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大背景下,东莞中学全面托管南城中学,打造全新的“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下称“南城学校”),首创东莞“公托公”集团化办学先河。
点击查看往期报道:
●攻坚样本|东莞中学南城学校: 集团化办学4年成绩亮眼,学生普高率近九成
连日来,南方+先后推出深度报道,剖析了南城学校集团化办学后,在全市领先尝试“分层走班”教学法的落地实施细节(公平有质量,这所学校如何因材施教>>>),以及“慧美”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惠及全体学生(“小而美”校本课程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集团化办学后,完成改造的南城学校校园环境
探因南城学校发展背后,借助“智囊”同样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亮点。为了帮助学校突破办学局限,更好规划学校未来发展,借助东莞中学教育资源,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于2019年11月起聘请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万恒为学校办学顾问。
发挥“智囊”作用,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先生、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杨全印博士、华东地区知名学校校长等业内名家多次前往南城学校做讲座,指导工作;同时,南城学校教师团队亦前往上海、江苏、浙江等教育先发地区学校参观学习,对学校重大决策、中长期规划、学校文化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品牌培育等方面提供了高质量的咨询、协助与指导,进一步助力学校发展。
作为学校的办学顾问,万恒博士深入参与南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学校分层教学的实践、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以及品牌培育等话题,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她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并就学校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谈分层教学实施:
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体艺校本化分层教学探索
在万恒看来,初中阶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探索,抓住了当下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契合追求“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发展趋势与要求。
“首先,追求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十九大以来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其次,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在学校层面,则要求课程与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落实学生的成长权和选择权,在满足学生全面、基础、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和支持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获得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万恒表示,以新高考改革为例,虽然直接作用影响为高中阶段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包括生涯教育,要支持学生的选科、选考、选专业及选择未来的生活方式,因此,高中学校的分类分层分项目的选课走班已经逐渐成为常态,但从长远来看,向下辐射到初中教育将成为必然趋势。
学校开设足球课,希望学生走出校园后心中一直有一片绿荫,有陪伴终生的体育爱好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改革的推进,免试入学、派位招生下,学生入校之后个体差异、学科学习差异变大,面对不同问题与需求的学生,学校教学改革的现实,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师生互动有效性,以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获得有质量的成长,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已经成为许多初中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也会将被更多学校采纳实施。
学校自东莞中学托管后,即逐步推进立足南城学校学生实际、支持所有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分层教学实践,用近5年的时间来不断完善,每走一步均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与家长沟通,为此万恒用“非常专业、理性的探索”来总结,认为这符合学校教育是“静悄悄的革命”的发展思路。
“学校从一开始没有急功近利,而是选择不断优化、调整,比如一开始没有全面推开,而是从初一6个班开始试点,分成ABC三层,逐渐发展到现在更为成熟有效的行政班级与教学班级的班级管理与分层教学模式。”万恒表示,通过鼓励部分教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优化班级管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通过老师们从教研、备课、教学方法选择、练习设计上不断适应分层教学需求,助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的推广。
南城学校开发设计近70门校本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万恒建议学校接下来在学科探索上做更大的尝试与推动,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创设多元功能的学习空间,如艺术发展中心、语言发展中心、体育健美中心、心理与生涯发展中心等场馆或功能室,逐步将艺术、体育、科创、劳动教育等学科逐渐纳入项目式学习中,开发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的学校课程体系,让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更为切合学生需求,学校能够真实地、有效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谈学校品牌打造:
三大要素结合,形成可借鉴的集团化办学经验
自2016年开启集团化办学,借助莞中百年名校的资源,南城学校用近5年时间为社会、家长交上答卷,成绩的取得有目共睹。
深入剖析学校的发展历程,万恒直言从全国来看,以“百年名校”+“地方薄弱学校”为组合的集团化办学在上海、四川、湖南等地均有典型案例,而从南城学校发展来看,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三个要素组合:
其一,“名校”深度支持与参与。东莞中学不仅长期派驻了专业管理团队且在实施过程中保持了团队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其二,“政策”稳定落实与升级。东莞中学集团化办学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的政策比如教师招聘、财政投入倾斜,有助于学校完成硬件、软件升级,实现从“换血”到“造血”功能的完备;
其三,“大学”深入介入与引领。从一开始就借助东莞中学引入国内专业团队介入,如与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专家建立科研互助关系,以此保证了学校改革实践得到理论支撑,避免了盲从躁动。此外,还借助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这一平台,走出广东,积极吸取、借鉴江浙沪等地学校的改革经验进行本地化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融合粤派文化的“敢于创新、务本求实”的学校文化。
“这三点的相互关联,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探索来说,具有可参考、复制的借鉴意义。”万恒如是表达。
去年中考,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来到南城学校与考生击掌鼓劲
历经夯实基础、优质提升的发展阶段,当前南城学校已被评为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学校进入品牌培育与深化发展阶段。如何实现进一步突破与创新,万恒表达了对学校的期待,也围绕学校德育、分层教学实施、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等具体问题给出建议。
万恒透露,品牌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了实现南城学校的“慧美”品牌特色,学校提出“初中‘慧美’德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该课题已纳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城学校的‘慧美’德育模式,是非常典型的初中德育创新,通过学校德育课程化、结构化、系列化的举措,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尤其将德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个方向值得深入挖掘,也有助于形成经验面向全国推广。”万恒说。
为了进一步实践学校分层教学,提高公立学校学生学业质量,万恒建议学校除了强化分层教学下教师专业发展、作业设计、个性化学生指导外,下一步还要继续围绕国家课程二次整合,进一步高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其次,学校的发展最终导向为学生的成长,万恒认为以“慧美少年”为培养目标的学校追求,除了关注学业成绩,更需要夯实、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由此需要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更为丰富的选择性课程,及更具支持性的个性化评价,引导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发展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成为真正能创造未来的新时代学子。最后,强化价值引领,逐渐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让学校的优质品牌更为靓丽,美誉度更上一个台阶。
延伸阅读:
【记者】黄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