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故里,小康画卷!南方日报16个版聚焦中山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

从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华民族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于城乡,火车轮船往返于原野江海……这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所日夜向往的。进入21世纪,在他的故乡,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五桂山下、伶仃洋畔,这个经济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幸福和美、改革奋进的发展画卷在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上徐徐展开。

2

改革潮涌,奋楫者先。

1978年,中山永宁村人冲破“不敢富”的思想禁锢,先行一步、敢闯敢试,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千万富翁乡”“亿元村”,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让广东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永载史册。

在“不走回头路”精神指引下,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山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农村“万元户”——黄新文、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游乐园——长江乐园、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

“三资”企业和内联企业逐年增加,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加速了乡镇企业发展,各镇区逐步形成有重点的连片加工出口区。

上世纪80年代初,夫妻店、兄弟厂、前店后厂等形式的灯饰厂,开始出现在古镇海州、曹步等几个自然村。从1983年开始,个体户和私营厂企作为古镇灯饰产业的主角开始登台,慢慢发展成为大中型民营企业集群,产业链纵横延伸到产品工艺、销售平台、配套服务及文化产业等领域。不到40年时间,这个小镇已从鱼桑之村蝶变为中国灯饰之都,古镇灯饰占全国灯饰照明行业份额超过七成。

冉冉升起的“灯火”,点燃了中山人对产业的激情与梦想。古镇灯饰、小榄五金、大涌红木、沙溪服饰……“一镇一品”成为中山镇区经济发展特色,也进一步推动更多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形成。截至2020年6月,中山全市市场主体超过44万家。

2019年,中山经济总量达到31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270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0478元,人均消费支出33959元,形成了规模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

目前,中山规划建设了面积达153平方公里的9大产业平台,一大批大型优质项目已签约进驻。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中山开启了打造集一流的产业、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工匠于一体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新航程。

1

共建共享,善治良方。

“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来’。”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倾听了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在中山务工的经历后深情地说道。

米雪梅告诉总书记,她赶上了好时代。在中山奋斗20多年,米雪梅已融入这座城市。因为中山率先实施积分制,她的孩子也通过积分制入读当地公办学校。

1997年春节后不久,22岁的米雪梅揣着借来的400元,从甘肃农村出发,独自坐上开往南方的绿皮火车。到广东后,向往制衣岗位的米雪梅未能顺利入职,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当保安。

为了理想,为了更好的生活,米雪梅边干边学,先后在4家企业工作,一步步走上中山一家企业的管理岗位,到如今成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

40年来,中山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地之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像米雪梅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到此寻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山一直把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主攻方向。2010年,中山开全国先河,实行流动人口积分制,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收获了幸福感和归属感。截至目前,约2.8万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中山,超11万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获得积分入学机会,近千人获得入住公租房资格。

从1988年起,中山每年都会举办慈善万人行活动,筹集善款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综合援助。市民在参与慈善万人行的组织、筹备、捐款、募捐、巡游等过程中,将博爱慈善精神领会并融入行动,从而自觉地共同构建起和谐互助、关怀互爱的社会风尚。截至2018年,慈善万人行举办31届,超2000万人次参与,筹集善款14亿元。

“中山是一座包容、友善的城市,向全国各地的人敞开怀抱。”20多年来,米雪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了与本地人越来越均等的公共服务——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一样都不落下。

1

兴医重教,民生为先。

“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走入红砖绿瓦的中山纪念中学,这句朴素的校训格外醒目。这所为纪念伟人孙中山而创办的名校,将教育的情怀放到了祖国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命运上。

突出义务教育和普高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中山教育的一大理念。根据计划,2017年至2020年,中山要新改扩建107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预计增加学位11.7万个;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5所,预计增加学位2.3万个。

全面健康托起全面小康。在关乎市民生活、群众高度关注的医疗领域,近年来健康中山建设进一步惠及全体市民。

中山南区一片8万余平方米的土地上,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门诊大楼通透明亮,装上淡绿色落地窗,给人清新健康的视觉感受;6间数字化手术室,不仅设有数字化导航系统,还能实现远程手术视频。

这是中山市政府斥资5.3亿元建成的一家新医院,依据国家“投资民生事业从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共同创办了这家公立非营利性骨科专科医院。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通过“复制”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重点专科架构,将最具品牌特色的骨专科资源“嫁接”到中山。

在镇区,横栏医院“名医工作室”自2019年3月挂牌后,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生罗刚每周都会过去,至少得两天。罗刚所坐诊的“名医工作室”,是中山医联体架构之下专家下沉基层的重要渠道。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中山在民生领域敢闯敢试,以解决困难家庭在医疗、教育、住房三大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实现居有所安、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1

五桂山青,岐江水长。

40年来,中山以全省1%的土地面积,连续多年创造出位居全省前列的经济总量,同时保持了好山好水好风光,也正因如此,中山成为全国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第一批获颁“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也揽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一系列荣誉。

1997年10月9日,时任联合国人居中心信息与对外关系部主任克里斯蒂娜·恩格菲尔德来到中山,代表联合国人居中心为中山颁发“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山成为当年度唯一获奖的亚洲国家城市,而联合国“人居奖”也成为伟人故里城市建设最集中的一个理念表达。

站在城市高处远眺,林地延绵,郁郁葱葱,占中山土地面积九分之一的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是中山的“绿肺”。

美丽的山林背后,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护举措作为支撑。近年来,中山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寻求平衡点,守住好山好水好风光。如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中山在全省率先实施“统筹型”生态补偿政策,成为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后全省首个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地级市。

在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中山荣获森林生态建设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中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坚决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大气、水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初秋的太阳照在伶仃洋岸,位于翠亨新区珠江口横门水道咸淡水交界处的无瓣海桑红树林,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位于广州南沙湿地和淇澳岛中间。未来,这里将与南沙湿地和淇澳岛共同构成国际候鸟的迁徙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创文新风,于斯为盛。

1995年,中山被广东省委定为创建文明城市先行点,到2005年10月26日成为全国首批9个文明城市之一。获得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中山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经历了15年探索创建,将创文牌打成惠民牌、民生牌,让人民群众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文明城市建设已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如今,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区位优势的竞争、资源禀赋的竞争,更是文明程度的竞争和投资环境的竞争。中山获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并在随后的时间实现“五连冠”,充分显示了伟人故里的市民素质、城市环境和综合实力。

近年来,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慈善万人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诚信制度化、志愿服务等品牌得到进一步擦亮。数据显示,中山历年累计537人登上“中山好人榜”,其中47人登上“广东好人榜”,超40人登上“中国好人榜”。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已连续五届获得这一殊荣的老牌文明城市,给创文工作增添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从城区到镇街,文明风貌正在向更细的城市肌理深入;从常态管理到长效机制,治理方式向更精细的方向转变;从固本到强基,通过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创文抓手更加实在、具体。

40年来,中山已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初步走上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发展轨道。迈向新发展阶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人民,用勤劳致富的双手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把通向和美幸福的小康路越走越宽。

1

小康中山|奋进之城,实干攻坚

1

小康中山|和美之城,幸福长卷

1

小康中山|宜居之城,大美家园

1

小康中山|文明之城,新风蔚然

南区:打好文化牌,力推文旅升级

1

小康中山|活力之城,创新涌动

1

火炬区:当好新时期高质量崛起“火车头”

1

翠亨新区:迈向“湾区建设主阵地”新征程

1

东区:树文明新风,铸首善之区

1

五桂山:湾区绿谷打开产业新想象

东升:幸福和美小镇续写发展新篇章

1

黄圃:历史文化名镇以新业态激活新动能

1

坦洲:实施五大工程 打造湾区新城

1

市生态环境局:“环保管家”打出稳企安商组合拳

1

市人社局:靶向纾困助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1

市卫健局:疫情防控“参谋部”守好健康“主阵地”

1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监制】胡智勇 何又华

【策划】龚晶 罗丽娟

【采写统筹】罗丽娟 吴帆

【编辑统筹】殷剑锋 高静宁

【版式统筹】黄红鹰

编辑 李姗恒 朱晓宇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