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涛:书写“自信高明”的笔手

南方+ 记者 叶能军  2016-11-30 07:45

11月24日,位于高明明城的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三期厂房内,24条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相比一期和二期项目的人手操作,三期自动生产线节省了60多个人力,也助力该公司产能不断扩容,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纳米磷酸铁锂生产企业。

这家企业自2011年从深圳转移到高明以来,因产品供不应求而多次增资扩产,产能从最初的3000吨直逼万吨大关,目标直指全球顶尖的新能源材料制造商,成为践行高明“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策略的优等生,也成为高明承接深圳先进制造业辐射的典范。

围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城市形态塑造升级等重要命题,自今年5月初履新高明区委书记以来,徐东涛密集开展调研,听良言、征良策,引导高明广大干部和企业家从思想深处增强发展自信。

携恢复建制35年来所蓄积的发展势能,以及全区干部群众汇聚起的强大发展合力,如今的高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主动地接受广佛都市圈的城市辐射、深圳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辐射,抢先谋划第二个百年目标,加快走引领式、差异化、效益型发展的高明之路,努力将高明打造成“珠西先进制造高地、岭南美丽田园新城”。

思想激荡

高明人要走高明路

5月6日,徐东涛正式接任高明区委书记一职。从履新第一周开始,他用近5个月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系列调研,用他后来的话说,“从5月初上任到9月底高明区党代会召开,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镇街、区直部门以及企业开展调研。我想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自己尽快地熟悉和了解高明,思考高明未来的发展。

此时的高明正值恢复建制35周年,站在了承前启后的新历史节点,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从机遇看,高明35年来实现了从农业县向工业大区的历史性跨越,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并且这些成绩的取得仅以13%的土地开发强度做支撑。随着高端产业加快向低综合成本区域转移、佛山市委明确提出大力支持佛山西北部加快发展等叠加效应逐步释放,高明所蓄积的强劲势能、预留的广阔空间如运用得当,势必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

从挑战看,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佛山经济堆头最小的区,高明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型,既担负着缩小区域差距的延续性任务,也担负着与先发地区抢夺转型升级制高点的新时期任务。与此同时,高明虽已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但身处强者云集的全国制造业大市佛山,高明少数干部群众也背负“在引进重大优质项目上缺乏与先发地区竞争的区位条件”等思想包袱,一些干部群众甚至衍生出高明是“不发达地区”的认识偏差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也体察到这一倾向,于是提出了“高明自信”这一命题。5月16日,鲁毅到高明调研时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明要振奋精神,从心灵深处、思想深处坚决破除高明是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观念,坚定高明在全国就是发达地区的观念。“在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高明的经济实力排在44位,如果排在44位还算落后地区,那让众多的排在高明之后的地区情何以堪?”鲁毅说。

因此,增强信心、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成为徐东涛系列调研的关键词。“每到一处,他都反复传递一个理念,那就是高明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正处在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区干部群众以及广大企业家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高明区委区府办一名全程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增强高明自信中展现高明力量,是徐东涛在系列调研中传递出的重要信息。

期间,在6月份,徐东涛还主持召开了两场以“增强信心、攻坚克难、促进跨越”为主题的领导干部务虚会。与会人员横向比较分析高明与国内、省内、市内等多个地区的主要发展指标,主动聚焦高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与发展定位,既分析了制约高明发展的客观因素,也剖析了心因性因素,达到了强信心、明定位、谋转型、促发展的预期目的。

这两场务虚会达成一项重要成果,即对高明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形成了基本共识:必须摆脱以往跟随式、追赶式、粗放式发展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引领式、差异化、效益型、有高明特色的发展新路。

时不我待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抢先机

在徐东涛完成对高明各镇街、各部门和部分骨干企业的调研后,高明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随即召开。徐东涛在报告中提出,打造“珠西先进制造高地”,为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贡献高明力量;打造“岭南美丽田园新城”,为珠三角核心区城市群增添田园魅力,为佛山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贡献高明力量。

围绕打造“珠西先进制造高地”这一目标,高明提出将把培育超50亿元、超百亿元企业作为阶段性目标来谋划,同时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高水平搞好园区配套建设。“这正是我们企业迫切需要的,大大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伟健说,无论是增强园区配套,还是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特色小镇,对企业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企业所在地的周边环境要求很高,这些举措对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将有很大的帮助。

在党代会结束后的多个场合,徐东涛多次向干部队伍发出警醒,在以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重心的新一轮竞争中,高明如果再不抢抓先机,甘于或安于处在珠三角核心区原有位置,就很可能在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崛起的过程中被边缘化。他同时勉励全区干部群众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

一位熟知高明发展脉络的观察人士对高明党代会报告大篇幅阐述美丽乡村建设印象深刻,认为这是徐东涛的大手笔。“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差距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珠三角30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设和治理成了最大的历史欠账,但有些欠账可能永远无法弥补。”他认为,相比之下,高明的农村环境普遍保持完好,这是高明建设美丽乡村最好的支点,也是能够为珠三角提供经验和示范之处。

在上述观察人士看来,高明恢复建制35年来,实现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不到400元向17万元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长征,率先基本建成小康社会。面向未来,高明则要实现“从有到优”,使经济更有活力、城市更具魅力、生态更显优势、民生更加幸福、社会更臻和谐,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区域竞合

奏响区域合作新乐章

“既视野开阔,又联系实际。”这是徐东涛在前期系列调研中,给高明干部和企业家留下的深刻印象。如到西江新城调研时,他要求西江新城管委会要跳出高明、跳出佛山,在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发展格局中谋划开发建设和产业布局。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是徐东涛到企业调研的首站,他表示,溢达是高明传统转型升级的典范之一,希望溢达坚定在高明发展的信心,结合高明的生态环境,加快自身产业与旅游、生态、科技的融合发展。“感觉他很懂企业,所提出的建议对企业转型升级很有参考价值。”溢达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车克焘表示。

到韩丽集团、中旗新材料等企业调研时,他要求相关部门重视那些处于成长阶段、有激情、有理想的企业家,要用加倍的热情去帮扶他们,否则错过了这个帮扶的时机,再大的支持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种在区域竞合坐标中谋划高明发展的大格局,已经成为高明开放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高明明确,要立足于“承东启西”的区域特点,更加主动接受广佛都市圈的城市辐射、深圳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辐射,争当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带动珠西经济带的桥头堡,建设更加开放的新高明。

在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高明在珠三角还处于后发,但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广大城市中却属于先发地区,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化,有助于高明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发展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双向开放的高地。


媒体印象

群众视角鲜明的高明“当家人”

高明市民认识徐东涛,多是从今年5月开始。

5月6日,高明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徐东涛被任命为高明区委书记。佛山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在介绍徐东涛时说:“他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视野开阔,统筹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较强。”

在就职发言中,徐东涛显现出鲜明的群众视角。他表示,将深入群众,真诚听取群众的声音,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参与到高明的各项事业建设中来,也更多更好地享受到高明发展的成果。

在参加11月16日的高明区“两会”分组讨论时,徐东涛的群众视角也给高明的人大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全域旅游是一件全体高明人都有机会、有能力、有义务参与推动的事,做好了这件事,不仅能推动高明的旅游业发展,而且高明整个城乡的环境都会有大幅度提升。”徐东涛说,除了规划引领、出台政策以外,更需要的是基层群众能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建立全民参与机制,让群众在参与和实践中直接分享发展成果。“他讲的都是鲜活生动的大白话,很容易就能让人听得进去、听得明白。”一名人大代表说。

一名多年报道佛山宣传文化的媒体记者说,用群众语言引导群众、从群众视角服务群众,是徐东涛十多年前任职佛山市文广新局局长时就养成的一大习惯。比如在一次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徐东涛直言,群众文化不能折腾群众,而是要着眼群众需求,方便群众参与。此次会议上,他同时表态,要把更多经费投放到群众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中,让群众做主角,此后该局每年都会资助4至6个骨干群众文艺团队活动项目。

让媒体印象深刻的,还有徐东涛在高明区第十二届区委常委媒体见面会的发言。在场记者发现,徐东涛发言语速适中,谈吐流利,全程脱稿,真诚邀请媒体继续对高明各项工作给予监督和支持。在随后时长约21分钟的媒体专访中,徐东涛也是全程脱稿,且思路清晰。不少记者说,将录音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完整的稿件。

舆论普遍认为,徐东涛26年工作经历中,有24年在宣传文化战线,这使得他与媒体有自然的亲近感,清楚知晓如何善借媒体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广聚民意,进而凝聚各方合力,推动高明新一轮大发展。


团队使命

以“双千亿”为佛山贡献高明力量

在高明迎来恢复建制35周年之际,高明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完成了历史上又一次大的调整,徐东涛当选高明区委书记,梁耀斌当选高明区区长,徐、梁二人将紧密搭档,抢先谋划第二个百年目标,带领高明跨越千亿GDP门槛,打造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

过去5年,高明区综合实力稳步攀升,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2016年排名上升至第43位。2015年高明区生产总值增加到710亿元,预计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超750亿元。

根据高明区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高明未来五年的两大重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形成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前一个“千亿”是对经济总量规模的追求,后一个“千亿”则是对发展效益的追求,二者互为作用、相互促进,将为佛山实现万亿GDP和万亿装备制造业产值贡献高明力量。

“双千亿”梦想催人奋进,要在高明恢复建制35周年来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开创高明发展新局面,需要建设一支精诚团结、勤政廉洁、敢为善为的干部队伍,尤其需要强有力的区级党政领导班子统揽全局、协调各方。

从年龄结构看,高明新一届党政班子既普遍年富力强,又体现了新老结合。在高明区新一届11位区委常委中,“60后”有6位,“70后”有5位,平均年龄是47岁;在高明区新一届政府班子7位成员中,“60后”有2位,“70后”有5位,平均年龄44.8岁。

这样的年龄结构,表明高明发展事业已从‘50后’交棒到‘60后’和‘70后’手里。”上述观察人士说。

为实现GDP冲千亿目标,高明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招商引资做大经济增量,加快转型升级做优经济存量。当中,为推动“高明制造”向“高明智造”转型升级,高明将制定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三大行动计划,即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以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0家、“互联网+”示范企业60家,同时推动100家规模以上企业技改升级。

而在打造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方面,高明也有良好的基础。从2011年起,高明便把装备制造业升格为支柱产业,在高明“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均被列为需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高明规模以上在产装备制造企业约100家。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631.20亿元。


言论

通过系列调研,我深刻感受到,高明的确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恢复建制35年来,经过高明历届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已经为高明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高明未来前景值得共同期待,更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企业家共同奋斗。

——徐东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先发地区的优势积累效应明显,对发展要素集聚能力日益增强,高明不进则退、小进也退。高明没有赶上前几轮的发展先机,在以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重心的这轮竞争中,如果再不抢抓先机,甘于或安于处在珠三角核心区原有位置,就很可能在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崛起的过程中被边缘化。

——徐东涛在高明区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说

高明恢复建制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化带动。但在新常态下,仅仅依靠产业驱动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无论是项目投资还是企业发展都越来越关注产业环境、城市配套、公共服务等内容。高明要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就必须在城市治理上下狠功夫,用完善的园区配套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优质项目,用良好的城市风貌留住优秀人才,用优质的公共服务支撑后续发展。

——徐东涛在高明城市治理大会上说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叶能军

编辑 王虹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