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金历史悠久,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美,也融合世界最先进的首饰工艺。在越秀的大德路上,挂着“第一福”招牌的金铺传出“叮叮当当”打金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第一家金店,这里出品的金银首饰陪广州街坊走过了大半个世纪。
“三雕一彩一绣”是岭南文化瑰宝,其中工艺传承的佼佼者当属第一福。“广东人嫁女要打金,首先想到的就是来第一福。”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陈女士提起第一福时深有感情。第一福品牌是大新公司旗舰品牌之一,深耕工艺美术领域近七十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叮叮当当”打金声音、牙雕手艺人的赞美、绣娘落针时的低语,共同谱出一首老字号工艺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协奏曲。
第一福门店
属于广州的鬼斧神工
第一福品牌的DNA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广州大新象牙厂。1950年11月,在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广州市象牙输出联营社”,1958年转国营工厂后更名为“大新象牙厂”。
手艺人说起广州牙雕,总会引起为豪:我们广州牙雕艺人可以做全国各地的牙雕技艺,可我们广州牙雕的技艺,其他地方就未必能做到,比如——象牙球。
猛犸象牙球
象牙球又称“鬼工球”,意为鬼斧神工之作,其独特之处在于用一块完整的牙料巧妙镂空成一层套一层,多至几十层,用手轻轻触动,可以自由向各个方向旋转。通透玲珑,层层转动的通花活球是大新厂最富特色的作品之一,扬名海内外。
镂空通雕的神奇技艺背后是广州匠人对传统工艺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广州牙雕这门优秀的传统工艺,2007年,大新象牙工艺厂的首层设立了厂史展览室,展出大新厂建厂5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
蟠桃会
文创产品会“说话”
时间来到2016年。2016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象牙制品,这也意味着大新厂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虽然大新厂停下了非洲象牙产品的生产,但半个世纪来对匠心的追求并未停止。2020年大新厂改制成为广州市大新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新公司”),以全新的面貌出发,通过文化创意为老字号护航与赋能。
大新公司隶属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是广州轻工集团“时尚文体”板块重点企业。“如果按照传统工艺美术的路子走,我们只会越走越窄。”大新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华表示,大新公司既懂工艺也懂创意,可以让传统工艺美术“年轻起来,时尚起来”。2018年开始,大新公司就开始探索文创路径,促进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将岭南文化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开发中。
一枚小小的徽章融入粤剧院行当生旦角色形象后,生动有趣,惹人喜爱,这是中华老字号品牌“第一福”电商平台的文创产品之一,也是大新公司发力文化创意领域的缩影。
让王志华记忆最深刻的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的文创合作。石狮、大门、灰塑、陶塑,一方微缩的积木高度还原陈家祠建筑。大新公司设计团队将陈家祠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从细节上突出陈家祠的岭南建筑特色,让文创产品能“说话”,实现让人们把文化带回家。
陈家祠文创产品
基于对陈家祠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进而依托陈家祠较强的客流量,第一福和陈家祠合力推出的文创产品的销量赢得“开门红”。“做文创不能只靠情怀,还有要考虑到产品开发和销路问题,同时,光有好的设计也是不行的,还要有文化元素、文化底蕴。”与陈家祠的合作模式也成为了大新公司与其他广东景点合作的范例。自2018年起,第一福先后与陈家祠、粤剧院、白云山、白云机场等广州头部IP文旅点成为合作伙伴,并根据其文化特点设计不同的文创产品,通过新的文化呈现方式,让广府文化走出广州,被更多人认识、喜欢。
福运连绵手账本礼盒
不过王志华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现阶段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要想达到目标,文创产品需要持续更新并不断改进。“文创的另一个出路是为传统企业赋能,这也是我认为的文创3.0阶段。”王志华认为做好文创首先要聚焦产品的开发,产品是核心,作为载体的产品让人感受到地方的特色,产品要持续升级,而不是将模型简单嵌入产品。
而拥有众多老字号品牌的广州轻工集团为大新公司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可以利用好相关的文化元素,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进而改变传统传播的路径,赋能传统品牌新形象的转变。”王志华表示,在广州轻工集团的品牌大树下,大新公司有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在传承中创新
广州的老字号,不仅代表了几代广州人的记忆,也是广州的城市名片。当90后群体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和引领者,乐于尝鲜、追求个性是他们的特征。如何将老字号与时尚相结合,赢得年轻的消费者市场,成为老字号品牌们都需要思考的话题。大新公司也在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老字号以‘老’字当头,在某种程度上传达着老气、缺少活力,需要保护。”王志华认为老字号焕发新活力的关键点在于传承中创新,即在充分运用好历史记忆元素的基础上,以现代化方式进行表达和展示,正如大新公司旗下的第一福品牌通过文创产品赋能岭南文化的传承。
此外,老字号焕发新活力,进入年轻人的圈层,还需要做好跨界传播。王志华认为要积极开放地和媒体、互联网、政府等合作对话,合力将国有资源利用起来且利用好,让资源流动起来变得更有价值。在广州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第一福”广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给予年轻人平台发挥创意设计才能去传播广府文化,激活广东老字号。这在无形中让老字号品牌吸收了年轻化的元素。
同时,大新公司正在通过场景化落地探索品牌年轻化路径。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第一家金店,“第一福”大德路门店将进行门店升级,同时将加大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者不仅可以选购和定制饰品,还可以体验手工打金非遗技艺,区别于传统门店售卖形式,这种形式让年轻人更有参与感。“未来店面将升级改造,增添时尚、科技元素,也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王志华说。案头前,非遗技艺大师仍然怀抱匠心对待每一件饰品,操作室后,街坊们近距离欣赏和体验打金工艺,如今,在大德路的第一福门店传出的“叮叮当当”打金声更热闹了。
第一福金饰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关键在什么?
——广州市大新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华
一是传承,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元素,是现代人喜欢的载体;
二是跨界,以开放的态度寻求跨界合作,术业有专攻,将老字号核心资源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
三是创新,围绕产品、渠道与品牌进行创新,老字号的步伐要走得快,更要走得稳,稳中有升。
系列报道链接
老字号新活力|广东菠萝庙走出的“小”双鱼,国际体育赛事上却有“大”作为
老字号新活力〡不用再等“秋风起”,工业4.0一年四季制出靓腊味
【采写】彭颖 罗俊敏(实习生)
【策划】陈韩晖 程鹏 赵兵辉
【统筹】赵兵辉 马华 李劼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