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剑指千亿瓷业,千年窑火何以生生不息?丨制造至“潮”②

南方日报 南方+

当我们谈起潮州陶瓷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潮州日用陶瓷年销量占全球30%——意味着世界每卖出3个瓷碗,就有1个产自潮州;

陈设艺术陶瓷年销量占全球40%——意味着世界每卖出2.5个陶瓷摆件,就有1个产自潮州;

建筑卫生陶瓷年销量占全球55%——意味着世界每卖出2个马桶,就有1个产自潮州。

这就是潮州陶瓷,是“中国瓷都·潮州”的底气。

南方⁺ 区洁莹 制图

潮州制瓷历史悠久,至今上千年。早在唐代,潮人便开始烧制瓷器。北宋时期、近代汕头开埠后、新世纪初,潮州陶瓷业发展迎来三大高峰期。“家家捶泥,户户拉坯”,全市陶瓷厂数量高峰时多达7000余家。潮州因此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瓷都”称号。

千年窑火传承至今,潮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瓷和卫生洁具出口基地。2021年,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562亿元,体量规模在全国各大陶瓷产区中位居前列。陶瓷工业也成为潮州第一大支柱性产业,近20年来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在30%左右。

制造业当家背景下,为做大这一厚实家底,潮州提出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底陶瓷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元级,规上陶瓷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

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如何打造,从哪里着手?这些年潮州日用陶瓷、卫浴陶瓷、工艺陶瓷各领域正在经历哪些变革、面临哪些困境?企业有何探索,未来还应如何突围?连日来南方+潮州频道走访潮州多家陶瓷工厂,对话企业负责人,在生产一线探寻潮州打造千亿陶瓷产业的危与机。

日用陶瓷:产业“天花板”如何破?

潮州是全球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出口基地,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闻名遐迩,松发、四通、顺祥、伯林等国内知名陶瓷企业均汇聚于此。每天,有成千上万件餐具、茶具、烹饪制品等日用陶瓷产品在这里诞生,远销海内外。

然而疫情来袭,让原本蒸蒸日上的日用陶瓷业迎来了冷思考。有业内人士指出,潮州日用陶瓷业已经碰到了发展的天花板,要突破瓶颈必须调整方向,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告别黄金时代,潮州日用陶瓷如何突出重围,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点击海报可查看详细报道点击海报可查看详细报道

智能卫浴:抢占国内市场胜算几何?

今年3月,首届潮安区智能卫浴博览会在古巷镇开幕,上百家潮州卫浴企业携精品亮相,展示潮州打造智能卫浴产业的底气与决心。

进军智能卫浴,看中的是巨大的市场蓝海。近年来,随着国内智能家居加速普及,以智能马桶为代表的智能卫浴产品正成为卫生陶瓷市场的新蓝海。有研究显示,目前国内智能卫浴市场普及率仅5%,有巨大增长潜力。

潮州卫生陶瓷发展至今30多年,形成国内产业链条最长、配套产业最全的卫生陶瓷产区。抢占国内智能卫浴市场蓝海,潮州胜算几何?

南方⁺ 区洁莹 制图点击海报可查看详细报道

工艺陶瓷:从低潮到新生还有多远?

“陶瓷如果不‘出门’,再好的工艺不被人知晓,它就只是一块泥巴。”谈及当下潮州工艺陶瓷的发展困境,作为“如合坊”第四代传人,潮州市弘扬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礼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回顾潮州的陶瓷发展历史,丰富的瓷土资源、能工巧匠辈出,造就了潮州陶瓷的精美和独特,通花瓷、瓷塑、瓷板画等潮州工艺瓷备受市场青睐。然而近些年来,人才青黄不接、产业发展一度停滞,令潮州工艺陶瓷在当下进入了低潮期。从历史中走来,潮州的工艺陶瓷正在呼唤新生。

南方⁺ 区洁莹 制图点击海报可查看详细报道

迈向“千亿”:千年窑火何以再添薪?

韩江东岸,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向后人展示着北宋时期潮州瓷业的盛况。彼时,鳞次栉比的龙窑在这里绵延数里,百窑村因此得名。大量瓷器经龙窑烧制成型,沿韩江出海贸易,潮州成为中国南方陶瓷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千年过去,时移世易,但窑火未曾中断。陶瓷产业如今已成为潮州第一大支柱性产业,年产值超500亿元,共有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三大领域。

立足新阶段,潮州进一步提出打造千亿级陶瓷产业集群。“中国瓷都”剑指千亿瓷业,千年窑火何以生生不息?

南方⁺ 区洁莹 制图点击海报可查看详细报道

【采写】黄敏璇 许钰敏

【策划】苏仕日

【统筹】杨可

【海报】区洁莹


编辑 余丹萍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