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度”是衡量城市发展要素集聚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无论按人口还是经济总量,佛山“首位度”最高的区并不是禅城。
同样是在这里,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均为全市最高,今年以来平均每天产生153名老板……许多人选择禅城,是因为这里是佛山中心,对这里的城市治理、营商环境信任有加。
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推进城市精细化智慧化治理,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品质。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的治理水平和城市形象,某种程度上就是外界评价佛山的参照。在这个意义上,建设首善之区,既是禅城所能,更是佛山所需。
禅城如何担负起这个使命?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睇下禅城,为何更有前程
在禅城对外交流活动中,近年来有十二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睇下禅城,更有前程,必有前程”。
先看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禅城区实有市场主体总数20.19万户,同比增长18.97%。今年上半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2.77万户,同比增长59.82 %。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禅城每天产生153位老板。
6月21日,禅城第20万张营业执照发出。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金融保险是禅城产业发展的缩影。2020年底,10个重点保险科技项目进驻禅城;2021年3月,禅城首场企业家大会聚焦金融保险业;7月,佛山市保险发展示范区在禅城挂牌;今年上半年,禅城全区保费收入合计117.61亿元,保险深度超过12%,保险密度达到2万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企业家是用脚投票的。禅城聚焦五大环境,推出21项重点改革措施,1天办完注销登记和抵押登记,政策扶持审批时限提速41%……改革成效让企业家可见可得。
选择城市,既是选择工作地点,也是选择生活环境。中心城区集聚的文教卫资源是看得见的,这里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更深刻的。
从“共享社区”到“大数据+文明创建”,从158个标准化共享小屋,举措全市首创,到平均每百人拥有13名志愿者,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全市最高,禅城的风度与温度为首善之区做出丰满而立体的注脚。
首善之区展示的是佛山城市价值、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是在佛山工作生活的人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正如一位香港同胞所言:“禅城文化、医疗、教育资源聚集,生活热闹,服务便利,节奏有度。我们选择禅城没错,选择佛山没错,我们的前程在这里。”
禅城教育资源集聚,今年东华里小学等新校园投入使用。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首善之区,为何是禅城
所谓“首善”源自“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今天往往被引申为“最好”。
在一个并不具备城市首位度的区域,为什么要建设“首善之区”?
回眸历史,禅城与佛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300多年前,古季华乡因一块石碑而改名佛山,这块碑在今天禅城辖区出土。
唐宋年间,佛山镇手工业已天下闻名。至明清,更有“天下四聚”“四大名镇”美誉。后来,学者们研究广佛周期时,对于佛山古镇持续数百年繁荣,与广州成为并驾齐驱的城市,而赞叹不已。
岭南独特地缘人文的滋养,将昔日佛山古镇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浓缩于今天154平方公里的禅城中。
禅城之于佛山,正如兵马俑之于西安、西湖之于杭州。
如此禅城,必须在佛山力争“最好”。
观照现实,广佛同城建设大湾区极点城市背景下,要推动佛山在更广阔舞台加注新动能、赢得新优势、续写新篇章,中心城区也责无旁贷。
2017年,禅城首提打造“首善之区”,在中心城区责任担当中寻找区域价值新高地。时至今日,禅城对于首善之区的理解日臻成熟——塑造与万亿城市中心城区相匹配的城市品质,彰显“岭南文脉”现代魅力,加快建设高水平智慧城市,构建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首善之区,是佛山城市能级提升对禅城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建设首善之区,进一步提升佛山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和发挥城市规模效益的应有之义。
我们也必须看到,禅城建设首善之区面临的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融入新的发展格局迫在眉睫。
禅城必须抓住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机遇,展示万亿城市首善之区的魄力和实力,塑造与构建新的角色功能体系,不断拓展首善之区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这一切,既是亘古的渊源,有着历史的回响,更是禅城当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首善不首善,人民说了算
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已经吹响新的进军号角。首善禅城如何踏准节奏?
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禅城要扬长补短。要扬商务环境和生活环境、要素市场之长,以更高端的服务和营商环境,吸引资本、技术、人才要素的流入。
要补发展空间之短,要拿出大决心、大气魄举全区之力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要跳出城区,通过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自身优势资源寻求“人才飞地”“研发飞地”等异地合作,克服自身在诸如土地、人力等方面的不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要素支撑。
在城市功能品质上,禅城要高举高打。前有南顺,后有高三,区域竞合不进则退,甚至发展速度慢了,也是退步。要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细微处着手,追求公园最漂亮、学校最优秀、医疗最便利、食品最安全、法治最完善、文化最深厚、生活最安心,为佛山树立起多维度的城市价值标杆。
在城市功能品质上,禅城要高举高打。南方+ 戴嘉信 拍摄
在对标先进上,禅城应当对标最优最高。有一个案例或许可供禅城参考。老城区改造是提升城市面貌和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在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占地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原有810户居民。当地政府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采用“小尺度、渐进式”更新方式,延续“生活态”,融入新业态,为老城保护更新探索了新思路。
禅城在旧城改造上也曾有许多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首创的举措。但切不可固步自封,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格局提出新办法、新举措。
如果说城市是一部人类文化记录簿,禅城可以是一部更加活泼、生动有机的记录簿。
在一个精细化、智慧化、高品质的首善之区里,激发出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蓬勃的创新力量相互碰撞的张力,重构中心城区功能价值,持续塑造禅城乃至佛山城市活力、凝聚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创造力。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首善禅城到底成不成?让人民来检阅!
【策划/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段思午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阎锋 段思午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相关链接:
青春禅城:千年老城为何万人拥有茶饮店超越广深?|发现新禅城①
数字禅城:湾区工业大脑落户为何是发展命运的突围?|发现新禅城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