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州墟:枢纽镇写意“田上乡愁”|落实百千万工程 茂名绘出示范墟⑦

南方+ 记者

栏目图

编者按:

茂名把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作为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在各区、县级市选取重要镇街节点建设了6个示范墟,取得阶段性成果。南方+茂名频道推出“落实百千万工程 茂名绘出示范墟”系列报道,立体式呈现示范墟建设新面貌。


重塑外立面的乡镇墟街,摇身一变成为岭南风情街;经美化改造后的杨梅河岸,建起健康绿道串连120亩农业公园景观;镇墟一路之隔的乡村,20层高的五星级航空酒店拔地而起……

“趁墟在杨梅,就像走进一座充满生态味的精美小城。”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从省外返乡的陈先生体验了一把家门口的“生态休闲游”,“离家才大半年,想不到有了这般惊喜的变化。”

杨梅橘州墟入口矗立一座大型罗非鱼特色雕塑。

地处化州南部的杨梅镇,是茂名第四大发展平台临空经济区的主战场,也是茂名承东启西的“枢纽”镇。立足县情、镇情、村情,去年以来,化州市选点杨梅镇建设“橘州文化、橘州产业”为主题的“橘州墟”,以“墟在田间,田在墟上”为整体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城乡融合、镇域发展、联城带村、联农富农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如今,一墟之变,打开了化州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新窗口

临空经济区崛起示范墟

湛江吴川机场往北数公里,工程车辆来往穿梭,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一个崭新的临空经济区矗立于此。紧挨园区,一座“精美小城”以枢纽门户之姿向八方游客敞开了怀抱。

从空中俯瞰,橘州墟处于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其所在的杨梅镇,被视为茂名第四大发展平台临空经济区的主战场,临空经济活力奔涌。毗邻机场的黄槐垌村瞄准机遇,乘势打造航空小镇。与多个片区标志性工程一体推进规划建设的橘州墟,正是茂名向外输出特色“墟”文化的新窗口。

橘州墟处于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许锦镔 摄

走进橘州墟,扑面而来的是新风貌、新业态、新景观,一个个“新”汇聚在一起,构成一幅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新画卷。

在橘州墟入口,一个圆形喷泉上矗立一座大型罗非鱼特色雕塑和岭南画派名家陈金章题的“杨梅”二字,雕塑突出杨梅镇罗非鱼的特色产业。走进墟里,街道铺成沥青路,平坦宽阔;商铺、民房风格统一,青瓦白墙,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墟镇道路黑底化7.6公里,沿街760栋建筑物外立面提升风貌,安装窗花95户,安装店铺门头横广告牌396个,业态集中梳理128间……自2022年动工建设以来,一组不断刷新的数据见证着橘州墟的蜕变。

重塑外立面的乡镇墟街别具岭南风情。

“我们重新规划了业态,镇墟商铺数量增长了近2.5倍,友记花生糖、品味园、稻香园等一批老字号店铺在这里扎了根。沿街2幢楼正规划引进电商中心,集农产品销售、营销培训于一体,将更好发挥联城带乡、联农带农作用,将村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杨梅镇副镇长凌土明介绍。

焕然一新的橘州墟,如今日均人流量从原来2000多人增至8000多人,成为聚揽人气、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示范墟。

新理念

“墟在田间”留住乡愁

溪水潺潺,绿意绵延。一条穿墟而过的杨梅河日夜流淌,留下了无限乡愁。

秋高气爽时节,沿着橘州墟一河两岸行走,彩虹健康绿道蜿蜒,竹林果树成荫,一座座小桥、一片片篱笆、一条条栈道塑造着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不时可见白鹭伴农耕,美不胜收。三五成群的游客拿着相机,将田园美景定格。

美化改造后的杨梅河岸绿意绵延。

“墟是一种集市形态,更是城乡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空间场所。橘州墟在建设之初,就锚定了‘墟在田间,田在墟上’为整体设计理念,不搞大拆大建,突出生态优先,以一种温和的方式留住乡愁村韵。”杨梅镇党委副书记陈志杰说。

美化改造后的杨梅河,流经占地面积约120亩的农业公园,着重打造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让墟与田交织相融,进一步增强了联城带村功能。

墟在田间,田在墟上。

当地村干部介绍,农业公园地块已落实承包户,正在种植番薯,后续将种植辣椒、玉米、草莓等经济作物。通过土地流转直接为涉及土地的村集体增加收入近30万元,项目建设为周边农民、建筑工人增加就业岗位80余个。

看好家乡的发展势头,杨梅镇乡贤回乡投资创业渐成热潮。

橘州墟以西,乡贤陈华伟投资数亿元打造的航空小镇建设正酣。航空小镇结合黄槐垌村的乡土文化、乡村资源禀赋和航空产业统筹谋划打造,当下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拔地而起的20层高航空酒店。据悉,航空酒店占地11亩,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共规划建设340间客房,计划于年底前完成外立面装修,明年5月1日前投入使用。

乡村建起20层高的航空酒店。许锦镔 摄

乡村建起20层高的航空酒店。许锦镔 摄

返乡投资创业热潮下,建设家乡正汇聚新合力:乡贤杨定湖计划将电商分拣物流中心迁回杨梅,梁飞龙返乡承包村中千亩土地打造赤沙红橙果业,梁李福家庭农场将打造千亩农业生产托管示范点……

新蓝图

推动南北“两翼齐飞”

眼下,橘州墟按照子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仍在有序推进建设。

打开橘州墟的规划蓝图,杨梅桥头将规划打造12亩包含酒吧、超市、儿童乐园的啤酒街新业态商业互动,配套建设8亩生态停车场设施,形成主力店拉动客群,激活乡镇夜经济;蝴蝶谷周边将配套建设烧烤场、摩天轮、美食和特产街、表演广场等,与航空酒店形成综合配套优势,打造网红打卡新亮点;还有44.98亩集文创研学、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类研学营地,60多亩独具地方特色食谱的休闲空间会客厅等即将开建……

彩虹健康绿道蜿蜒向前。

为打造城乡融合、镇域发展、联城带村、联农富农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化州同时选定位于北部的平定镇建设“橘州墟”,与化南的杨梅橘州墟呼应,推动南北“两翼齐飞”。

“化州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正加快形成化北生态经济区、化南临空经济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区三个城市发展增长极。化南、化北两个示范墟各展其长,蹚出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化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资源优势,做强特色产业。目前,杨梅“橘州墟”持续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联动航空小镇一体推进建设,发挥杨梅“茂名市淡水养鱼第一镇”、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罗非鱼专业镇优势,引进环球水产、合邦水产等一大批水产企业,并借助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一桌菜”。

平定“橘州墟”凸显生态经济特色,依托平定镇化橘红、沉香“两棵树”资源禀赋,建成4.2万亩化橘红基地和4.3万亩沉香(白木香)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化橘红种植镇和沉香苗繁育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公司)457家,特色产业效应和道地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

■调研手记

城乡融合呼唤更多“镇能量”

来过杨梅橘州墟,你会对这里留下深刻印象。既有乡村文旅、空港经济的多元业态,又有郊野田园、墟村交融的乡风之美……橘州墟建设仅年余,点燃了化州城乡融合的“镇能量”。

广东正在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必须充分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

建设完善中的农业公园。

化州选点杨梅镇、平定镇建设橘州墟,分别辐射化南和化北,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墟。两个样板墟各具特色,又体现城乡融合、镇域发展、联城带村、联农富农的一致性。其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农旅融合;其二是突出环境提升,推动镇村同美;其三是立足资源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走进橘州墟,我们看到了城乡建设的热火朝天,乡村文旅的有声有色,也看到了文化延续的浓墨重彩。剖析样板墟的建设经验,在于加快镇域发展中苦练内功、补齐短板,用好“一四五”工作法,聚合乡贤之力、发挥乡贤作用,扎实推进橘州墟建设,不断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中共化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奋力实现化州“在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化州需激发更多“镇能量”。

【策划】刘俊

【统筹】刘栋铭

【采写】南方+记者 杨建雄

通讯员陈杨官

《落实百千万工程 茂名绘出示范墟》系列报道

①六墟各美其美,联城带村“镇能量”趁墟释放>>点击查看

②高凉墟一墟联两城带旺“烟火气”>>点击查看

③油城墟为城市留下一抹“工业乡愁”>>点击查看

窦州墟:新场景焕活老街文化>>点击查看

⑤疍家墟:新业态催热渔村“美丽经济”>>点击查看

沉香墟:古色古香碰撞潮流时尚>>点击查看

⑦橘州墟:枢纽镇写意“田上乡愁”>>点击查看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