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荔湾泮塘:旧城微改造还原西关文化核心

南方+ 记者

项目名称

荔湾区泮塘五约微改造项目

项目背景

根据广东省委关于“广州要建设成为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指示精神,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强调的“加强历史风貌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扶持发展岭南传统艺术”“西关是传统广州的代表,西关文化和核心在泮塘,一定要梳理老城区城市肌理,活化历史人文记忆,精心打造‘最广州’文化品牌”的工作指示,荔湾区拟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丰富西关泮塘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粤剧艺术博物馆。

改造前

基本概况

西关泮塘项目位于广州城西荔湾湖公园东北侧,北临中山八路,西侧为洋塘五约新街,南侧是龙津西路。规划用地范围约为24.18公顷,共涉及AL0117、AL0118管理单元,19个地块。项目总体规划定位为展示岭南和广府文化的岭南园林式城市客厅,形成西关泮塘“一池一庙一庵”、“五约五秀五馆”、“七星七园七亭”的空间格局:一池,荔湾湖;一庙,仁威庙;一庵,福胜庵。五约,泮塘五约;五秀,泮塘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五馆,海山仙馆史料馆、西关民俗馆、荔园文献馆、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荔湾博物馆。七园,桃花、藏舟、宛亭、绿阴、浅水、五香、芳华园。

示意图

改造方式

旧城微改造。打造“最广州”之体验——“吃、住、行、购、旅、娱 ”的全方位体验 。延续广州西关两千年从皇家苑囿到行商园林到市民公园的发展历史,再现西关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改造后

改造特点

●保留历史风貌建筑,打造泮塘古村村落。

据摸查,泮塘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十分丰富:建筑类型包括庙、祠、书舍、门楼、巷道门、民居等,建筑单体普通体量较小,以成排的建筑为主,是广州地处城区中心唯一代表岭南文化的自然村落。规划确定了不大拆大建的改造思路,创造性地提出“针灸疗法,即打通主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找准穴位”。打通主脉,就是连通古村龙脊,保护好贯穿泮塘三、四、五约的麻石街巷;疏通经络,就是抽疏建筑密度,恢复泮塘古村岭南建筑风格;调和气血,就是雕琢历史风貌建筑与人文景观,保护其原有建筑形式、色彩、比例;找准穴位,就是在旧城肌体中找出“穴位”,通过雕塑、街心花园、小广场等方式,重新激发泮塘古村的独特魅力。

●以水为魂,净化水面,打造岭南水乡。

古时泮塘一带原为一片汪洋,到唐朝时由于珠江泥沙冲积而形成陆地,由于地势低平,多为池塘、洼地,后人们在塘边筑基,基上栽种荔枝、龙眼,塘内种植莲藕、菱角等。由于一半是池塘,故人们约定俗成称之为“半塘”。至大唐盛世,泮塘已河纵横,荔枝夹道,处处是水乡、果园、渔场景象。明末,水系拓展,河涌网脉纵横交错,通往白鹅潭,荔湾渔唱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民国初期,泮塘水系游船如梭,荔枝湾涌码头前泊满花艇。

规划与现有荔湾湖、荔枝湾涌无缝连接,净化水面,将泮塘五约打造成有小桥流水、麻石街巷、古风民宿等岭南元素的水乡格局。

●划分功能,适度引导,调整泮塘古村商业业态

规划将结合房屋征收情况,提前规划泮塘古村业态分布,将泮塘古村划分为传统日常生活馆区、西关非遗体验区、西关传统外销工艺展示区、西关传统建筑匠艺展示区等四个功能区。

回顾

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广州恩宁路永庆街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珠海富华里:都市综合体“工改商”样板

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深圳华润城:广东最大城中村整体改造

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猎德村:广州旧村改造第一个吃螃蟹者

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广州民间金融街:再现“十里洋场”商业文化气场

聚焦广东旧改典型案例|广佛国际商贸城:重组土地权属关系

【指导】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出品】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产业智库  南方+房产频道

【整理】冯善书

编辑 邵玉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