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又是丽江!深陷舆论漩涡,还是少些傲娇多些反思

南方名记:丁建庭
+ 订阅

文|丁戈隆东

春节以来,恐怕没有一座城市像丽江一样,连续数周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只不过,这里的关注没有褒、只有贬,而且看似绵绵无绝期。

这轮舆论风波肇始于春节期间多名游客丽江被打,其中一名女游客还有毁容之虞。倘若当地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能严厉惩处、谦虚应对,估计丽江风波很快就能画上句号。

遗憾的是,当地媒体先是曝出同情打人商户的声音,后又有旅游系统官员把记者比作“苍蝇”,继而又是丽江古城官微“疑似”怼网友“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如此一来,风波便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搜索一下关于丽江旅游的新闻,你甚至会发现游客被打其实并不稀奇。换句话说,这已经成为丽江旅游的一大顽疾。恰如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丽江古城景区时通报所罗列: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事件频发,屡屡造成社会严重不良影响,古城内原住居民与旅游经营人员矛盾突出,景区产品质量下降,旅游设施品质退化等。

顽疾积重难返,有朝一日必然酿成危机。丽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何谓顽疾?对游客而言,是久治不愈的“疾病”,非动刀子无以解决。但对当地政府、经营者、市民来说,顽疾也意味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种思维反过来让“顽疾更顽”。

从当地的反应和应对来看,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丽江形象的极力保护。极力保护是对的,但保护不是推脱卸责、不是混淆视听、不是怒怼网友记者。你不能一边强调负面事件只是少数,一边又在强调被打游客有自身原因、媒体在炒作、游客爱来不来。如此避重就轻的应对之道,怎能扑灭这场舆论怒火,又怎能重塑丽江旅游形象?

丽江因旅游而兴,却不能因此变得傲娇。如果连存在的问题都不敢承认、不愿正视,丽江很难度过这场舆论危机,人们也会如丽江古城官微所愿“永远别来”。

【校对】潘俊杰

编辑 葛政涵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