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怀揣理想,深入基层,为乡亲谋福祉;
他们肩扛重任,扎根镇村,助推乡村振兴;
他们满腔热血,施展本领,奏响时代强音。
他们牢记使命,于阡陌之上,阔步向前,成为南粤大地上的帮扶先锋和驻镇强军。
他们,便是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
为记录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故事,展现驻镇干部和队员风采,树立优秀典型,凝练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经验做法,以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南方农村报)联合推出“我的驻镇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讲述人:
李宝山:梅州市梅县区帮扶工作组副组长,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来自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办
目前入驻南口镇的其他4名工作队成员:
刘飞海:来自广州市荔湾区中南街道办
苏醒:来自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周曾盛:来自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站前街道办
周延智:来自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道办
2021年7月19日 周一 晴
我们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的驻镇帮扶工作队是一个特别的团队。
目前入驻的5人之中,就有4人都当过兵。我们也是到了南口镇,互相介绍交流后才惊喜地知道这一情况。
相似的经历让我们工作队成员的心靠得更近、连得更紧。
我们这个特别的“兵哥”组合,在接下来3年将会发生哪些精彩的故事?
本期,先由李宝山队长讲述——
我叫李宝山,是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办事处的四级调研员。
2021年7月8日,我就和我们工作队的四名队员一道,来到梅县南口镇参加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我们都是当过兵的人”
参加工作前,我曾服役于南海舰队,是一名退伍老兵。
工作队里站前街道综治办的周曾盛同志、南源街道纪检监察室的周延智同志和区文广旅体局公共文化科的苏醒同志也和我一样,都是曾在部队服役过的军转干部。
我们都是当过兵的人,在梅州南口镇相逢。我们都不怕吃苦,不怕牺牲。
3年的驻镇生涯,是我们每位工作队队员全新的人生锤炼,我们有信心也有激情去为南口镇未来的规划建言献策,为南口镇的发展出一份力。

“抗疫归来,初心不改”
今年荔湾区疫情期间,我们队的各位同志,都参加了抗疫的相关工作。
我和工作队里来自中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分队长刘飞海同志身处高风险地区。
继2020年疫情爆发,我先后被派驻在两家防疫隔离酒店工作后,今年,广州疫情爆发之初,我临危受命,根据组织安排被派往白鹤洞街道办事处任四级调研员,组织协调当地防疫工作开展和志愿者管理、保障工作。

区文广旅体局的苏醒同志两次志愿参加支援工作,后来南片封闭管理时被抽调在区防控指挥办工作。
周曾盛和周延智同志也分别在所属地区参加了支援工作。
不只我们工作队,基本上我们这一批到梅县参加驻镇帮镇扶村的全体26名党员干部几乎都是“刚下火线,就到基层”。
从疫情防控一线到驻镇帮镇扶村的一线,无论战场在哪里,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愿意出现在哪里。
马不停蹄的工作轮转,并没有让我们产生疲惫。相反,抗疫的紧张工作节奏磨练了我们参加基层工作的心态与能力,工作队的同志们都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充满了热情。
我们相信,我们在南口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一定会不负广梅两地领导的期望和两处家乡父老的嘱托。我们会努力尽快与这里的干部群众们打成一片,让南口镇乡亲们的生活在脱贫基础上更进一步,更快地实现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统筹】喻淑琴
【记者】李小兰 温志勇
【实习生】傅杨清 林尔涵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小贴士: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南方农村报)“我的驻镇故事",正在火热征稿中,如果你也是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的一员,那快把你的故事(含文字、图片或视频)分享给我们吧!
投稿邮箱:wdzzgs888@126.com(“我的驻镇故事”首字母+888)
想要了解更多驻镇帮镇扶村的故事,可以来电:15011724769 ,18898606366 ,13101346533(南方+、南方农村报记者)
也可以加入“我的驻镇故事”群,详情请扫以下二维码。

往期回顾
我的驻镇故事② |“做金融助理,是我送给自己40岁的生日礼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