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银行梅州分行始终牢记金融初心和使命,坚持扎根本土,主动融入梅州经济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日前,中国银行梅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谢伟芝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银行梅州分行作为国有金融驻粤分支机构,倾力服务梅州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并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防风险、促发展“两手抓”,在稳健经营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梅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谢伟芝。袁群华供图
发挥优势▶▷
国际结算业务份额占比居同业第一
南方日报:金融支持,贵在精准,近年来中国银行梅州分行(下称“梅州中行”)如何发挥国有大行领头雁效应,践行大行使命担当,为梅州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谢伟芝:梅州中行通过加大对民营企业、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信贷支持力度,发挥特色业务优势、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2021年,贷款累计投放量为68.10亿元,其中发放支持实体经济贷款47.99亿元,占比70.47%。
一是主动对接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全力支持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电子信息等支柱行业,如支持企业高性能铜箔项目、污水处理改造项目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时做好能源电力保障金融服务,2021年10月以来为能源企业发放能源电力保供贷款4亿元。还强化对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如在2020年期间,累计发放专项再贷款四大国有行占比近50%,且是投放梅州市第一笔“抗疫贷”的银行。
二是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积极畅通融资渠道,通过举办“战略集群”“三项工程”等现场评审会,实现对项目的批量审批,不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坚持线上线下产品齐发力,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3月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1.81亿元,较上年末净增2.36亿元,四大国有行市场占有率19.68%,较上年提升了0.43%。此外,梅州中行还积极服务民生工程,充分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专属融资服务方案对就业创业的促进作用,累计发放“三项工程”贷款约8000万元。
三是充分发挥外汇专业优势。积极为外贸客户提供最新政策、市场、汇率利率等咨询服务及产品支持服务,助力“稳外贸、稳外资”。2021年,梅州中行国际结算业务服务规模同比增长超38%,业务份额占比居同业第一,为全市近200家外贸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跨境结算金融支持。此外,梅州中行还及时响应外贸企业汇率避险需求,主动上门为企业普及风险中性宣传和外汇避险产品,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帮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敞口,为出口企业保驾护航。截至4月末,梅州中行套保率约14.36%,在当地同业处于领先地位。
四是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梅州中行积极参与商事制度改革,如在2021年,在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率先在全市上线启动“银政通”商事登记智能服务一体机,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目前,梅州中行已在全市各地区投放9台一体机,企业营业执照出证效率提高75%,助力企业开办便利化。此外,梅州中行还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自2021年10月以来,共5919个中小企业享受了减费让利政策红利。
底线思维▶▷
坚持防风险、促发展“两手抓”
南方日报:防风险是“稳”,促发展是“进”,梅州中行如何在“稳”的基础上实现“进”的突破,平衡好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化解风险之间的关系?
谢伟芝: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面对新冠疫情影响下需求收窄、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复杂经济形势,梅州中行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防风险、促发展“两手抓”,在稳健经营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方面是狠抓全面风险管理。梅州中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风险前瞻性防控,做实授信全流程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信贷政策执行、重点领域风险排查、重大事项、效期管理等监测,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同时,持续强化内控案防和操作风险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另一方面是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防范化解风险。梅州中行充分利用行业信贷投向指引,强化新金融供给,主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同时,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提升信用风险管控质效,并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化解力度。近年来,保持资产质量稳健向好,不良率控制在0.5%以内低位水平,不断增强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立足本源▶▷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满足企业需求
南方日报:梅州中行深耕梅州多年,下一步就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方向,制定了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规划?有哪些具体抓手?
谢伟芝: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梅州中行作为国有金融驻粤分支机构,将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发展规划,紧跟产业转型方向,围绕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等重点、热点领域,以“八大金融”为重要抓手,倾力服务梅州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加大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加强对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等项目的金融支持,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二是普惠金融实现增量扩面。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依托中银“惠如愿”普惠金融品牌,运用“中银企E贷”“中银惠农通宝”“专精特新”专属服务方案等多样化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同时扎实落实国家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持续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效,确保普惠金融服务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县域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前期已挂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提升乡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加大县域网点资源投入,在人员、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县域支行倾斜,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加大对县域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乡村就业创业,缓解乡村融资困难,助推乡村振兴。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强化种植大户、加工大户、销售大户的金融服务。突出农业产业化,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集群化金融服务,积极对接农业特色产业园,支持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
四是擦亮跨境金融服务品牌。梅州中行充分发挥跨境金融特色服务优势,切实为全市外贸企业提供跨境结算、结售汇、保函、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2021年,梅州中行跨境金融服务规模同比增长超30%,带动业务量及市场竞争力双提升。同时,加强对国家出台的各项便利化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便利性,切实为“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客户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
五是服务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扩内需”的战略部署,加强对医疗、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等民生领域和场景的支持,推出中银E贷、随心智贷、启航贷等差异化产品,以及汽车、家装、优客、卡户等分期业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金融服务需求。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赖远婷
相关阅读>>>梅州金融机构一把手访谈系列报道
2、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行长黄沛光:全力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梅州银保监分局局长陈雁玲: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金融赋能苏区振兴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