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了,它来了!小寒带着“凌波仙子”来了

谈天说粤
+订阅

                       

【画家介绍】

周国城,西泠印社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市美协名誉主席,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00:41

它来了,它来了!小寒带着“凌波仙子”来了

1月5日

我们迎来2023年的第一个节气

——小寒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小寒,顾名思义,特点就一个词

——寒冷

但是“小”字又表示它还没冷到极致

作为反映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时节冷气积久而寒

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广东气温将开启“过山车”模式

远在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会时常来串门

“断崖式”降温让人措手不及

寒冬虽至,春归有期

还有半个月便是除夕了

岁末年终,腊肉飘香,年味渐浓

大家年货都备齐了吗?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在我国北方

素有“小寒胜大寒”一说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往往已经到来

然而此时南方

还在努力往最低温度线冲

小寒有三候

一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鸲

寒意之中,阳气渐生

自然万物在严冬中悄然萌动

客居南方的大雁

早早便启动“春运模式”

开始向北迁移

喜鹊也在着手扩建“房子”

准备迎接新生

雉鸡迎着寒风唱歌

想提前唤来春风拂柳

不等春风

小寒已有花信:

“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小寒节气过后

广东梅花傲寒怒放,争芳斗艳

水仙也开出黄芯白色的小花

或是出门看梅林花海

赏一场“白浪翻滚,凝若积雪”的诗意胜景

或是在屋檐下寻香“凌波仙子”

“凡心洗尽留香影 ,娇小冰肌玉一梭。”

品一下岁月含香的冬日雅趣

进入小寒,季冬伊始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暖驱寒

北方田间已进入歇冬时期

而华南和地处更南边的海南

田间还在忙着防寒防冻、积肥造肥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市场上火红的春联

屋檐下馋人的腊肉

都在提醒人们: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广州人喜欢在小寒这天吃生炒糯米饭

讨个一年到头“暖粒粒”的好意头

糯米饭饱肚暖胃

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配上炒香的腊味、香菜、葱花

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

梅州的客家人则要来一份“娘酒煮鸡”

客家人认为“客家娘酒”暖身

“娘酒一碗,祛风散寒。”

搭配鸡肉进行烹饪

在寒冷的冬日暖身驱寒又补血

而加上烧香的黑豆

香甜口感+滋补效果翻倍

全身能量UP!UP!UP!

而在南京

古时的人们对小寒节气尤为重视

便留下了吃菜饭的习俗

青菜米饭、香肠、板鸭丁等一同翻炒

再剁些生姜粒糯米

做出来的“南京菜饭”香鲜可口

一口下去

胃暖心更暖

小寒正处于“三九”天

气温持续降低

大衣、棉服、围巾都从箱底捞出来

头部、肩颈部、脚部

防寒保暖一个也不能少

此时也是人们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

快走、慢跑、跳绳等运动强度适中

可以有效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天寒地冻

最适合炖一桌暖食,围炉谈笑

隆冬时节饮食方面应以温补为主

宜食用牛肉羊肉芦笋南瓜

防御寒冷气候入侵人体

严冬到来

春日不远

保持心情畅达

心头一暖

方能笑傲长冬

静待春暖花开

谈天说粤·节气说精彩回顾

【监制】黄灿 谭仕龙

【策划】李贺 曹斯

【统筹】李培 张哲

【执行】刘子葵 李珩丹

【文案】辜继漫 钟金秀

【设计】刘玉洁 程子宜 彭晓

【动画/动效】叶景雄 黄泽伟 陈明记

【记者】黄堃媛 杨逸 黄楚旋 实习生 何蕊诗

【对外推广】徐子茗

【专家顾问】饶原生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张昕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