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清远两会】政协第七届清远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议政发言是政协会议最大的亮点之一。昨(9)日的大会场面热烈:当天20多名政协委员成功“抢麦”,人才、中北部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广清一体化、医疗、教育等话题成为各位委员关注的焦点。
记者发现,各领域类的人才问题,成为政协年年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职教基地大批人才闲置需推动深度融入清远
政协委员刘雪萍表示,他们团队对清远职业教育基地3所高职院校调查显示,在清远工作的教职人员近千人,绝大多数都不是清远人,这一人群普遍学历、职称较高,是各个学科和专业的高端人才,但清远市对这一人才资源的认识暂未到位,未充分利用起来,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与忽视。
具体表现为:缺乏参与清远建设的合作平台,其中尤其缺少政府部门搭建的合作平台,职教基地内高校与清远本地的联系渠道、合作项目并不多,老师和清远市有关部门合作很少,“目前了解到的仅有与清远市社科联合作研究有关课题。我市有关部门基本只在教师节等特殊节日里到学校慰问,在大部分时间和这些高职院校联系非常弱。”
此外,缺乏融入清远圈子的交流平台、缺少民间搭建的交流平台,而且适用人才政策少,且办理存在困难。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这些学校的老师教师对清远缺乏归属感,导致大部分教师除了每周需要到清远校区上课,其他时间大都不会在清远逗留。
“农综改”应该重视村级农技人才严重不足问题
针对人才问题,政协委员蔡筱倩特别关注的是清远“农综改”。她表示,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以“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为核心的农综改工作,并已取得喜人成效,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然而,通过调研,她认为清远市现有的村级农业技术服务与人才培育模式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如代表清远市最基层的农技服务机构是镇级农技服务机构(如农技站等)普遍空缺,“毛细血管”不能延伸到村,村级农技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镇级农技人员专业领域狭窄,难以适应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无法及时全面承担培养村级农技人才重任。
因此,她认为现阶段亟需通过创新村级农技服务与人才培育模式,培养一批村级农技人才,提升清远市村级农业科技水平,从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清远“农综改”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建议设立“少数民族扶贫改革试验区”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已成为清远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对此,政协委员张小风建议设立“少数民族扶贫改革实验区”,全力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振兴发展,以期实现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张小凤表示,根据他们团队对清远市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三个少数民族自治乡的调研,并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她建议清远市可联合韶关市,向省委、省政府请示,争取将粤北地区地域相连、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五县(即清远市的连南县、连山县、连州市、阳山县和韶关市乳源县)设为少数民族扶贫改革试验区,参照“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中扶贫的做法,进行整体规划,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扶贫攻坚,从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补偿、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借力广清一体化实现县域经济大提升
如何借力广清一体化发展清远经济?政协委员廖加战建议,清远应抓住珠三角城市群的直饮水工程机遇,近期对接《广州市水务发展十三规划》,完全可以争取将连江水源作为广州乃至珠三角城市群直饮水工程的首选水源,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实施“广清水资源一体化”。他建议由清远市政府牵头,把连江流域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广清一体化”重大合作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与综合规划;二是联合行动,沿江县(市、区)加强对连江干流一江两岸生态资源的管控和保护,防止短期性、破坏性的无序开发;三是宣传先行,多方沟通,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政协委员陈维靖则建议善于借广清一体化东风,助推县域经济“大提升”:一是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空间、成本优势,引进国际国内创新型企业;二是舍得资源,舍得精力,引进央企与世界500强,引进全国全省税收100强,打造产业高地,形成产业“龙头”;三是利用一线城市用地空间逼仄、房价上升过快、一些企业寻求外迁、重新布局的机会,承接广州深圳产业转移;四是借助广州的规划力量,提升清远城乡规划顶层设计水平,实现城市形象的华丽转身。
现阶段实施终端分类破解垃圾围城
政协委员黄于于表示,清远市生活垃圾量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生活垃圾激增造成垃圾填埋场库容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垃圾围城”现象更加普遍,垃圾污染环境更加突出,而部分垃圾填埋场库容面临填满问题。
目前缺乏完整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难以落地。因此,黄于于认为,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工作不仅投入大、周期长,而且见效慢。因此在现阶段,直接利用垃圾自动分拣的机器在垃圾填埋场进行终端分类,可以在不改变现时垃圾清运处理系统的情况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垃圾分类的目的,然后根据分类垃圾不同的成分,按照填埋、焚烧、堆肥和再生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