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 记者 黄扬梅 刘洋 2016-06-15 12:10
记者日前从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了解到,从该中心近五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清远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8.48%,居全省第九位。小学生近视率达到18.46%以上,初中生达23.53%-32.47%,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43.46%。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朱旭豪称,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刻不容缓。
原因:
采光不良容易导致孩子近视
据介绍,视力不良是青少年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大多数青少年的视力不良都是因为屈光不正导致的,包括散光、近视、远视等。市区一所初中的老师说,“比如现在我们班,全班48个学生,23个戴眼镜,戴眼镜的学生几乎占了一半。”
视力不良率逐年上升,其中近视首当其冲。有报道显示,近视为远视的1.23~2.58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不是引起近视的罪魁祸首?朱旭豪分析称,我国中小学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学生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近视程度亦逐渐加重,先天因素遗传与后天的环境因素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比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
朱旭豪指出,采光不良容易导致孩子近视。“许多家庭设置书房时,没有充分考虑书房的自然采光,更多的家庭根本没有真正的书房,充其量是一个采光较差的小屋子而已。很多家长只为孩子提供护眼台灯作为阅读的唯一光源,却没有考虑到提供合适的环境照明,从而容易引起孩子视觉疲劳。另外,在为孩子选购护眼台灯时,往往重视了台灯的式样,而忽略了对质量的应有诉求,劣质的护眼灯不仅没有保护作用,相反还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视力。”
朱旭豪也指出,课室采光不好也影响孩子的视力。“国家对学校的教学用房有一系列的建设规范,学校在建设之初已经达到,但是从监测结果来看,学校在维护中未能确保始终达标。例如,室内照明的日光灯损坏后未能及时替换,落满灰尘后未能及时清洁,导致实际的人工照明效果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桌椅不达标客观上给儿童视力健康埋下隐患
不少老师反映,在课堂,学生“埋头写字”的现象已经见多不怪。朱旭豪指出,读写姿势不正确,是导致学生眼睛发生异常、近视及视力下降的又一主要原因。桌椅是儿童最常用最简单的硬件设备,使用不合适的桌椅,对儿童的学习姿势有很大影响。儿童在家看书、写字,通常使用供成人使用的办公桌椅。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合适的桌椅高度差应为21.5-32.5cm,而成人使用的办公桌椅高度差接近40cm,极不适合小学生使用。”朱旭豪分析,高度差过大,上肢支撑无力,身体易前倾;若将椅子垫高,则两腿悬着没有支撑点;如果两足撑地,则大腿又与地面保持水平也会造成身体前倾,无法维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这样的桌椅上一坐就是数年,严重危害着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的视力。在学校,“每个班级的儿童身高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上级部门一直要求教室里至少应该配备两种不同高度的课桌椅,而现行清远市许多班级的课桌椅都是一种型号的,客观上给儿童的视力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朱旭豪说。
长时间观看过亮、偏色、晃动的现代电子产品画面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近日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上课的教室统一使用投影,才小学三年级,就近视了100多度。据了解,现在不少中小学校大都已不使用板书,而是使用投影教学,这对学生的视力会有影响么?朱旭豪指出,投影仪对视力是否有影响,正确的使用很关键。比如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常常需要拉上窗帘,关闭照明,而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需要看书和记笔记,这就意味着儿童被迫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昏暗光线下用眼,其后果相当于儿童长时间在昏暗的背景照明环境中连续看电视,这也是儿童近视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电脑已经成为儿童生活的亲密伙伴。过度沉迷于电视、网络给儿童的视力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人眼长时间观看过亮、偏色、晃动的电视画面,出现眼睛疲劳、干涩、流泪、发胀、疼痛,甚至眼花、畏光、头晕等症状,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影响眼睛的生理功能,导致严重的眼疾,这就是俗称的电视眼现象,是小学生近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