在内的10位清朝皇帝都死在北京的寒冬季节,这正是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血管病的时候。这位学者进一步得出结论:霾是导致这些皇帝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古人治霾花招百出

由于科技和知识水平有限,古人对霾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天人感应”阶段。

按照董仲舒的说法是“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意思是君王出现统治失道的情况,上天就会降下灾异,以示谴责和警告。

基于这种认识,古人在治霾方面就有了一些奇怪的招数:

●皇帝下“罪己诏”

公元前32年(汉成帝建始元年),“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铺天盖地的霾,吓得汉成帝赶紧下罪己诏:

“我继承先帝的事业,但得道不深,有些事情没做好,导致阴阳失衡、日月无光,让霾这样的赤黄之气到处充塞,这都是我的错啊啊啊啊!”

原文为: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缪,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

●严惩贪腐

天气跟反腐败有直接关系吗?

皇帝认为有。

上天发出霾之警告,说明失政失德,要治霾,就要罢黜奸佞小人,起用贤良忠臣。

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

有朝臣向汉顺帝举荐黄琼、李固等名士,理由是以“爵贤命士”来彰显仁德,汉顺帝马上批准。

在帝王们的意识里,只要他们这些人上任,就会好转,就会阳光明媚。

●焚香祷告

1340年(至元六年),大都发生了严重的霾。

“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当时的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这位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的“至元大帝”看到霾也害怕了,认为这是上天之怒,马上派礼部官员焚香祭天,祈祷神灵保佑,让霾赶紧消散 。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北京发生了严重的霾,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了,南方的粮食运不来。

眼看京城就得断粮,乾隆皇帝赶紧派官员到天坛祭天,自己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祷告,以感动神灵、战胜霾天。

●禁止屠宰

霾难道是屠宰业造成的吗?

当然不是,但要清除霾就必须有诚心。

所以皇帝下完罪己诏,一般还要宣布斋戒数日:

在此期间,从皇帝到臣下都得吃素,民间禁止屠宰。

当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办法对治理霾都是毫无作用的,即使霾恰好散了,那也是赶巧了。

5

古诗里的“霾意盎然”

霾一来,人就容易抑郁、纠结,尤其多愁善感的诗人。

有人把泰戈尔的诗改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还有人改古诗:“山外青山楼外楼,旧宫雾霾几时休。毒风熏得游人醉,直把帝都作非洲。”

这些都是今人杜撰,我们古代大诗人们写霾的句子更具神韵。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诗经》

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

——庾信《晚秋诗》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白居易《寄杨万州》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杜甫《寒峡》

岁暮氛霾恶,冬余气候争。

——欧阳修《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

霾风携万物,暴雨膏九州。

——王安石《霾风》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

——苏辙《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

霾是个坏东西。

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容易阻塞交通,导致事故频发。

每个人都渴望王羲之笔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可是,现状是治霾任务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调侃归调侃,古人的那些“大招”必然是行不通的。

今人治霾,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耐心。

期待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再现。

编辑 杨小妍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