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开新局|最强大脑已上线!数据赋能翠亨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南方+ 记者

1

【编者按】

作为深中通道登陆中山的桥头堡、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的规划建设备受关注。

城市发展,基建先行。11月9日,翠亨新区召开 “转作风”大讨论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中山市委近期有关工作要求,会议要求全区党员干部要聚焦主责主业,以作风根本转变推进工作深入落实,扎实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今年以来,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在道路交通、地下管廊、城市运营管理等城市基建领域持续发力,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速换挡。为全面反映新区建设新面貌、新进展,南方+中山频道推出“新区开新局”栏目,敬请关注。


在翠亨新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通过指挥大屏就可以监测到新区建设的每一处细微变化。约26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可通过实时视频、3D模拟视频、图表数据等形式,展示城市综合环境态势、经济运行、招商引资、城市运行、工程管理等实时数据和动态。

翠亨新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屏。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翠亨新区智慧城市管理的最新探索成果。早在2013年,翠亨新区就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依托试点工作,翠亨新区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紧跟城市智能管理前沿科技,大胆探索实践,打破区域和部门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整合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从建设、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开发了16个应用系统,实现对城市运行态势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下一步,翠亨新区将以“一网一云一数一平台N应用”为主框架,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打造智能城市虚拟空间。

“这个系统就是翠亨新区的‘最强大脑’。” 西湾智慧(广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经理罗文奇表示,翠亨新区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已开展实施至第二期,项目一期主要以数据整合和建设数据机房、基础网络等设施。项目二期在新区起步区铺设了185个监控设备,用于动态数据收集。同时,建成数据集成使能平台,对数据、消息、应用进行集成组合,该平台承担“中枢系统”的角色,确保信息分派、流转和业务流程畅通。

以路灯管理为例,新区内所有路灯都将接入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路灯开光、能耗、损坏等情况都可被实时监测。当路灯出现损坏,系统将及时发现并通知市政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维修。

翠亨新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此外,为配合新区的建设发展要求,项目还从建设、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开发了智慧管廊管理、工程车辆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16个应用系统。比如,针对翠亨新区当下建设项目多、监管难以兼顾的问题,指挥中心开发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新区财投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的“全寿命周期”监管。同时,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与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对接,将项目立项、审批、招标、投标、设计、施工、建立以及竣工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录像等文件进行备案归档管理,作为新区的无形资产,提供给其他项目进行参考,最大化地挖掘项目档案价值。指挥中心还建立了多个应用系统为集合的“我的翠亨”小程序,管理人员在手机上也可以上传和使用指挥中心的相关数据,实现实时监测与数据使用。

罗文奇表示,基于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新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平台及应用能力,以“一网一云一数一平台N应用”为主框架,逐步建设新区城域网、物联网,构建数字孪生体,作为新区数字经济底座,监测城市运营,实现城市实时感知、实时评价,推动新区物联网向智联网逐步演进,助力新区智慧城市运行数字化,问题发现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今后,新区可依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规划智慧交通、政务、市政管养、综治与应急管理、产业、投建营一体化等应用,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也有望成为现实。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  见习记者 苏芷妍

【摄影】叶志文

【通讯员】狄小勇

相关阅读:

新区开新局|翠亨新区发力提升软硬环境,让更多“候鸟”变“留鸟”

新区开新局|地上地下、陆上水上,翠亨新区城市建设火力全开

新区开新局|“三纵三横”+“一环”,翠亨新区“外联内畅”交通加速成网

编辑 李姗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