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的时候,为什么最好闭上眼睛?

南都周刊 2016-12-16 22:31

你接吻的时候会闭着眼睛么?如果会,那么为什么呢?

关于接吻的时候为什么倾向于闭着眼睛,有实验性的和经验性的两种解释。实验性的解释是:注意的资源是有限的,各种不同感官之间消耗注意资源具有拮抗的特征。关闭视觉通道信息的输入,使我们的触觉更加敏锐。接吻时闭眼,嘴唇和拥抱传递的触觉信息更加敏锐、丰富,产生的体验比睁眼接吻时更加强烈。

经验性的解释是:睁着眼睛接吻,对方粗大的毛孔,不是那么靓丽的皮肤让人累觉不爱,还不如闭着眼睛,心里默念:彭于晏彭于晏彭于晏!

不管这两种解释的正确与否,我们也只能把它们作为一种探索性的解释,因为此类问题本身就不是可以用“标准答案”来解决的问题。

本着这个原则,我试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我们接吻时为什么要闭眼,我们陶醉的时候、幸福的时候,为什么选择闭上眼睛。

闭眼,情绪体验更强

哲学家休谟认为,自我所经验的世界是一个主观建构的意义世界。这个意义世界可以分成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外部世界是我们通过感官与客观世界建立起的,我们认为的“外部世界”,我们眼中的物质世界。皮亚杰认为,我们的思维规则就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外部世界的特征是理性,价值尺度是外部的物质,具有稳定性。

内心世界则是由我们的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意志交织形成的的主观世界。我们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也体现在这个世界中。这个世界的核心是“自我”。价值标准随自我的利害变化,是不稳定的。因为关注内心世界,我们思考、体验,并且不断成长。

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具有拮抗的特征。自我关注外部世界多一点,体验内心世界就会少一点。在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理论。

在面对悲伤愤怒过度而哭泣的个体时,既要引导个体合理的情绪宣泄,又不能使情绪宣泄超过个体的心理负荷度。很好地办法就是让个体在哭泣的时候睁开眼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个体关注外部世界,不至于完全陷入内部世界,被内部世界中过度的情绪所控制而丧失理智。

接吻时,两个人产生的联结带来的幸福感属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当我们闭上眼睛时,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结少了,与内心世界的联结就增强了,我们可以很容易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情感。

此时,幸福感作为一种心理刺激,虽然并没有比睁眼时的量更多,但由于专注,感受的阈限降低,我们就体验得更为强烈。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宋慧乔代言某音乐手机时,眼睛总是迷离微醺,而有些人在KTV里一唱歌就喜欢闭着眼。

中国好声音关喆在演唱《想你的夜》全程闭眼,并不是他嫌那英长得丑,也不是为了关闭视觉通道节省资源到手指的活动,而是,他们闭上眼睛时,内部世界成了自我体验的刺激源,情绪体验会更加强烈。

在泰坦尼克的经典画面中,罗丝与杰克在船头迎风展臂,闭上双眼,全身心地融入大概的怀抱,寻找那份久违的迷离。

“吃货”更容易获得快乐感

如果人们能够把握住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平衡,那么人们就能保持心理健康。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面对不如意的现实,难以解决的困难,人们并不会一直勇敢的面对外部世界。我们会退缩到内心世界,以一种歪曲外部世界的方式,或是幻想或是安慰自己。

森田正马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神经活动倾向性失衡,求助者精神活动内向,内省能力过强。也就是说,自我过分关注内心世界,被内心世界中指向自我利害的非理性情绪和认知所控制。这种非理性情绪和认知往往和外部世界相冲突,因此,使人们痛苦不堪。

在心理咨询中,艺术治疗和体育治疗等方式就是让求助者重新关注外部世界,恢复理性思维和情感对自我的控制,引导求助者以现实理性的方式面对并且解决问题。

在妄想症患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完全沉浸于内心世界,外部世界的信息输入以被随意解释的方式进入自我,狂喜和狂悲是他们表达情绪的常见方式。

此外,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倾向性在人格上的体现也是明显的。有一句话,“爱吃的人总是最爱笑的。”吃货们总是能知道城市里哪里有好吃的烤串、鸡排。他们由于喜欢吃,天然地对外部世界有无穷的兴趣。

而大哲学家康德,至1804年去世,从未踏出过出生地柯尼斯堡,一辈子沉浸在晦涩的哲学思辨中。我们不能说哲学家和艺术家们是不开心的,但是他们沉醉于内心世界中,自杀率远高于其他社会成员却发人深省。

所以下次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沉浸在内心世界啦,换个陌生一点的环境,找点事情做,让自己重新关注外部世界吧。

【作者】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 陈海燕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