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研读转型“尖子生”,解数字化之惑|品质笔记⑰

佛山经济学人
+ 订阅

文 | 陈迪

今年,我参加了由佛山市工商联与南方日报共同发起的“育新机 开新局: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珠三角调研,与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及十数位佛山企业家走读了4家企业,就工业互联网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所在的企业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肯富来”)也在推进两化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疑惑。我本人对数字化转型也有一些想法,尤其是在年初的时候。所以此次参加珠三角调研,我是带着想法和问题而来的,其间的几家企业也的确解答了我的部分疑惑。

在这趟行程中,工业富联(富士康打造的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转型的新平台)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企业。我对富士康一直以来的印象就是代工厂,但去了现场之后发现,它早已不是印象中的富士康了。走访过程中,有两个点我印象很深,一是即便富士康仍在代工,但它的生产、加工、制造方面的能力很强,它前期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去夯实自身的制造实力,现在它的制造加工能力在国内、在行业内已经是标杆了。

同时,为了稳定生产质量,富士康不断地在生产链延伸,比如制造刀具。我们也是做机械加工的,知道从一个用户转变为生产工具,变化很大,但是富士康做到了。当然这个也是源于需求,因为供应商达不到它的要求,所以它自己来干。从自己应用延伸到生产工具,延伸到打造自己的管理体系,包括软件、信息化等等。现在它已经是工具的提供者,在国内制造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富士康已经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这让我感触比较深。

还有一点,我们当天在工业富联用餐的时候,工业富联也展示了它在农业方面的思考。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自动化温室农场,这是很跨界的行为,虽然温室农场的很多技术都是工业富联手上现成的。不得不说,这个企业很超前,比我来之前想象的要厉害得多,颠覆了很多旧想法,冲击很大。

调研组走访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李嘉欣 摄

调研组走访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李嘉欣 摄

腾讯跟富士康是完全不同两个方向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的方向走到工业互联网这个交点上来。腾讯从QQ开始,从单纯的信息沟通工具到社交,然后到娱乐媒体,每一个领域都很成功,每一次转折都踩得很准。在数字化方面,腾讯有很扎实的功底,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但腾讯跟工业富联不一样的地方在,腾讯没有制造业的基础,所以它需要具体的落地实践,而工业富联就是在富士康大量的实践的基础上做研究的。

工业富联和美云智数有制造业的优势,腾讯有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优势,我认为未来的挑战是在于如何面对广大的、相对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做信息化,让这些用户用得上、用得好,做好这一点不容易。作为制造业的一员,我也期待像工业富联和腾讯这样的企业,能给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改变。

肯富来很早就开始在内部计划做数字化转型,上了ERP等一系列软件,到现在差不多该上的系统都上了。但近几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加大了信息化投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我们换了新的EPR系统,引进了一些新系统,包括上了客户管理系统。

我们发现跟客户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很多事情解决不了,所以开始思考如何整合信息资源。去年,佛山三水区引进IBM落地做产业信息化,当时三水区和IBM签订了几个实验性项目,肯富来参与其中一个。我们跟IBM合作做了一个项目,可以让客户知道他们的合同执行情况。这个项目看上去很简单,但实现过程不容易。目前来看,这个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做了不到三个月,迭代了七八代。

跟IBM接触下来,我感觉他们的在数字化方面的经验、能力、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等方面远远超出想象。在跟IBM团队洽谈及合作的过程中,从需求分析到具体实施到项目验收,其间我们提出的专业或非专业领域的疑问,他们都给出了比较好的解答。我觉得项目合作成败不单在于服务商,还在于企业在落地方面的决心,还包括前期需求分析有没有做得很清楚,过程沟通是否存在问题等等。

但是跟IBM合作的成本很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肯定会考虑成本因素。虽然有政府的推动、有补贴,但是企业付出的成本还是很高。所以在走访珠三角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如果我们与腾讯合作做工业互联网,与IBM比较成本如何?另外还有部署周期,我们传统装备制造业,有海量数据和大量系统,我们要完成部署要多长周期?腾讯与工业富联、IBM等区别在哪里?他们能给客户带来什么具体价值?

调研组走访腾讯。李嘉欣 摄

调研组走访腾讯。李嘉欣 摄

我们同行的企业中,也有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探索比较深的,比如维尚家具。企业家分享的成功经验,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思路和想法等,也是这次珠三角调研的重要收获。但是经验不一定具有可复制性,这一点企业需要认清。无论如何,数字化转型是个大趋势,企业不可能不做,也不能慢下来,只能往前走。

我也相信,推动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企业管理层一定要参与其中。不是说找一个好的服务商就可以了,这件事无法假手于人,一定要自己去做,一定要自己深入去了解。因为只有管理者才知道企业真正需要什么,哪些方面是迫切需要去改善的,包括希望做出来的效果是什么等等。

数字化转型涉及很多工具,只有用的人才知道好不好用。“一把手”就是用户,他如果不关注工具的问题,很容易出乱子。比如我们跟IBM合作,需求分析最重要,如果需求不清楚,服务商盲干,做出来的不是需要的东西,这当中的偏差往往就是合作双方不欢而散的原因。

在与IBM合作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都参与了他们的日常会议,并且每周跟进项目汇报,他们的流程很规范,我们有很多参与机会,可以讨论和提出修改意见。其间,有些工具一开始使用不适应,在综合各方建议后,继续做修改版、调整版,逐步修正,持续改进,直到工具能符合使用。

综合企业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包括内部员工的不适应;一般员工的看法存在局限性,对新科技引入会产生一些抗拒;并且新东西进来后,有可能改变原来的工作流程。所以内部的推动需要适应时间,新软件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

还有一个阻力是上文提及的经济压力,不仅购买工具需要代价,而且员工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学习适应新工具,还有试错成本,这些损耗也是间接的经济压力。来自政府的扶持一定程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近几年,省市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两化融合,都提供了扶持基金,这降低了企业经济压力。我们也希望通过逐步的改善,让企业员工和股东慢慢体会到新的管理工具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让大家认可数字化转型工作。

另外,资源的整合也很重要,目前佛山进驻了不少服务商,比如工业富联、腾讯、IBM。佛山各个区都有针对性地引进了大型服务商,我建议可以在全市层面做一些统筹,让佛山市内的企业可以多一些选择。同时,多培育一些轻巧型的服务商,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的需求。

总而言之,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不容错失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初期阶段的回报周期很长,而且数字化转型是持续投入,大家觉得没有设备投入的回报那么快,有心理落差,但是从长期来看,我认为通过数字化实现管理优化而节省的成本,以及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是远远超过引进几台设备的。因此,不管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认真对待、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

(作者系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

刘必胜:以用户为中心,做服装界的“公牛”

张柏成:凭“同心圆”多元化练就“精深”功夫

李忠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勇攀“品质高峰”

梁锡强:传统制造业应走创新路线、做高端产品

萧礼标:追求制造业胜利,打造科学管理体系

许腾徽:瞄准细分市场需求打赢品质攻坚战

陆海峰:珠三角企业家要勇于对标国际标准

卢宇聪:把握数字化趋势,坚定创新发展道路

周建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有时需要“走远路”

晏小强:为“佛山制造”开新局,企业要更奋斗更创新

邹淑峰:以人才为根本,向创新要动力

陈洪波:榜样的力量,制造业的希望

李勤:向标杆企业取经,用科技创新引领品质提升

李连柱:深化工业互联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

冯斌:着眼长远,以“互联网+”打造核心优势

陈友:勇敢尝试,“借脑”年轻人的创新思维

点击进入专题>>>

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年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调研系列报道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