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东岸,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向后人展示着北宋时期潮州瓷业的盛况。彼时,鳞次栉比的龙窑在这里绵延数里,百窑村因此得名。大量瓷器经龙窑烧制成型,沿韩江出海贸易,潮州成为中国南方陶瓷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千年过去,时移世易,但窑火未曾中断。陶瓷产业如今已成为潮州第一大支柱性产业,年产值超500亿元,共有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三大领域。
立足新阶段,潮州进一步提出打造千亿级陶瓷产业集群。“中国瓷都”剑指千亿瓷业,千年窑火何以生生不息?
形势
整装重行再攀新高峰
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于潮州而言并非易事。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潮州陶瓷产业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潮州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6年增加不到2亿元,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相比之下,2004年潮州获得“中国瓷都”称号后,此后至2014年,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从129亿元增至508亿元,十年迈过4个百亿门槛。
“潮州陶瓷产业基础扎实,但在走过了新世纪初国际陶瓷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高峰期后,如今也迎来了另一个转折点。”李炳炎说,外部市场不稳定和内部人工成本高涨,是当前潮州陶瓷产业发展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各陶瓷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日用陶瓷发展遇到天花板、工艺陶瓷发展进入低潮期、卫浴陶瓷仍处低价竞争阶段。
自身发展受困的同时,国内其他陶瓷产区“追兵”也在日渐逼近。放眼全国,拥有瓷都美誉的城市不止潮州一个,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湖南醴陵、河北唐山等均是全国有名的陶瓷产区。如今这些产区中,提出打造千亿陶瓷产业目标的亦不在少数。
笔者梳理公开报道,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等地均提出了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其中,福建德化今年3月启动“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推动陶瓷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千亿产业集群;2022年,湖南醴陵提出用3—5年左右时间,打造国家级千亿先进陶瓷产业集群。
“这些年,国内其他陶瓷产业也在加速调整优化,产区之间竞争愈发激烈。其中,湖南醴陵、福建德化陶瓷产业发展较快,与潮州产业方向也比较相似,已经成为潮州陶瓷产业的强劲竞争对手。”林道藩说,相比之下,潮州陶瓷产业目前仍具有产业总体规模领先、产品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等优势。
“疫情三年来潮州陶瓷行业处于静默期,大家也得以静下来认真思考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变化,包括时代变迁、技术进步、消费者喜好变化和产区之间的竞争等。同时也思考高峰期过后,产业发展是否还能继续往上攀。”林道藩坦言,“今年开始大家都已经陆续恢复过来,潮州陶瓷产业当前正处在后疫情时代的突破期。未来潮州陶瓷产业再冲一个高峰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如何突围。”
路径
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双发力”
《潮州市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陶瓷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元级,规上陶瓷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2021年,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561.6亿元。按此规划,潮州陶瓷产业需要在近三年时间里实现总产值翻一番。
后疫情时代,整装重行的潮州陶瓷产业能否再现新世纪初的高速发展态势,迎来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
林道藩认为,产业再冲高峰的突破口在于一方面继续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和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做大单体企业规模,重点突破,培育发展“航空母舰”型世界一流企业,并以此为标杆带动行业高速发展,抗衡国际竞争,掌控行业话语权。
此外在他看来,加快推进原材料标准化,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制备中心,也是潮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源头工程。
“瓷泥质量缺乏标准,成为潮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非标准原料不仅影响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还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适应不了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林道藩称,推动陶瓷原料标准化生产,既可以充分利用矿山资源,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实现原料加工的供给制、专业化、系列化和服务化,解决行业当前陶瓷原料加工的小、散、乱等不适应现代化陶瓷生产的落后局面。
“经历这几年发展的不稳定期后,潮州陶瓷行业已经逐渐意识到,基础技术研究和打造自有品牌极为重要。前者能赋予产业更高的附加值,摆脱低价竞争,后者则帮助企业开拓更大市场。”李炳炎说,但这两项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企业、行业以及政府层面有更大决心加以推进。
“例如在技术研发方面,潮州智能卫浴行业亟待建立填补智能盖板研究领域的空白。企业以及整个产业只有建成自己的盖板研发生产基地,建成全产业链,才能打出品牌、抢占市场,也才能获得更多附加值,进而投入更多资金到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水平,形成良性发展。”李炳炎说。
【后记】
从千年瓷都迈向千亿瓷业,潮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传统陶瓷业,近年来潮州陶瓷新材料行业发展迅猛,且技术研发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陶瓷新材料也是国内多数陶瓷产区推动产业向高技术、高端化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潮州立足先进陶瓷产业基础,提出打造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包括研发先进陶瓷材料、新型金属质感材料、环保包装材料等。
从传统陶瓷到先进陶瓷,潮州陶瓷新材料行业正经历怎样的发展阶段?制造至“潮”调研组将继续开展前沿新材料产业深调研,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千年瓷都剑指千亿瓷业,千年窑火何以生生不息?丨制造至“潮”②
【来源】南方日报
【采写】黄敏璇
【海报】区洁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