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近视低龄化成“国病”

新华社 记者 徐文婷  2016-07-08 20:31

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近视患者将接近7.11亿。随着屈光不正快速低龄化,近视将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国病”。


4岁孩子戴眼镜

4岁半的文文就读于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第一幼儿园。最近一次视力检查中,被发现屈光不正,左眼视力很差,右眼散光,需要配戴眼镜矫正。这可急坏了母亲周婷:“那么小的孩子就要戴眼镜,将来怎么办呢?”

其实,与周婷拥有同样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文文班里56个孩子,被检查出屈光不正的有11个,视力不良率19%.而这一数据在升入小学后的孩子中更加突出。

以西宁市教育局局属25所初中2015年入学视力普查数据为例:受检人数35016名,视力不良率为62.26%,其中九成以上是近视。学子们正在刷新一项令人担忧的纪录——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均超过70%,并正在增加。

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4.5亿左右。据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近视患病人口将接近7.11亿。随着屈光不正快速低龄化,近视将成为影响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激光手术不是万全之策

据医生介绍,除遗传因素外,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主要因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绝大部分近视患者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所致。

“特别是手机上字和图片都较小,眼睛会不知不觉地离屏幕越来越近,长此以往,很容易诱发近视和角膜炎。”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海清说,“加之我国青少年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户外活动缺乏等原因,青少年近视率高。”

李海清告诉记者,许多人认为接受激光矫正手术就能告别眼镜,但手术切削角膜是有安全值要求的,术前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认包括角膜厚度、眼压、瞳孔、屈光率等20项数据是否符合手术要求。“角膜薄的近视者强行手术很可能会引发圆锥形角膜,严重者还会丧失视力。”

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副教授刘寿说,青少年近视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佩戴眼镜后,参与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比例会下降,有可能伴随身体素质的降低,加深近视度数。

刘寿说,从医学心理学角度讲,一部分近视的人在自我心理意识暗示下,行为会更加保守,时日久长将形成内向型性格,相较于外向型性格,这部分人机体的免疫力会低一些。

影响国防事业的高近视率

刘寿告诉记者,许多人并不认为近视是“大病”,对个人日常生活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人口近视比例过高,对这个国家的很多职业甚至国防事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据《国民视觉健康》估计,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约6800多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刘寿说:“如果患病人口达7亿,那么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就可能面临缺口。”

一些医生和专家认为,为眼睛“减压”首先要树立“视力保健观念”。目前,家长几乎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身高、体重、学习等指标上,而忽视视觉疾病的危害。

近视是一个慢性疾病,早期发现有助于更好的治疗。建议卫生、教育等部门可以将青少年视力健康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比如,为在校学生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或将体育纳入教育考核指标,为“早发现、早治疗”赢得机会。

编辑 陈海燕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