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守艺人 | 龙的传人:七旬老人埋首扎龙头,毕生精力守护传统花灯艺术

南方+ 记者

▲戳上方视频,看“龙的传人”讲述守艺故事

端午佳节,各地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但这热闹与一个人无关,眼下,他已经开始为3个月后的中秋灯会做准备,到那时,188盏花灯,将绵延翠香街道数百米。

新村活动中心,临时搭起的工作台上,一张白纸哗啦铺开。一双如老树皮般粗糙的手,稳稳地握起画笔,笔端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1米多长的龙头轮廓现于纸上。

这双巧手的主人叫吴振球,邻里亲切地称他“吴老”。

77岁的吴老是珠海斗门人,从小喜爱画画。1965年在长沙服兵役时,他白天到湖南美术模型厂偷师学艺,晚上再回到部队放映电影。

起初,模型厂的师傅一看他站在门口就赶。他不肯走,自愿打扫卫生、给师傅们端茶倒水,软磨硬泡天天耗在那里,直到后来,模型厂的工作人员也不赶他走了,叫他:“小吴,你过来,我教你画图做模。”

就这样,他一头扎进彩笔下的这方天地,几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扎龙头也是自学的。1987年,珠海举办首届灯会,时任斗门某文化站站长的吴振球报名参选龙灯项目。7米多长的龙,五六个人一起,从制作到完工只花了一个周。

数年间,八仙过海、千手观音、龙凤呈祥、嫦娥奔月……一个个神话故事经他之手,化为传统花灯工艺品,观者无不叹其流光溢彩、鬼斧神工。

吴老早年前作品。

“会扎花灯,不一定会扎龙,扎架扎得好,这龙才威风凛凛。龙的动态、用料、牢固性,都有讲究,这些基本功最少要1年才能初步掌握。” 

龙有九似之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要雕琢得形神兼备,从出样到扎架,再到糊布、装饰,须得步步精细。“扎架时,传统工艺是用莎纸搓绳,将连接处固定,既耐用,遇水也不易失去粘性;龙嘴要能打开,看起来才威武神气。”讲到扎龙头的要点,吴老滔滔不绝。

从平面到立体,需要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这些龙,仿佛住在吴振球心里,只要他上手一做,每个动作都干净麻利。

退休后,新村社区花灯艺术社总顾问是吴老的新身份。而他最近的代表作,是半年前指导花灯艺术社做的一条“荷花龙”,18米长的身躯,由80盏荷花串联而成,龙须饰以流苏,龙角在自然光下泛起金光,“荷花龙是爱美的雌性龙,鼻梁上也装饰荷花。”

表演时,荷花龙先是盘成一朵荷花的模样,在锣鼓声中腾空跃起,变身长龙,这也是他最为得意的创意之一。

年逾古稀,当同龄人们都在安享天伦之乐时,他仍在埋头扎龙。“想找人没人帮手,找到了又帮不到什么”,谈及这项手工艺的传承,他不免忧心忡忡。

彩扎工艺品制作周期长,无法规模生产,学起来也难,需要下苦功,磨炼几年才能扎实。可如今的生活节奏,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来学习这项并不赚钱的技艺。早年间他收的五六个入室弟子,后来也陆续转了行。

“有时候做着做着不想做了,但又想,龙是我们中国的图腾,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头制作的手工艺应该代代传下去。”从手艺人变成守艺人,他守着曾经的文明,守着古老的印记。

现在,吴老迫切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学,早点学会,不要让这门手艺失传。

“现在好多好东西都看不到了,你说可惜吗?”话音一落,空气顿时陷入寂静。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谦。

在城市的角落,许多老行当在慢慢消失,守艺人们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不应该被遗忘。

传统艺术难遇守艺人,两者皆具,何其不易,何需吝于赞誉。

至此,南方+客户端珠海频道已陆续推出5期《珠海守艺人》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走进珠海守艺人的世界,触摸快速转型社会中的安静的心。

点此回顾↓↓

爱写诗的磨刀师:走街串户磨刀20年,子女双双读上研究生

隐于地下商场的“大神”:一把剪刀剪出9米清明上河图

古镇饼匠:从小少年到帅大叔,他用时光擦亮金字招牌

古法蚝油重生记:以传统工艺唤醒乡民记忆

【采写】刘艳婷

【视频拍摄/剪辑】蔡如意

【图片】蔡如意

【统筹】高静宁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