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中药药用一览表,太难得了!家庭必备!
中药的苦真的让很多人都深感苦恼,煎药时往往都会煎出一大锅药汤,到底要不要把苦药汤全部“一干而净”呢?
为了确定煎中药得到的一大锅汤液的汤底是留是扔,有人做了一个实验。现在小编将黄连和甘草的实验做一个大体的介绍。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碱是黄连中的最有效果的成分,甘草酸是甘草的最有效的部分之一。
他们都非常的易溶于水,所以在煎中药的时候能溶于汤液,而他们在水中相遇后,会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呈现细微颗粒状,悬浮于药汤中,为悬浊液,若放置一段时间则可能形成泥糊状物。
实验表明,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
此现象说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
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
综上所述,在煎完中药后,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搅浑均匀,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才是最正确的。
像《伤寒论》中黄连汤,葛根黄芬黄连汤,《保命集》中的芍药汤等方,煎后获得的汤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怕苦的小伙伴们,以后不要为了一点苦而把中药的汤底狠心丢弃,因为它会影响整体的中药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