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病,这几个误区一定要避免!
常见烧伤后处理五大误区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烧烫伤在身边发生,烧烫伤后果很严重,处理不当变会留下难看的疤痕。不过,很多人在烧伤后都存在5大误区。
误区一:烧伤后涂牙膏治疗
很多人在烫伤后,会用涂牙膏,认为牙膏中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但是医生指出,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是一种刺激物,发泡剂和调味剂对创面也无治疗作用,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误区二: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
在烧伤的创面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是常见的“土方子”,殊不知这也会加重伤势。医生介绍说,紫药水、红药水、酱油抗感染能力不强,且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无法准确判断出创面范围和面积,影响医生了解烧伤深浅程度,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治疗。
误区三:在创面洒一些小苏打、食物碱等
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理论是对的,但实践不可取。在医生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些人会在伤口上洒一些小苏打、食用碱等,这是缺乏一定化学常识的,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加重伤情。
误区四:烧伤后应喝大量白开水
有些人认为,烧伤后患者口干舌燥,体液大量流失,在爆炸性的烧伤中一些患者已经被烧成黑炭状,已经大量补充水分,要喝大量的白开水。但是实际不是这样的,烧伤后大量喝水会稀释血液里电解质,导致水中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补充适量含电解质的水,比如淡盐水。
误区五:烧伤后不吃“发物”
烧伤也是一种外伤,民间有种说法“发物”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比如鱼虾、狗羊肉、韭菜、香菜等。其实,西医上没有“发物”一说,对于烧伤患者后期更加应该补充营养。治疗前期,由于患者体液流失严重,需要营养液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