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阵收网、围拢鱼群、挑拣分桶、装车运输……在清远市清新区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水产养殖基地,一条条肥美的鱼儿从这里出发,最终“游”向全国各地。
清新桂花鱼体色鲜艳,扁形阔腹。
清新区是广东桂花鱼的主产区,这里水系发达,水质优良,生产出来的桂花鱼体色鲜艳,扁形阔腹。截至2022年,清新全区桂花鱼养殖面积1万亩、总产量1.26万吨、产值7.58亿元。
桂花鱼产业是清新奋力打造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当前,作为农业大区的清新,紧紧围绕全面实施“2420”具体举措,以清远鸡、桂花鱼两大重点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清远鸡、桂花鱼、丝苗米、南药四个农业产业,助力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建设。
写好“渔”文章
一条鱼“游”出富民产业
太平镇是清西平原桂花鱼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西平原发展桂花鱼产业的优势在于水质好、注重生态养殖、技术相对成熟、产业配套完善。2022年,清西平原桂花鱼养殖面积约8000亩,总产量10025吨,产值6亿元,产量产值占清新区近八成。
清新区清西平原水网密布。
5月26日,太平镇组织清西平原约110名养殖户,召开了一场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太平镇委书记程弋表示,该镇发展桂花鱼产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突出优势,将全力以赴推动桂花鱼养殖思路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太平镇特色的群众增收致富门路、乡村振兴出路、融合发展新路。
汽车穿过热闹的清四公路,顺着蜿蜒的村道,来到一片青山绿水的天地——太平镇马塘村的千亩鱼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养殖业是马塘村的支柱产业,“一条鱼”撑起村中“一片天”。据了解,马塘村养殖桂花鱼面积超过800亩,按照亩产4000斤计算,村中的桂花鱼年产量可达320万斤。凭借当地养殖的桂花鱼,马塘村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养殖户曾志权从事桂花鱼养殖已有十年时间,从2020年开始,在海大集团的支持下,他采取新型养殖模式养殖桂花鱼,收成颇丰。“下一步,将考虑增加到30万尾饲料鳜养殖规模,同时加强同桂花鱼产业园合作,做大做强‘清新桂花鱼’地标农产品品牌。”曾志权表示。
曾志权信心满满的背后,离不开清新区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强力推进。产业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清新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述产业园以实现桂花鱼的全产业链发展为主要目的,突出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加工流通、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内涵,做强主导产业,提升关联及配套产业,逐步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引领全国的桂花鱼产业提升拓展区、华南地区水产绿色养殖新标杆、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县样板区、粤北地区农业品牌战略、三产融合引领区。
牵紧“牛鼻子”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走进清新区清远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只只活鸡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历经挂机、电麻、屠宰、浸烫、打毛、掏膛、清洗、分拣、预冷、包装等工序,最终转变为光鲜的加工品。
“每小时有3000只鸡登上屠宰生产线,场内独栋冷库仓储能力达1500吨,满产年屠宰量达1500万只……”据介绍,通过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上述产业园已实现对清远鸡的“育种+养殖+加工+经营+服务”的全流程生产。各功能板块布局集中、连接紧密,生产、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推进格局已基本形成,从产区基地到餐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个产业园就是一条产业链。视线往南,在位于清新龙颈镇的广东良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南药育种基地,岗梅、千里香、三叉苦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未来我们将推动形成一条集南药种植、深加工、康养和文旅体验于一体的产业融合路径。”良田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省级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人忙育苗。
2022年,清新南药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园,产业园主要覆盖龙颈、禾云、浸潭三个镇。未来将按照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融合等南药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辐射带动清新区南药大中小企业全面加入规模化发展南药产业的行列,总体形成“一核两带三区”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园区兴,则产业兴。
清新深谙其道。清新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成清远市清新区清远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大集团(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清远市清新区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全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园)最多的县(市、区)。广东省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清远市)总部落户清新。
数据显示,2022年,清新区清远鸡全年存栏量885万羽、出栏量2620万羽,年产值超10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38.52万亩,其中丝苗米全年种植面积约28万亩,产量达9.76万吨。桂花鱼年产值7.58亿元,南药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加速全产业融合。
一线实践
加快打造丝苗米“总部”基地
清远丝苗米产业是清远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2022年6月,广东省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清远市)正式立项建设,清新区作为产业园主要核心区参与建设,产业园在清新预计投资3.6亿元,致力于清远丝苗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清新区的稻田披上了金黄外衣,美不胜收,满怀希望。
广东远良米业有限公司参与了上述产业园实施建设,该公司总经理何冠洪介绍,目前产业园各项建设正加快推进,以其公司为例,在山塘镇新建的加工厂房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全自动两面真空包装生产线安装。“我们在那里新增了恒温仓库,以及更加适合丝苗米加工的生产线。”
为更好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作用,何冠洪表示,在实施建设园区的过程中,其公司购买了一批收割机、无人飞机等农机,帮助农户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公司和农户签订种植订单,指定品种并保底收购,以保证丝苗米的质量,提高农户的收益。
此外,远良公司拟在山塘镇建立一座日烘干能力240吨的烘干中心,解决农户晒粮难的问题。何冠洪还提到,为推广清远丝苗米公共品牌,现已成立清远丝苗米产业协会,协会各成员协同合作,共同把清远丝苗米打造成百亿产业。
按照规划,产业园未来将持续发展特色优质丝苗米产业,奋力建设集仓储、加工、研发、检测、科技服务、品牌展示和营销、大数据和信息化服务等于一体的清新丝苗米“总部”基地。
【策划】郭成战 达海军
【统筹】郑小云 刘秋宜 贺欢
【采写】南方+记者 邓文燕
【海报设计】廖宇航
【通讯员】刘碧雯
【开栏语】
南粤大地,高质量发展热潮处处涌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新区坚定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四个清新”建设路径不动摇,拿出“冲刺跑”的速度,奋力以清新一域之光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添彩。从昔日“清郊区”蝶变成长为今日清远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清新是最具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其中一个样本。
聚焦清新高质量发展,南方+清远频道策划推出“‘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融合报道,以微观视角、锐度观察,从十个维度立体解读高质量发展的清新一线工作法和实践观,为地方发展鼓与呼。敬请垂注。
【更多篇目】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①|全力拼经济 招商引资提挡加速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②|对标先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③|向高攀登 “经开区”建设提速起势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④|改革为犁 驱动城乡融合双向奔赴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⑤|打好特色小镇“王牌” 破解乡村振兴“密码”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