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大湾区高校代表委员说了什么?|湾区大学问

南方+ 记者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今年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一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委员们聚焦“国之大者”和民生关切献计献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不少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构建粤港澳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更大力度支持基础研究、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代表委员们立足岗位,深入思考,为办好高等教育发声。

早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其高等教育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合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粤港澳三地高校正开展更深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

“不久前,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调研时发现,学校持续推动前沿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涵盖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领域,这与当前航天科研人才需求不谋而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建议,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校及各类科研机构,在南沙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从全球范围内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航天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片来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监事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容永恩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要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加快构建琴澳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

容永恩建议,应及早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完善老中青相结合,高端人才、中层人才、应用人才合理分布的人才结构,制定中长期人才规划,明确人才需求,逐步形成琴澳一体化的多元人才培养机制。“例如澳门高等院校可通过区域合作,开发关于四大新兴产业以及相匹配的会计审计服务等课程,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共同合作、培养人才,可以增强业界专业能力和竞争力,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锦辉在调研中了解到,香港多所大学都在进行关于环保工程的科学研究。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就在香港多地进行珊瑚保育的工程,香港大学也在西贡开展了类似的研究,科研水平都达到了国际水准。

黄锦辉建议,可以利用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在深圳大鹏湾及香港印洲塘地区设立国家公园。“一方面可以推进两地环保、保育工程方面的科研进展,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这里观光游览,包括从海外来到香港的游客。”

“香港拥有多间世界级的优质大学,可以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说,大学在推动创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香港有五间大学的国际排名在百名之内。

叶玉如举例说,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大学合作办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针对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以及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布局了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兴前沿学科,同时与香港校园发挥互补优势,协同发展。“这也是我们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和谋划,希望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香港优质教育资源。”叶玉如说。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不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一线,十分关注基础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的“主力军”作用愈发明显,但是也存在国家对高校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不足、对于科学家的支持以竞争性项目为主、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等相关问题。

高松建议,应该尽快完善基础研究支持机制,提高稳定资助力度,如通过现有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如建立杰出科学家长期支持计划等。同时,增加“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101计划”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生均拨款,大力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走实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中山大学。图片来源:中山大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幸福和幸运。这是因为我国对教育科技特别重视,曾经8年的留学经验使我对这一点的感受特别深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代表通道”上动情地说。他讲述了自己带领清华大学团队从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经历,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建校12年的快速发展历程,感叹中国科学家不再“难为无米之炊”。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薛其坤聚焦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议在深圳布局大科学装置,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大科学装置是面向全世界的科学研究平台。”他说,非常希望与香港科学家一同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展开深港深度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李丽娟调研了解到,当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存在学科布点不足、发展不均衡、层次结构不合理、硕博培养待加强、人才评价导向不利、基础教育底子薄等问题。

李丽娟建议,要以更大力度支持基础学科建设发展,以专项计划形式支持高校基础学科及相关学科一次性申报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逐年提升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指标。同时,试点支持广东等省份开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当前,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复合型人才。“智慧农业人才不仅要掌握农业知识,还要掌握信息学、光学等知识;芯片产业人才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知识,还要掌握材料学、计算机学等知识;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生物学等知识。”谢青梅说,复合型人才不仅掌握多学科知识,还能将其运用转化,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将前沿科技运用到产业发展中。

如何培养更多这类人才?谢青梅建议,高校要探索布局交叉学科群,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在人才培养中就做好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同时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高素质产业人才不在实验室里产生,是在实践一线产生的。我们培养农业人才就要求学生到田间地头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谢青梅说。

华南农业大学。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95后”全国人大代表、省机械技师学院技能竞赛与师资培训科教师杨登辉则聚焦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他说,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单一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将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如今“进厂”也需掌握一定专业技能。

“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最能满足当下企业发展需求。”杨登辉说,复合型人才是指拥有多个技能工种储备的高技能人才,更能适应当前技术快速更迭的产业环境;创新型人才既懂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技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降本增效。


|开栏的话

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怎样的大学?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湾区大学问”栏目,走近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探究改革逻辑,挖掘精彩故事。

|往期阅读

粤港澳高校密集互动,是什么新节奏?| 湾区大学问>>

粤港澳高校为何都在向海求索?| 湾区大学问>>

9所大学入选这份高水平医科名单,有什么深意?| 湾区大学问>>

一流大学纷纷“退群”,排行榜怎么办?| 湾区大学问>>

 “国字号”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要培养什么人才?|湾区大学问>>

“神仙打架”:暨大第一,凭什么?| 湾区大学问>>

广东新春第一会后,大学当何为?| 湾区大学问>>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向大学释放什么红利?| 湾区大学问>>

新年一开年,广东高校党委书记集体述职讲了什么?| 湾区大学问>>

谁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斯坦福”?|湾区大学问>>

中大一个月内成立两大学部,学部制改革改什么?|湾区大学问>>

【记者】马立敏

编辑 吕虹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