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佛山与清远布局8家公司,如今整合成4家企业,全部落户清远市清新区,佛山市伽蓝洁具有限公司发展完成又一轮重要转变。“这里生产要素成本低、交通便利,对比以前需要租厂房,现在我们投资自建厂房,翻开公司智能化制造新篇章。”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杨圆圆说。
该公司完成发展转变的立足之地便是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清远经开区”)。2021年4月,广东省正式批复在清远市清新区设立清远经开区,采用“一区三园”结构,分为飞水、太平、禾云三片区开展建设。
清远经开区砥砺前行、不负众望,以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先进材料、轻工纺织与制鞋等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实行“湾区研发+清新制造”模式,现有工业企业20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均占清新全区超六成。
宏全食品包装(清新)有限公司,机械手正在忙碌运转。
这个异军突起的产业载体,已成为清远产业发展版图上的重要一块。
其中,清新区将清远经开区作为主阵地,引领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经开区”发展品牌,加快推动园区2.0建设。今年,清远市一级也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要将主平台建设成为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阵地,清远经开区名列其中,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肩挑重任。
发展不可一蹴而就,载体并非一天建成。虽然才刚满“2岁”,但清远经开区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新老朋友”。
早在2007年,原清远市清新县与佛山市禅城区合作组建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一批陶瓷、卫浴以及配套产业落户清新,2009年该园区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2013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广州市全面对口帮扶清远市。
广清一体化大潮之下,2015年,原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更名为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清新产业园”),合作共建双方由此前的佛山禅城区和清远清新区,调整为广州花都区和清远清新区。
更名后园区面积迎来扩容,增加了太平镇盈富和龙湾两个工业园区作为清新产业园的集聚区,园区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园区经济转型升级提速,除了建筑陶瓷外,还进驻了稀有金属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制造行业。
清新产业园获评为广东省2022年度“先进材料”特色产业园,成为清新区乃至清远市工业领域首个省级特色产业园。
如今气势如虹的清远经开区,就是依托清新区西部新城区(飞水片区)和清新产业园禾云主园区(禾云片区)、太平镇盈富、马岳工业园(太平片区)等现有园区和资源要素整合而成。
“经开区”太平片区一角。 曾亮超 摄
根据规划,清远经开区总规划面积约38.89平方公里,核心建设范围约17平方公里,采用“一区三园”结构,分为飞水、太平、禾云三片区。
其中,飞水片区坐落于清新区中心城区——太和镇,以先进材料制造、现代轻工制造及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该片区依托北江航道、清新港、规划中的广清永高铁,引入物流企业,打造现代物流枢纽;依托清新区总部经济中心、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广清合作交流中心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基地。
太平片区坐落于清远西部产业新城、清新城区副中心——太平镇,以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先进材料制造、轻工纺织与制鞋、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产业为主导产业。
该片区将依托海大集团引进关联企业,延伸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链;依托万邦集团、中信环保印染基地发展轻工纺织与制鞋产业集群;依托龙湾环保表面处理示范基地和敏实集团,引进汽配企业,打造先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其中,清远市龙湾电镀定点基地是粤北地区唯一一家电镀基地。
禾云片区坐落于清新区北部产业新城——禾云镇,以建筑陶瓷、稀有金属加工、家居定制及新材料制造等为主导产业。该片区将依托先导集团打造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园,依托国家消防产品检测中心广东基地打造先进新材料产业园,促进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陶瓷园,成就绿色健康产业标杆。
目前,清远经开区范围内有386家企业,其中工业企业209家,规上企业105家。2022年,清远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35.03亿元。
“以前园区比较分散,清远经开区成立后,统一规划和招商、对外统一宣传、统一申请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等,充分结合了各自优势、特色发展。”清远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经开区充分承接“双区”溢出优质产业,以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先进材料、轻工纺织与制鞋等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实行“湾区研发+清新制造”模式。
成立以来,清远经开区持之以恒加强平台建设,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通过积极发挥国家专项债作用,禾云片区滨江自来水厂已建成投入运营,原港龙地块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太平片区也完成新自来水厂建设。推动禾云末站-云龙产业园天然气连接管道建设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清禾专线项目有序推进。
同时,积极谋划经开区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的建设。清远经开区及周边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已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约2.75亿元。清远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经开区今年计划启动7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约6.8亿元,涉及水厂扩网、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等。
根据《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清远谋划加快完善主平台管理运营机制,增强各园区产业集聚承载能力,将主平台建设成为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阵地,争创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
在此过程中,清远经开区的使命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平台,重点打造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和制造、现代轻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四大产业集群。
清远容海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咬定目标任务,强化执行落实。清远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积极完成约104.8亿元基础设施项目申报清远市产业转移主平台的入库,为经开区未来交通路网、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园建设储备要素。
随着省产业转移主平台首批扶持资金下达清远市,清远经开区也积极沟通及谋划申报禾云片区约1000亩消防新材料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太平片区约700亩现代纺织产业园、太平片区约1100亩的先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3个特色园区建设。
清远经开区各园区依靠制造业起家,并将依靠产业走向未来。
一张张“白纸”在生产线上传送,工人操作着自动丝印机,印上红蓝白相间的颜色,再经过其他各项工序,就变成了出口欧美、东南亚的足球……这是清远市球霸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一幕,该公司主要生产足球、排球、棒球等球类产品,年产球类产品3000多万只。
该公司作为扎根清新区20多年的企业,多次增资扩产都选择在清新区,近年来进驻了清远经开区辖内的禾云片区,并在新投产的厂房首次上线了自动化设备。
清远市球霸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德亮介绍,清远、清新各级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制造业当家,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扶持,让自身企业转型发展“如虎添翼”。
清远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清远经开区将在两方面重点“下功夫”。一是注重招商引资,着力在项目引进上下功夫,紧盯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瞄准产业转移以及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助力清新高质量发展。其中,紧盯清远产业转移主平台的招商,着力承接清远服装纺织产业园外溢补链、延链产业项目。
二是注重平台建设,着力在平台提升上下功夫,包括加快完成清远经开区的顶层规划设计,推动完成经开区规划环评、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评估等大纲性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工业园扩园申报,着力推动水厂扩网、污水处理厂、盈富片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项目的建设。
清远经开区积极发挥主平台建设作用,积极谋划申报第一批建设项目,计划申报总投资约10亿元的禾云片区的先进新材料产业园和太平片区的现代纺织产业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三个特色园区建设项目。
宏全食品包装(清新)有限公司反馈希望办理房产证,但是很多资料需要完善,无从下手,清远经开区及各部门组织企业召开会议为其引导并按规范流程加快办理。
完成技改后,宏全食品包装(清新)有限公司启用一批转运机器人。
这是清远经开区推动全周期企业服务中的案例之一。
清新区出台了《清远市清新区企业项目全周期跟踪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服务企业遇到的问题。要求转变服务意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由“企业找上门”转变为“部门走出去”,主动担当作为,切实转变作风,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用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切实解决企业办事难点、堵点。
对于问题的处理更是优化了协调机制,明确要求接到企业反映的问题,对于咨询类问题必须2个工作日内予以协调反馈,规定时间内无法解答的应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明确解答时限,及时将情况向企业做好解释。
在各片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全周期企业服务跟踪服务台账表上,还细化了企业问题反映时间、存在问题及困难、责任部门、协调跟进的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任务单”清晰明了、“进度表”一目了然,服务企业也更有节奏、更加扎实。
除了不断提升“硬基建”,清远经开区的“软环境”也在不断优化。
清远经开区内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市关于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叠加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工业园区的双重政策。
“不久前我们用的还是临水临电,随着滨江新水厂建成,园区很快就帮助我们接入了。”对于园区的营商环境,在清新区干事创业多年的孔德亮最有感触,“园区在水、电、土地要素等方面保障非常贴心,给了企业很多帮助。”
当前,清远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攻坚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一季度,清远经开区新增粤检、盛同、球霸(二期)等落地项目4个,新增卓遨、塑兴、清塑二期等动工项目3个。截至第一季度末,清远经开区范围内已动工的项目有11个。
清远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经开区将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推动企业项目全周期服务走深走实。一是落实项目牵头人制度,紧盯经开区签约未投产项目,落实班子和工作组跟踪负责,责任到人、挂图作战,着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动工、动工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年内新增动工项目16个以上、新增投产项目9个以上。
二是加强新落地项目的协调服务,力促粤检、盛同、球霸(二期)等新落地项目早动工;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落实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全程跟进项目的报建、建设等环节,力促卓遨、敏实二期、慷德、塑兴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动工建设。
【策划】郭成战 达海军
【统筹】郑小云 刘秋宜 贺欢
【采写】南方+记者 陈国飞
【海报设计】廖宇航
【开栏语】
南粤大地,高质量发展热潮处处涌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新区坚定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四个清新”建设路径不动摇,拿出“冲刺跑”的速度,奋力以清新一域之光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添彩。从昔日“清郊区”蝶变成长为今日清远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清新是最具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其中一个“样本”。
聚焦清新高质量发展,南方+清远频道策划推出“‘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融合报道,以微观视角、锐度观察,从十个维度立体解读高质量发展的清新一线工作法和实践观,为地方发展鼓与呼。敬请垂注。
【更多篇目】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①|全力拼经济 招商引资提挡加速
“四个清新”•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动②|对标先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