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禅城:千年老城为何万人拥有茶饮店超越广深?|发现新禅城①

南方+ 记者

   南方+ 严经纬 制图

从地铁广佛线祖庙站下车,经岭南站商场上地面,沿着天地路穿越岭南天地。这段600多米的路上,三五成群的青年彰显着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禅城正是佛山的原点与中心。

从“天下四大聚”之一,到最近位列全国城市百强区第四十位,禅城的发展与人口迁徙和集聚密不可分。

青年聚则城市兴。上周五,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珠江西岸创新极核,打造大湾区世界级产业集群,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工程。这其中,青年和人才始终是佛山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青和力”意义尤为重要。今年5月,《佛山市禅城区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工作方案》出炉,禅城在佛山率先行动起来。

千年老城的“青和力”究竟在何处?

佛山市委全会提出要建设珠江西岸创新极核,打造大湾区世界级产业集群。

佛山市委全会提出要建设珠江西岸创新极核,打造大湾区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组数据里的禅城“青春”

所谓“青和力”,指的是城市“对青年人的友好指数”,包括了若干指数。其中“城市鲜活指数”处于主要位置,重在评估一座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与青年的关系尤为密切。

这里有三组有意思的数据,或许能成为反映禅城青年新生活方式的一个评价指标。

第一组是“茶饮店指数”。

根据《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90后”消费者已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的50%。茶饮店数量、商圈活力代表了消费端的活力,茶饮店数量多,密度大,意味着承载了较多的年轻消费人群。

根据禅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显示,截至2021年8月,禅城区在营茶饮店数量约1200家。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据公开报道,按常住人口计算,深圳每万人有7.75间奶茶店。这一数字在广州为6.09间,杭州5.94间,宁波5.49间,南京5.35间,东莞4.39间。

而禅城,按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1330262人计算,禅城区每万人拥有约9.02家茶饮店。

1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的“茶饮店指数”水平能与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媲美,甚至高于新一线城市。青年集聚带来的庞大消费群体,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第二组数据,是中心城区商圈的热力图。

据禅城区政数局数据显示,8月5日至8月18日,禅城区祖庙商圈(包括岭南天地、岭南站、A11铂顿城等),每5分钟平均人流量达39000人(统计时段为14-17时,19-23时),东方广场商圈约13000人。两个青年人最爱逛的商圈,数以万计的瞬时人流量成为城市活力最直观的反映。

第三组数据,是2020年禅城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禅城常住人口增加229185人,增长20.81%。

在常住人口中,0至59岁人口占比达87.60%,其中15-59岁人口为977344人,占常住人口73.47%。

1

2003年,禅城正式建区,今年刚好“18岁”。禅城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区龄”一样,正是青春年少。

更令人关注的是,禅城区学历大学(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21477人/10万人,即占总人口21.477%。这一数据高于广东省的15.566%和佛山市的16.143%,位列佛山五区之首。

三组数据,彰显了“青春禅城”的活力。这股活力也是禅城率先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动力与支撑。

“老城”张扬朝气

禅城是佛山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历史上“天下四大聚”之一佛山镇(范围大致为今祖庙街道)所在地。从历史看,禅城是座“老城”。

岭南天地商圈。

岭南天地商圈。

但上述三组数据中,我们能感受到“老城”的朝气所在。

除了数据,还有一群人让禅城青春的底色更足——青年企业家群体走上产业发展的大舞台。

今年以来,禅城区青年企业家以“青春禅城同心圆”活动为载体,先后到宁波、长沙、深圳、珠海等城市进行考察交流,看当地城市和产业发展,思考自己和城市的未来。

“青春禅城同心圆”活动走进珠海,澳门、珠海、禅城三地青年在珠海共同探讨湾区发展未来。杨馥铫 摄

“青春禅城同心圆”活动走进珠海,澳门、珠海、禅城三地青年在珠海共同探讨湾区发展未来。杨馥铫 摄

与一些传统企业家更多专注于自身事业相比,新一代的青年企业家开始更多地把自身事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在一起思考。

正如禅城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佛山市新东鄱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浩林所言,大湾区青年应该积极联动起来,去发现湾区的潜能,去探索湾区的动能,激发出发展湾区的势能。

这些青年企业家,在禅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在考虑禅城在全国城市竞合中的“坐标”。他们不仅是城市代言人,也是城市的建言人。禅城的城市发展和青年的事业在“同频共振”。

为什么“青和力”很重要?

以史为鉴,从禅城的“前世”——佛山镇,我们能找到启迪。

明清时期,佛山镇是我国铁器生产和贸易的中心。佛山史研究专家罗一星称佛山为“帝国铁都”。

他认为,佛山镇经历了三次重要的人口迁徙:秦朝征南越之战,宋元中原人口南渡,清代康雍乾时珠三角周边人群涌入佛山。在第三次人口迁徙中,这些名为“侨寓”的群体,因佛山工商业发达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投资办厂、谋生求学,让佛山在清代前期发展达到鼎盛,“百业同兴”。

这些人,成为老佛山镇工商业发展的脊梁,也为日后的佛山市注入了制造业的历史基因。

历史总是相似的。改革开放以来,禅城得风气之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集聚。“新市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创造力和消费力,带来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让佛山和禅城的工商业传承至今。

可见,有着辉煌“前世”的禅城,“青春基因”已经深入城市发展脉络之中。

老城之“老”在其历史,老城“不老”,在于这里的人。

正在全力打造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的禅城,应当展现更多的“青和力”。这是历史赋予今天禅城发展的要求。

青春之我造青春之城

禅城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基本建成政策完善、服务有力、环境友好的青年友好型城市。

建设“青春禅城”,要下决心花力气动真格。

国内许多城市为禅城提供了坐标参考。

禅港澳台青年跨城研修研学团走进云洲智能调研。杨馥铫 摄

禅港澳台青年跨城研修研学团走进云洲智能调研。杨馥铫 摄

宁波市北仑区,是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县级试点。当地制定了“青年北仑”十大政策及18个配套实施细则,其后不断升级。今年8月出台的“青年北仑3.0版”,对在北仑创业就业的国际青年提供更完善的支持体系。北仑的目标是:“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

禅城青年走进北仑区青年综合服务中心。禅城区委统战部供图

禅城青年走进北仑区青年综合服务中心。禅城区委统战部供图

再看2020长三角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第一集团的南京。当地“紫金山英才计划”形成高峰、先锋、宁聚、菁英计划体系,共14个人才项目。同时,从2018年起,南京市领导每年开学季和毕业季,都会到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城市推介。

成都也提出了打造“青年友好城市”的计划,实现“成都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青年对成都建设更有为”。

对标先进,如何提升禅城“青和力”?

第一是要“里外兼修”。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发展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完善人才政策,这是“里子”。打好“文化牌”,升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讲好“禅城故事”,能让青年近悦远来,这是“面子”。

第二要“口惠实至”。青年流动性强,哪座城市吸引力强,他们会“用脚投票”。禅城要尽快把青年友好型城市方案做实做细,释放出政策红利,才能在区域竞合中赢得青年的口碑,让青年扎根发展。

第三是“开放格局”。“青春禅城同心圆”等活动在引领禅城青年走出去交流上,开了个好头。今后,禅城要进一步加强国内与国际的青年交流合作,通过交流构建起“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发展坐标系,用更宏大的视野与更开放的格局,在大湾区发展中定位自己,发展自己。

第四是“同心共振”。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核心是让青年站上舞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未来禅城应当继续打造好“青春禅城同心圆”“青年看禅城”等系列品牌,让青年有更充足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把个人事业与城市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实现同心共振。

今天,“青春禅城”正在点滴汇聚青年势能。我们期待,这股强大势能转化为磅礴动能,让禅城这座“历史老城”青春常驻,以青春之我造青春之城!

【策划/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段思午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卢浩能

【制图】杨馥铫

相关阅读:

专题|发现新禅城

数字禅城:湾区工业大脑落户为何是发展命运的突围?|发现新禅城②

首善禅城:没有“首位度”为何也能日产153位老板|发现新禅城③

流量禅城:“小巷一日游”为啥有上万人收藏点赞?|发现新禅城④

红色禅城:革命遗址密度全市第一,如何赓续光荣历史?|发现新禅城⑤

编辑 黄逸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