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易总量超120亿次,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谁最活跃?|数据新价值⑪

南方产业智库
+ 订阅

借助运营商提供的数据,银行保险在给客户办理业务的时候先对客户验证查询,通过验证继续办理业务。在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已经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数据交易模式。

这是数据发挥价值的一个缩影。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流通交易平台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数据交易所成立并进行了数据交易的尝试,就在近日,上海提及,将筹建上海数据交易所。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汤奇峰,探讨数据要素配置。

汤奇峰  通讯员/受访者   供图

汤奇峰  通讯员/受访者   供图

1

谈数据流通

资源供给、数据权属依然是制约

南方日报:我们知道,从贵阳到北京,多个地方先后成立了大数据交易所,但就目前贵阳的发展来看并不理想,而当下,各个地方政府又重提数据交易场所,当下数据流通、数据交易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

汤奇峰:当下数据流通、数据交易面临着数据资源供给不足、生态体系不丰富、数据权属不清晰、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不但国家层面对于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非常重视,很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政策、法规,促进要素市场加速实施,为数据流通、数据交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

南方日报:截至最新数据,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交易情况如何?这些数据在流通、应用中产生了哪些效果?

汤奇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主要承担建立健全商业数据交易与交换机制,促进商业数据资产流通,释放数据资源衍生产品红利,同时推动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数据交易机构的互联互通和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国际领先的数据要素市场。

2020年,交易总量超120亿次,挂牌数据产品1200余个,服务超过500家机构。

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  通讯员/受访者   供图

南方日报:在你们的平台上,交易最活跃的是哪些行业数据?哪些类型企业供给数据较多,又是哪些企业对大数据有较多需求?

汤奇峰: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和营销行业。供给方包括运营商、数据服务公司,需求方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

运营商主要提供三要素(身份证、姓名、手机)验证、手机在网时长等数据。

银行保险在给客户办理业务的时候先对客户进行三要素验证查询,验证通过才可以继续办理业务,不通过则不能办理业务,同时严格联系电话号码与身份证件号码的对应关系。

1

谈数据确权

区块链可追溯特性可对交易确权

南方日报:需求方是怎么来选择的,如何判断数据质量的,怎么来评判数据调用并收费的?

汤奇峰:需方前期会通过数据测试来对不同需方的数据质量进行验证和确认。需方选择供方后,会在供方挂牌的数据产品上进行下单,订单内容包括订单名称、交易品名称、有效期、单价等信息。

数据交易系统会自动记录所有数据配送系统日志,结合对应订单的内容,在结算周期内生成结算与清算日志,并在后续的结算清算环节中,向各成员定期发送结算清算结果。

南方日报:在数据确权方面,你们探索了哪些经验?

汤奇峰:数据权属界定不明确导致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权益不清晰,拥有海量有价值数据的供应方,不愿进入交易市场,同时数据需求方也在顾虑数据合法性的问题。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数据交易系统,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对每笔交易和数据进行确权和记录,解决了大交易量情况下的交易记账、清结算处理和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分发、同步和存储问题,构造了开放性、去中心化的可信数据交易服务环境。

1

谈交易模式

需方在交易大厅查询并下单

南方日报:在数据对外服务过程中,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

汤奇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打造了全流程数据交易服务体系,提供覆盖“数据挂牌、供需撮合、交易确认、数据配送、清算结算”等环节的数据交易服务,基本形成以“合规、高效、有序”为核心的数据流通能力,以“供需撮合、价格公开”为核心的数据定价能力。

对于数据供方而言,需要在数据标签库中选取可以提供的可供应标签数据产品,添加主体标识、维度主键、标签赋值、供应限度、时间约束、价格约束统六要素中对应的数据属性描述,形成挂牌后的可供应数据产品。

对于数据需方而言,可在交易大厅中查询所有数据供方已挂牌的可供应产品,并根据自身需求将所需产品加入购物车,系统将自动生成针对各数据供方的购买订单请求。经过供需双方拟价确认之后,生成数据商品订单。

生成订单后,就进入了数据配送环节。交易系统根据数据交易双方确认的订单内容,生成配置文件并将其部署至交易双方的专用服务器—数据配送前置机,提供数据实时配送。

账务清算方面,数据交易系统会自动记录所有数据配送系统日志,结合对应订单的内容,在结算周期内生成结算与清算日志,并在后续的结算清算环节中,向各成员定期发送结算清算结果。

我们已形成以“供需撮合、价格公开”为核心的数据定价能力。需方在使用数据之前,会按照价格、覆盖率、质量等对供方进行选择,实际使用过程中,按照需方对不同供方实际调用的数据条数来收费。

内容链接

数据权益都共享了,产权制度还重要吗?|数据新价值⑩

隐私意识增强,如何实现数据挖掘和服务效率平衡|数据新价值⑨

半年数据交易额近2亿元,这是如何做到的?|数据新价值⑧

打破平台数据“自然垄断”,技术做了什么?|数据新价值⑦

数据不出库也能“画像”,银行如何识别“高危客户”?|数据新价值⑥

不掌握数据,这家企业怎么打破流通壁垒|数据新价值⑤

原始数据不出库,隐私计算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数据新价值④

后台不互联,健康码如何实现跨境互认|数据新价值③

数据合规推高企业成本?应用与安全之间还差这个原则|数据新价值②

“数据新价值”系列调研报道①《数据安全法》今起实施,安全大考如何作答

【策划】陈韩晖

【统筹】程鹏  赵兵辉

【记者】郜小平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