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镇故事⑪|七月三部曲:求婚、结婚、驻镇

南方农村报

编者按: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怀揣理想,深入基层,为乡亲谋福祉;

他们肩扛重任,扎根镇村,助推乡村振兴;

他们满腔热血,施展本领,奏响时代强音。

他们牢记使命,于阡陌之上,阔步向前,成为南粤大地上的帮扶先锋和驻镇强军。

他们,便是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为记录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故事,展现驻镇干部和队员风采,树立优秀典型,凝练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经验做法,以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南方农村报)联合推出“我的驻镇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讲述人

李伟荣: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来自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

驻棉洋镇其他4名工作队成员:

陈志彬: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来自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办事处;

周  鹏:来自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道办事处;

曹庆华:来自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办事处;

赖茂川:来自广州市番禺区科工商信局。

7月8日晚上,女朋友对他说,“我们结婚吧!”7月9日,他们到民政局领证结婚。7月12日,他正式入驻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

本期故事分享者是李伟荣,来自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一起听听他的驻镇故事。

2021年7月30日 周五 晴

我是李伟荣,是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来自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

“因为理解,她支持我奔赴棉洋”

驻镇前的某天晚上,女朋友突然对我说:“我们结婚吧!”这让我感到五味杂陈、手足无措。我深知番禺与五华有着300公里的距离,帮扶一去便是三年,我不知道婚姻的承诺能否抵过路途的煎熬和时间的考验。

我和爱人的相识源于偶然的一次异国旅行,在那之后,我们走到了一起。那时我还是刚入职的公务员,她是在校的大学生,一个在广州,一个在武汉,我们常年聚少离多。

每到假期,我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相伴,总是在火车、高铁和飞机上奔波。我深知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而我们缺少的恰恰是陪伴,所以当她毕业后来到佛山一所中学任教时,我立即搬到了她学校附近,也更加珍惜彼此陪伴的小日子。

今年6月底,我把单位选派干部到五华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的通知转发给女朋友,女朋友在微信上只是简单回复了“去”,因为她知道到农村帮扶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在得到女朋友同意、得到单位的全力支持和理解之后,我毅然选择了出发。

在与五华县棉洋镇对接完工作后,我回了趟广州,女朋友跟我说:“我们结婚吧!”她话音刚落,我便匆忙跑了出去,留下她一脸茫然、忐忑不安,心想着我不会是恐婚吧。

半小时后,我手里捧了一束鲜花推门进来,唱起了《最爱就是你》,一顿情话和连番操作下来,顺利将戒指戴到她无名指上。第二天,我们一起到民政局,领取了那本红色的国家级证书。领证的那一刻,我喜极而泣,抱着她说谢谢。

是日周日,夜幕降临,我背上了行囊,她拉着我的手,吞吞吐吐地说:“要不我去五华支教可好,貌似我们学校对口帮扶五华的一间中学,不行的话我就辞职去陪你吧?”

她一直生活在大城市,我不愿意她到农村吃苦,于是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转过头按下电梯按键。下楼期间,我们两人一直无话,在她不舍目光的注视下,我不忍地启动了车,车辆滑动间,我还是回过了头,看着一直站立在原地的她,我的眼里早已盈满了泪光。

“很开心能够回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工作”

2021年7月1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华大地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是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尽锐出战以及1800多名党员、干部献出青春乃至生命换来的。

我来自粤西的小乡村,从小立志要走出农村,熬过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体面地走到了大城市。来到城市后,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从农村走到城市不易,全赖于农村父母的精心培育、乡里乡亲的慷慨照顾,一颗感恩农村、回馈农村的种子埋在我的心里,开始萌芽、生根,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工作。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将初心使命写在农村广阔大地上。

除了我之外,我们工作队的其他4名队员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他们也都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每个人都不计得失,不讲条件、不畏惧、不退缩,这让我的决心愈发坚定。

目前,工作队迅速融入了棉洋当地,帮扶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深入农村,摸清摸透基层实情;建章立制,加强内部队伍管理;每天坚持集体晨运和早读,对政策文件进行学习讨论,都在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五华大地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此刻,我站在山顶,向着西边眺望远方,默念愿她安好,我知道,在乡村振兴的帮扶路上,我并不孤单,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队伍都奋战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我们怀揣着梦想、满腔热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舍小家、顾大家,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深深扎根在农村。我们相信,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记者】郑玉婷

【通讯员】张森发

【实习生】赵怡澜 林欣敏

【来源】南方农村报

小贴士: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南方农村报)“我的驻镇故事”,正在火热征稿中,如果你也是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的一员,那快把你的故事(含文字、图片或视频)分享给我们吧!

投稿邮箱:wdzzgs888@126.com(“我的驻镇故事”首字母)

想要了解更多驻镇帮镇扶村的故事,可以来电:喻记者18898606366 ,温记者15011724769 ,黎记者15089591928

也可以加入“我的驻镇故事”群,详情请加相关联系人验证入群。


我的驻镇故事① | 很高兴遇见你,廊田镇

我的驻镇故事② |“做金融助理,是我送给自己40岁的生日礼物”

我的驻镇故事③ 他给新婚妻子写了一封信

我的驻镇故事④丨5人中有4人当过兵,如今他们相遇在梅州南口镇

我的驻镇故事⑤|她在兴宁永和镇,圆过去没能驻村的梦

我的驻镇故事⑥丨我的孩子曾用大哭抗议

我的驻镇故事⑦丨我们带着新的使命,来到《绝密使命》的拍摄地

我的驻镇故事⑧|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也是我们的帮扶重点

我的驻镇故事⑨|希望助力当地打造国家一级渔业码头

我的驻镇故事⑩|“我是市残联人,帮助残疾人我义不容辞”


编辑 郑玉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