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粤菜说丨一份广府菜,藏着多少人浓浓的乡愁?

南方+ 记者

美食里有最浓的乡愁。

广府菜是世界美食之林中特别的存在:

它包容,“没有什么是广东人不能吃的”,这种杂食风影响了中原的饮食习惯;

它融合,南北风味大交流,中西风味大碰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风格。

但凡使用粤语的地区,都少不了广府菜。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使得广府菜不断吸取中外菜肴文化之精华,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广府菜中找到了家乡的味道……

今天,我们邀请了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导、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元林,湖南省作协会员、佛山市政协委员、美食专栏作家、南方+网友谭旭日,广州半岛投资集团点心总监尹兴通,广州半岛御珍轩行政总厨余建兴,与我们一起聊聊广府菜,带领大家一起叹粤味。

中秋粤菜说〡博采众长融合中西,广府菜里有多少人的乡愁?

◎包容的广府菜:在川味中寻找粤味

一提起粤菜,人们的脑海中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清清淡淡的形象,白粥、上汤菜心……殊不知,麻辣并不是川菜的专属,包容性极强的广府菜,很有可能会“欺骗”你的味蕾。

这一道藤椒酸汤煮龙趸鱼,用新鲜的藤椒跟酸汤融合,在炎热的广东,麻、酸之间丰富的口感,彻底激发出人们的胃口。余建兴说,靠海吃海,广东人喜欢吃海鱼特别是深海鱼,在传统的做法之下,我们结合了现代人的口味,同时借鉴湘菜川菜的做法,将川菜元素融入广府菜中,“现在的这道菜,鱼中有酸,酸中带麻,很受欢迎。”

藤椒酸汤煮龙趸鱼

藤椒酸汤煮龙趸鱼

“历史上岭南和四川的文化都有交融。从秦汉时期,枸酱就是通过西江流域传入广东,而历史上西江流域的很多调味品都流入广东。”王元林表示,今天我们的粤菜吸收川菜的做法和调料,实质上也是反映出粤菜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风格。

“这样的菜在夏天吃起来非常美味,可以说是对文化的包容。特别是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之一,它越来越多接受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也正好体现在我们今天的这个菜上。”谭旭日说,广东夏天湿热,新鲜的藤椒在某种意义上说,有祛湿的效果,而酸本身就是开胃的代名词。

(这里还有更多关于老广如何吃鱼的精彩内容链接,不妨点击去看看)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边角料”鱼嘴如何变身“招牌”还漂洋过海?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天真热,撒一把盐就能“焗”出美味?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饭桌上孝敬老人,为何要夹鱼这个部位?

◎讲究的广府菜:追求更极致的口感

在很多人眼中,广东人就餐有一种很讲究的仪式感——烫碗筷。

其实,广东人对饮食的讲究不仅仅体现在餐前的“小动作”上。

在刀工上讲究。就拿鱼来说,广府菜中鼎鼎大名的顺德鱼生,薄似蝉翼、晶莹剔透,而那道细腻、润滑的藤椒酸汤煮龙趸鱼,做法、刀工、用料都很讲究。

腊肉冬瓜

腊肉冬瓜

在材料上讲究。广东老火靓汤全国有名,而一煲靓汤,用料复杂,药材、食材少则几种,多则十几种。除了汤,菜的材料也很讲究。这道腊肉冬瓜,腊肉选用本地食材,冬瓜则选用本地特产黑皮冬瓜,重量和生长期都有讲究。而除了主料,配料也必不可少,海产丰富的广东,瑶柱是这道菜里不可缺少的配料。“山里的腊肉,海里的瑶柱,在一道菜里冲撞、中和,带来层次更加丰富的口感。”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靓汤只能炖不能煲,点解?(为什么这么说,点击看看)

鸡肉煲

鸡肉煲

在选材上讲究。广东人爱吃鸡,“无鸡不成宴”,广府菜的招牌——白切鸡,是很多外地人到了广东必吃的美食,但是一道好的白切鸡,在选材上是非常讲究的。“白切”讲求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因此白切鸡除了食材要新鲜之外,更在鸡的品种、养殖方式上有要求。以前都爱吃文昌鸡,而现在清远鸡也成了白切鸡的主要食材,还有特别养殖的葵花鸡等。

(这里还有更多关于老广如何吃鸡的精彩内容链接,不妨点击去看看)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广府人饭桌上,鸡一天会出现几次?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一只鸡如何在月子中实现升华?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如何让鸡有镬气?这道菜里有答案

◎融合的广府菜:在中西文化碰撞里交融

广府菜以清淡为主,因此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酱料、酱汁。

而有一种酱,主要不是用来蘸,而是在炒菜时作为配料——XO酱。

XO酱首先出现于1980年代香港一些高级酒家,并于1990年代开始普及化。这种采用火腿肉、瑶柱、海虾米等原料,经过数道工序熬制而成的酱料,与传统的广府菜酱料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是中西饮食文化融合下的结果。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不吃辣的老广,败在一勺酱中?何以如此,快点进来看看)

1

XO酱并不是传统广式辅料,反而是中西结合的。反看历史,丝绸之路给我们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什么?

王元林说,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古代中外贸易往来,也使得饮食出现了更多的交流,产生了更多的变化。番薯等食物引进中国,并在中国国内种植。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中西文化的加强,很多国外的食材做法调料逐渐传入。特别是在十三行时期,在十三行行商的家宴里面就有很多外国的调料出现了。

1

西式的饮食、茶点进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菜的做法。王元林表示,在古代,由于中西方接触的机会有限,西方人对中国菜的理解过于狭隘,往往把广府菜等同于中国菜,直到19世纪上半叶,广州仍然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在饮食方面,外国人对中国菜的了解主要通过广府菜,而广府菜也在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融合。”今天在国外大量的中国菜馆里,都是以粤菜为主。今天粤菜的很多做法,都体现、包含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久负盛名的金玉满堂,是什么金什么玉?(为什么这么说,点击链接看答案)

◎变化的广府菜:水果缤纷成美味

广式点心是广府菜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叉烧包、烧麦、虾饺的广府菜,不完整。

没有水果的广府菜,同样不完整。

水果作食材,在广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广东地处亚热带,水果种类丰富,很多水果早早就成为了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咕咾肉,广东传统特色名菜,酸甜可口,少不了那点睛之笔——菠萝。

1

从汉代开始,岭南的荔枝就进入了长安。传闻汉代帝王曾引进南方的树种,在上林苑进行种植,希望能品尝到最新鲜的南方水果拿来品尝,但未能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荔枝等岭南佳果,受到北方人的追捧。而岭南人更是在饮食中,对水果加以利用,甚至作为重要的节庆活动食材。

(这里还有更多如何做精致小点心的精彩内容链接,不妨点击去看看)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缺了猪油,榴莲酥还有灵魂吗?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3D打印出的核桃包,啥滋味?

小康餐桌·粤菜说〡可甜可咸小茶点,能如此“情真意切”?

广东人对岭南水果、世界各地水果的利用也越来越花样百出,水果与广式点心的结合,更是让传统点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广受欢迎的榴莲酥,让东南亚水果之王在广式点心中大放异彩。

【记者】蔡华锋 李劼

【出镜】蔡华锋

【摄影】马华  实习生 何宛娜

【剪辑】马华 周鑫宇

【策划】蔡华锋 李劼 马华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