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的第四本年度调查报告,目前已正式出版。《报告》源于课题组第4次全国范围的企业访谈,聚焦“放管服”改革的成效与数字政府建设的进展。本报告发现:数字政府的使用率增至约60%,进入大规模使用阶段;市场主体“最多跑一次”的比例首次超过50%;市场主体认可“放管服”改革省时的比例超过90%。
近期,课题组将陆续摘录《报告》的主要内容。
专题五| 全国市场主体获得感调查报告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准入更加便捷,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主体繁荣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1年9月6日公布,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2021年7月底的1.46亿户,年均净增长超100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70%左右。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和稳定就业的中坚力量。基于此,本报告从市场主体的视角出发,以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评价全国各地“放管服”改革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市场主体投票结果看,广东、上海、浙江营商环境居前三位
在调研中,调研组访问市场主体“据您了解,您认为全国除本省外,做生意环境相对较好的省市有哪些(至多选择三个省份)”。如图20所示, 2021年得票率最高的前5个省份及得票率分别为:广东(44%),上海(42%),浙江(35%),北京(24%),江苏(23%)。其他省份得票率明显低于前五个省份,且得票率均未超过10%。其中,黑龙江,吉林,西藏,宁夏,青海这5个省份得票率为0。从数据来看,营商环境得票率高的省份多为南方沿海地区,而得票率低的省份多为北方省份及西部省份,地域分化较为明显。当然,也不乏市场主体对西部省市给予鼓励与建议,来自福建泉州市的市场主体提到:“西部像四川、重庆这些地方的政策特别优惠,办事也很方便,如果有更多的政策宣传,或许能为市场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能”。
图1 2021年全国各省份营商环境得票率
广东营商环境首次位居全国第一。如图1和图2所示,2021年,广东营商环境得票率为44%,位居全国第一,比位居第二名的上海高2个百分点。浙江得票率超越北京,位居第三,比北京高11个百分点。2019年与2020年,上海的营商环境得票率均排全国第一,分别高出广东7个百分点与5个百分点。
图2 2019~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得票率前六位省份
图3 2019~2021年全国各省份营商环境得票率情况
2019~2021年,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苏稳居营商环境得票率前五名。如图3所示,2019~2021年,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苏得票率基本超过20%,其余省份得票率均不高于10%,差距较为明显。
(二)从市场主体投票结果看,得票率排名提升幅度最大的为山西、安徽与河北
在营商环境得票率排名提升方面,2021年山西省提升了6个位次,安徽与河北均提升4个位次,位居前三。如图4所示,2021年,山西、安徽、河北、陕西、河南、江西、内蒙古、吉林、广东、浙江、宁夏共11个省的营商环境得票率排名有所进步,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山西省由2020年的29名上升至2021年的23名。
图4 2021年从市场主体投票结果看,全国各省份排名提升幅度
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与营商环境排名基本一致。2020年5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公布了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将省级政府总体指数排名与营商环境得票排名制成散点图,如图24所示,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与营商环境排名散点图整体位于45°线附近,说明营商环境排名与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大致接近。
图5 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与营商环境得票率排名基本一致
【END】
统筹:徐现祥、周荃、王子晗、陈邱惠
调研:周荃、魏锦萌、郭栩、刘凯瑞、欧阳婷婷、张永光等
执笔:张睿子、周奕嘉、欧阳婷婷、王文茂、李粤麟
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研究》(20&ZD071)
编辑排版:姜浩然
审核:吴曼聆、秦缘、苏湘晗、王子晗、周荃、毕青苗
《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22)》往期回顾
2.报告(二)|聚焦“放管服”:企业注册时间四年缩短1.4天
3.报告(三)| 聚焦“放管服”:企业被上门检查比例显著降低
4.报告(四)|聚焦“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比例四年提升21%
「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22)」更新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