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湾区大学问#
经略海洋,粤港澳高校纷纷向海求索。
一个月前,“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作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首秀”在壮美的北国海疆上划出一道道靓丽的弧线,成功验证了低温航行、破冰等各项能力,为我国海洋科考再添利器。
近年来,粤港澳高校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大动作不断:中山大学打造两艘以学校命名的科考船、广东海洋大学建设“大海洋学科群”、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加速、香港7所大学携手打造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
粤港澳高校抢滩布局海洋学科,背后是何考量?逐梦深蓝,它们有何底气与实力?
一
濒临南海,粤港澳高校与辽阔海洋结缘已久。
1928年,中大成立不久便开启海洋科考,地质矿产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朱庭祜等一行16人乘“海瑞”号军舰前往西沙进行实地调查。
在广阔无垠的海域中,一条小舢舨载着科考队员在各个岛屿之间漂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科学家对西沙群岛进行科学考察,中大人与西沙结缘也开始于此。
当时,西沙岛矿产曾被划拨中山大学管理,西沙群岛被列为中山大学海洋实习基地。这是中国今天对西沙群岛行使有效控制的史证之一。
进入21世纪,中大加快布局海洋学科——
2002年设置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8年组建海洋学院;
2015年以来用“大学科”思路推进海洋学科群建设,建设了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等多个整建制涉海学院,通过集群效应带来了海洋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中大珠海校区滨海红楼,海洋学科群坐落于此。
“作为地处南海之滨的高水平大学,中大担负起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人才培养的责任,争当国家经略海洋的先锋队,建设国际高水平的海洋学科群,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需求。”谈及发展海洋学科,中大党委书记陈春声曾说。
在粤西海滨城市湛江,广东海洋大学建校已有80多年。这是广东省内目前唯一建成的以“海洋”命名的大学,被誉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
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办学以来,一大批人才从广东海洋大学走出。据统计,学校已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0多万名,在水产养殖、海洋气象、水产品深加工、耐盐碱作物、智慧海防等方面成果丰硕。
向海图强,更多高校加速向海求索的步伐——
2011年,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专业开始招生,以“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物理海洋—海洋化学”为核心培养体系;
2015年,南方科技大学成立海洋系,建系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科学和工程研究基地,为国家培养海洋科学与工程技术高端人才;
2022海博会南方科技大学展厅。
2017年,汕头大学挂靠理学院成立海洋科学研究院,负责海洋与生命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2022年,深圳海洋大学正式获批建设,预计在2025年完成一期校园建设,并开始独立招生。
放眼大湾区,港澳高校同样向海求索——
成立30多年的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聚焦沿海海洋系统研究,并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于2018年成立,研究领域涵盖物理海洋学、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
澳门大学于去年成立海洋科学及技术系,聚焦海洋带环境健康、防灾减灾及智慧海洋技术研究,并牵头成立中国与葡语国家海洋联盟,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海洋科教合作。
竞相布局海洋学科,大湾区高校正在加速奔赴深蓝。
二
著名海洋史学者林肯·佩恩在《海洋与文明》中说,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于海洋。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意味着无穷的潜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和“蓝色粮仓”。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之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广东毗邻南海,拥有我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海域辽阔、岸线漫长、滩涂广布、港湾优越、海岛众多,这些是广东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基础。
广东坚持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所属海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最频繁的海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9941亿元,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执行冰区试航任务。
202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向海图兴、向海图强,做大做强临港重化、海工装备、海洋渔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环顾全球,强势的海洋经济是一流湾区的“标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海洋经济着墨颇多,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加强粤港澳合作,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共同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进军海洋的航程上,离不开强大的海洋科学支撑。关于加快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的重磅政策、举措接连出台,既为广东经略海洋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发展海洋学科提供了无限机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高校发展海洋学科,是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断言,海洋科学是战略科学,对于人类未来发展、国家安全、资源、环境、气候等都非常重要。
“珠海云”科考船。
在陈大可看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这也是高校陆续投入海洋学科建设的重要原因。“广东作为海洋大省,拥有发展海洋学科、开展海洋研究的区位、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海洋人才,是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
在全国范围内,广西、福建、山东等省份也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筹建“海洋大学”。海洋学科该如何建设?
“海洋科学综合性非常强,多学科互相支撑、交叉发展,才能解决大问题、找到新发现。”陈大可认为,深入了解海洋、研究海洋,需要理科、工科、文科等多学科共同发力,所以综合性大学往往具有独特优势。
借助综合性大学优势,中大优化、整合并建设了由多个涉海学科和学院组成的海洋学科群。在中大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东晓看来,学科群的集群效应,大大提升了海洋学科整体实力。
走交叉融合之路是海洋学科发展的题中之义。
尚在筹建的深圳海洋大学提出,在学科设置上坚持“对标前沿、交叉融合、凝练特色、错位发展”,突破传统学科设置,重点发展海洋交叉特色学科,构建“强交叉、大综合”的新型特色学科体系。学科专业设置坚持“小而精”,不追求“大而全”。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更是国家经略南海的重要支撑平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合作共建也成为不少高校的选择——
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香港7所大学的优秀科研人员,立足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对环境和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海洋污染问题。实验室还在深圳成立海洋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作为卫星机构,打造国际级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平台。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福田城大红树林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开展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鱼类学、底栖与浮游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野外实践活动。
澳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成立海洋环境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利用各自领域的研究优势,促进在海洋环境与工程中的近海环境生态、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科研的协同发展,强化科研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交流合作。”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说。
澳门科技大学持续致力于推动海洋科学的研究,联合中大开展澳门陆海统筹空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并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澳门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四
研究海洋,首先要到海洋里去,大装备、大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大湾区高校先后建成多个重大涉海平台,有力支撑海洋研究、人才培养。
以中大为例,学校先后打造了“中山大学”号、“中山大学极地”号、“珠海云”三艘综合智能科考船。
其中,“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珠海云”则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
2021年6月19日,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在东海舟山试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在“中山大学”号入泊母港欢迎仪式上说:“这艘世界一流的科考船,既是面向全球海域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也是我们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海上移动育人基地’,还是下一步开展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的开放平台。”
王东晓认为,这些科考船能够为更多热爱海洋、拥有海洋强国梦想的学子提供海上科考实训平台,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牵引,登大船、向远方,将学问做在辽阔深海大洋上。
科考重器相继“入列”,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海洋。
“海洋面积远比陆地面积大,但我们对深海的了解还不如月球表面,这主要是因为探测手段相对局限。”在陈大可看来,海洋探索的每一次重大科学突破,都是依赖技术手段的突破,这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要深入了解海洋、研究海洋,同样需要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协同发展。
学科要发展,要以人才为支撑。
2018年年底,由中大牵头建设与管理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正式揭牌,正向着建成海洋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际前沿研究中心目标迈进,目前已会聚各类人才1300多人,积极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同年获批建设的还有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简称“湛江湾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依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三个领域,已集聚起一支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科建设首先要培养一批能够突破科学前沿、为国家服务的高水平人才。”陈大可认为,广东海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但仍以滨海旅游、渔业、航运等传统产业为主,需要大量高水平人才支撑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
“对于高校而言,要在人才培养上持续下功夫,加强基础教育,给学生打好底子,培养有科学基础、有动手能力、了解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陈大可说。
造大船、建平台、兴学科、育人才……粤港澳高校向海图强,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记者】汪祥波 刘汉能 卞德龙
【海报】刘子葵
开栏的话
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怎样的大学?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湾区大学问”栏目,走近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探究改革逻辑,挖掘精彩故事。
往期阅读
“国字号”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要培养什么人才?|湾区大学问>>
中大一个月内成立两大学部,学部制改革改什么?|湾区大学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