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勇攀“品质高峰”|品质笔记③

佛山经济学人
+ 订阅

文 | 李忠良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很荣幸能跟随品质革命调研团来到长三角,深入多家优秀的民营企业,对标调研学习其市场突围经验,感觉收获颇丰。

调研团中,我的身份较为特殊:老家在浙江杭州,事业扎根在广东,目前担任广东省浙江商会执行会长。虽然平时也会接触到不少长三角地区的优秀企业与企业家,但这次在佛山市工商联与南方日报的精心组织下,在周其仁老师带领下,每到一地都能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真诚接待,使得调研组的考察学习交流很充分。而且,每天考察完回到酒店,周老师都不辞劳苦为我们复盘到深夜,这种学者的态度与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此次品质革命长三角调研,我们先后走进无锡、苏州、宁波,深入十余家民营企业交流学习。通过此次调研,让我对企业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以遵纪守法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自律自强以奋斗者自勉,并始终保持创新精神;同时高度重视人才,高度专注,追求极致。身处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未来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勇攀“品质高峰”。

众所周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生存与市场竞争的保障。此行调研的众多企业都将创新列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不断实践探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无锡双良集团便是典型案例。这家企业以生产溴冷机起家,经过30年的创新开拓,已是国内节能环保领域的领先企业。

座谈期间,双良集团的高管介绍称,双良创始人缪双大总是强调“所有民营企业都是骑在虎背上,而不是马背上,只有奋勇向前一条路”。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彰显了企业管理者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据介绍,双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研发生产节能环保设备,到“二次创业”进入新材料产业等领域,再到“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每次战略创新都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最终造就了这家百亿级企业。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民创新大变革的时代,现在的企业,不创新就难以生存。

对于这一点,亨通集团创始人崔根良先生曾这样说道,企业的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创新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的创新要避免一个误区,不要说到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远远不止,企业的创新是整个行动的创新,不光是技术创新,还有运营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等。创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永无止境。

事实上,亨通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上世纪90年代,亨通以生产电话线、光线电缆起家,之后一直紧跟行业变化,不断延伸企业产业链;同时加大技术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以民企之力成功研发出光棒,结束了国外半个世纪的垄断。

敢于挑战、大胆创新,并非是大型企业的“专利”。此行调研中,我们拜访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员工仅百来人。然而,在公司创始人励行根先生的带领下,这家中小型民营企业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它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攻破了发展核电站的关键技术,为中国的核电站安全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贡献。

座谈中,励行根先生提到,2011年自己曾一度把房产抵押出去换取科研资金。他的执着与投入,让在场嘉宾深受触动。

正如周其仁老师在复盘会中所说,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应该主动拥抱创新,敢于踏足“无人区”,不要自我设限,做到“百无禁忌地想,脚踏实地地做”。

如果说,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快速发展的战略,那么这一战略的落地,离不开人才团队的支撑。

一般而言,重视创新的企业通常都将人才摆在尤为重要的位置。此行调研的企业,在人才引进培育以及管理等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在此方面,双良集团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上世纪80年代,双良集团创始人缪双大回家乡办起了江阴县船用空调设备厂,也就是双良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前身。由于缪双大本身学历水平并不高,他便采用“借脑”的方式,从上海请来专家做“星期天工程师”。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生产出了第一台溴冷机组,填补了江苏省内空白。

在双良创办之初,缪双大还“三顾茅庐”跑到原上海第一冷冻机厂党委书记、厂长曹渊明家,拉家常、摆困难、论风险、绘蓝图。缪双大硬是用真诚感动了这位国企“一把手”、业内专家。1990年,曹渊明毅然辞职来到双良,担任一家乡镇企业的总工程师,在当时引起社会各界的轰动。

据介绍,双良集团拓展的多个产业板块,每个产业板块的牵头人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这足以体现双良集团管理者的识人、用人能力之高。这种能力是每位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习、掌握的。

调研组在双良集团参观调研。林东云 摄

调研组在双良集团参观调研。林东云 摄

除了引进与培育高端人才,企业如何在更广阔的层面用好人、管理好团队,也是一门学问。在企业创立初期与上升期,企业管理者可以用丰厚的待遇激励员工。然而,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除了保障员工的薪酬待遇,更要从企业文化、价值观上获得员工的认同。

正如周其仁老师总结的那样,“用抽象的语言编织一个不存在的事情”,这是一种语言的力量,不仅是在激励别人,也是在约束自己。这种创造性对于企业凝聚团队、壮大士气非常重要。

此外,许多企业在员工人文关怀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我留意到方太集团、公牛集团等不少企业的生产车间安装了冷气,还开辟了员工休息区、阅读区等,这些细节都是企业对员工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与关爱,一定程度上也能增添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总结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学会做好“人”的文章:要重视科技研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拥有宽容失败的心;要懂得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平台留人与环境留人;要懂得和专家技术人才做朋友。

近年来,周其仁老师带队、佛山市工商联牵头开展了多场以“品质革命”为主题的调研。为什么我们需要“品质革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是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在我看来,推进“品质革命”,需要企业家勇于担当。企业家要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千方百计做好产品,全心全意追求精品,以制度保障产品品质,打造百年品牌。

此次在长三角调研,每位企业家都表达出对产品品质的高度关注,并各自探索出了一条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路径。

方太集团成立之初便定位为高端厨电品牌,这无疑对产品品质提出了高要求。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介绍称,好产品有四个标准:技术和功能、工业设计、可靠的品质、精湛的制作工艺。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方太对质量实行严格把控。以消毒柜的生产线为例,该公司实行的是全检而非抽检,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调研组走访方太集团。林东云 摄

调研组走访方太集团。林东云 摄

公牛集团的经历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在公牛创立之时,市面上的插座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该公司创始人阮丽平提出要做“用不坏的安全插座”。正是由于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早在2001年,公牛插座的市场占有率就是全国第一。

我还了解到一个插曲:2019年,一场暴雨使得江西萍乡一批公牛产品泡水。公牛集团随即派出工作人员对萍乡市分销该产品的商户进行统计并将泡水产品全部更换,并把泡水产品进行统一销毁,产品价值20余万元。这一事件同样体现了公牛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以及维护品牌形象的决心。我想,这也是公牛产品能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重要原因。

周其仁老师在品质革命调研中曾这样说道:“老总重视什么,企业就重视什么。老总要把精力高度聚焦在做好产品上;产品好,资本市场都会上门找你。做好了产品,市场会跟着你走,否则你就只能跟着市场走。”

接下来,我将下更大力气优化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树立“质量第一、品质至上”的意识,推动企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广东天元汇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

刘必胜:以用户为中心,做服装界的“公牛”

张柏成:凭“同心圆”多元化练就“精深”功夫

梁锡强:传统制造业应走创新路线做高端产品

点击进入专题>>>

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年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调研系列报道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