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优势晋级,城市“承托力”增强,当好“流量城市”的禅城底气

南方日报

禅城154平方公里的土地,有3条地铁在建和投用,8条规划经过禅城,地铁密度在地级市中心城区中领先。禅城区一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超过500场,平均每平方公里文化活动点接近6个。禅城拥有市场主体15.19万户,平均不到8个人就对应1户市场主体,每平方公里有近1000户市场主体,无论是人均还是地均拥有市场主体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禅城区银行、保险、证券期货、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的集聚程度、金融机构数量雄冠佛山五区之首,是广东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

近三年,禅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6名;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8名;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13名,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有知名研究机构曾发布全球流量经济枢纽城市排名,以货物流、人员流、资金流、数据和信息流等几项指标考察城市流量。对标这些指标,禅城区的表现呈现出一座新的流量城市的表征。

岭南天地已经成为了佛山的新地标,游客前来游玩的首选之地之一。戴嘉信 摄

流量城市,是城市活力的表征,也是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使命与担当。湾区时代,禅城区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以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为抓手,用改革“利器”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佛山争当领头羊、筑强广佛极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禅城贡献。

【撰文】阎锋 孙景锋 李晓莉 李晓玲

【摄影】戴嘉信

【策划/统筹】段思午


延展阅读:

人才集聚:禅城打造文商旅融合引流的“青春之城”

产业创新:禅城在“流量”叠加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城市提升:禅城打造“高流量之城”

编辑 田人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