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争议林妙可,幸灾乐祸是一种畸形心态

南方名记:丁建庭
2017-02-21 18:44
+ 订阅

文|路中林

2月20日,在经历了北京电影学院初试落榜的打击后,林妙可又无缘中央音乐学院,再次落榜。

遭遇挫折、倍受打击时,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安慰。此时,哪怕是陌生人微不足道的只言片语,也有助于当事人从逆境中挣扎起来。宽容和同情,无疑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可惜,从小带着童星光环的林妙可,却只能感受到来自世界的恶意和嘲讽。

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林妙可,曾一度被人看好,其父甚至带着她算命求签,获得“将比章子怡还红”的预言。可现实比半仙的预言要残酷得多,在开幕式假唱被披露后,林妙可便开始面对诸多嘲讽。小小年纪的她,被认为参与了一场“阴谋”。她以及她的家庭则是这场阴谋的得利者。质疑和讽刺逐渐发展到人身攻击,诸如有网友讽刺其穿衣品位差、学习成绩一般、人缘差等。鉴于这些只算是人性的小瑕疵,不少网友则开始采取极端手段,如使用ps技术,黏贴、制作各种具有侮辱、诽谤性质的图片等。

林妙可究竟错在哪?

或许她确实不该参与假唱,可大家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那时候的她有选择权吗?林妙可的确是获益者,奥运开幕式的舞台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登上的。但林妙可也是无辜的,她只是被推着走而已。如今由于网友的愤怒,她对自己的命运依然手足无措、依然被推着走。

资质的平庸,同样不是她的过错。或许父母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确实造成了今天她身上的诸多毛病,如扭捏作态、不自信等,但这些同样不是她一个人能决定的。林妙可千错万错,或许只是因为她处在在一个缺乏善意、惯于幸灾乐祸的舆论场。

幸灾乐祸是一种畸形的心态。看到他人失败,自己却从中获取愉悦和慰藉;看到别人成功,自己却心如刀绞、痛苦不堪。幸灾乐祸者往往是生活中的失败者,然而他们绝大多数却相信自己的失败是由于社会的潜规则、不透明交易造成的。

嘲讽林妙可,特别是在其两度落榜后大加伐挞,幸灾乐祸者不过是力图证明林妙可早年成名全系阴谋,“原罪”不可原谅。这位落第童星,已成为一些人宣泄个人情绪的符号。

一边是林妙可被嘲讽,一边却是当初假唱门事件直接受害者林沛宜成了励志榜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网友肆无忌惮伤害的绝不仅仅是林妙可一人,还包括林沛宜乃至他们自己。村上春树在小说《舞!舞!舞!》中说:过分优秀的人,不是逐渐被推为领袖就是遭到所有人排斥。这句话恐怕经不起仔细推敲,不过有太多人正是这么理解人生的。

无论是林妙可还是林沛宜,在网友反反复复的评论谩骂中,都不过是光怪陆离的象征而已。他们纵情宣泄后,确实得到了快慰。特别是林妙可被命运报复之后,他们可能隐约品味到“天罚”的意味。然而无所顾忌的他们,极可能就此毁掉一个少女的一生。

梁朝伟曾表示,之所以选择当演员,是因为生性腼腆,躲在各种角色背后便觉心安。演员必须不断地戴上各种假面具,饰演不同人生,然而据说演员的最高境界还是要做回自己。濮存昕曾告诫林妙可,希望其忘掉大人教给她的一切,像孩子一样成长。

可惜,从戴上第一张面具开始,林妙可便迷失了自己。假面既是伪装、更是保护,全凭看的人如何评价,从9岁登台到现在,她一直被观看、被评价、被诋毁、被指责,恐怕是早已习惯了假面,毕竟假面曾是这个世界赏赐给她的。或者戴着它,能够多少得到些谅解吧?但可怜的姑娘,这个幸灾乐祸的世界真的还保留着温存吗?

【校对】罗健鹏

编辑 黎诚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