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堪比“小手术”?医生告诉你为什么

澎湃新闻 记者  2016-10-15 16:55

近来,天气持续降温,沪上各大医院本来就拥挤的候诊大厅里,更成了“吊瓶森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冒发烧就吊个盐水成了司空见惯的场景。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披露了一个惊人数据: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早在《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就显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属于静脉注射案列的占到73.4%,几乎为3/4,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药品给药途径有很多种,目前口服、肌注和静脉输液是最为常见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三种给药方式的区别吧:

1口服用药。

方便,要求制剂简单,病人痛苦较少,是一种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但大部分药物起效较慢,不适用于危重病人。另外,口服后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还可以通过洗胃等措施来阻止药物的吸收。

2肌肉注射。

吸收好,但除了局部疼痛以外,还可能会导致臀部结块,出现“青蛙腿”等现象,因此现在肌注用药的方式几乎退居“二线”。

3输液。

 优点:起效快,静脉给药可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在抢救病人时,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缺点:由于是侵入性操作,可能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无法及时清除已经进入血管体内药物。

那么,输液为啥堪比“小手术”呢?在口服、肌注、输液3种治疗方式中,口服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而输液是直接将药物输入静脉而进入人体血液,短时间内即可分布全身,其所面临的风险远远比口服、肌注等其他给药方式来的大得多,堪比一次“小手术”。

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输液可能会引起的风险:

1.输液可能发生渗漏性损伤,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如某些肿瘤化疗药、静脉补钾和补铁类的制剂)。

2.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导致高热、寒战、红疹、瘙痒、肿胀等反应,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休克(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死亡。

3.输液导致的感染可能让病原体如病毒、细菌进入人体引发炎性反应,病原体还可能随血液循环直接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

3.长时间输液可引起局部静脉炎,导致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甚至伴有机体的畏寒、发热等。

4.心功能较差的患者,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心脏的负担骤然加重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能。

一旦输液,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规避“小手术”的风险呢?

1.静脉输液溶媒的选择至关重要。注意液体的pH值,避免发生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盐析、沉淀等反应进而影响输液质量。例如,大部分抗菌药物和呈酸性的药物以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稳定性较好。

2.输液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一定要因人而异。严重脱水患者如心肺功能良好则可以快速滴注(10ml/min);颅脑、心、肺等疾病的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应慢速滴注(2~4ml/min以下),治疗时仍需以实际情况随时调节速度。需要严密观测滴速的药物有:肠外营养液、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可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的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

3.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如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因为会影响小儿的关节软骨发育, 18岁以下的儿童应禁用。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更应该考虑酌减注射药物的剂量。

什么样的症状适合输液呢?

建议三种情况下您可以打点滴:

1.吞咽困难,同时也没有办法注射肌肉针,比如说经常痉挛或者崩针等。

2.严重的吸收障碍。比如说呕吐、严重腹泻,你没法吃药,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3.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体内必须达到非常高浓度的时候才可以起作用。

如果不是以上情况,您最好不用采用输液这种方式。我觉得,当您了解一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一下判断。

“能口服不输液”的提出,对于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地方的医院开始取消门诊输液,纷纷倡导无感染不输液。维护患者健康安全,不仅要依赖于医药监管制度和体系,还需要传递正确的医疗知识和理念。在这点上,正确认识静脉输液,促进合理、安全用药,善莫大焉。

编辑 张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