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工业立区,顺德规划18万亩产业发展保护区
顺德区城市更新十年成果展落下帷幕。10年来,顺德区“三旧”改造完成123个项目,节约土地2332亩。顺德区副区长陈旋表示,“三旧”改造在顺德有成效,今后顺德的“三旧”改造也不能停步。“实体经济是顺德的主流,‘三旧’改造必须以产业提升为主线,不能因为房地产行情好而放弃制造业,今后区政府财政扶持重点也在这些方面。”
“三旧”改造完成123个项目
1月6日上午,去年改造完工的容桂“渔人码头”人头攒动,近千名顺德市民由此踏上顺德区城市更新之旅,他们参观了顺德区近几年来城市更新成绩:这些项目为顺德酒厂、凤城食都、逢简水乡、伦教678文化街。
除了邀请市民参观顺德区城市更新之旅,顺德区的容桂街道、乐从镇还分别与珠江投资集团就部分条件成熟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勒流街道与顺之旅就古村落活化签订《项目合作备忘录》。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曾耿盛表示,将投资190亿元对容桂、乐从两个镇街共7个村级工业园区进行改造。“项目在今年启动,争取3年内能基本完成,经过改造后,几个村级工业园区将告别低矮的厂房、落后的产能,一些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现代高端制造业将会进来。”
顺德区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劳璐均表示,今后将结合中央环保督查,推动村居工业园转型和淘汰,同时通过区属国资企业广东顺创联投发展有限公司去引进一些有产业载体的企业,来提升村居工业园改造后的产业形态。“珠江投资在生物医药、养老、高端教育等领域的产业资源和整治经验非常丰富,希望引入他们更好地推动‘三旧’改造。”
实际上,这10年来顺德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改造项目逐渐落地,还推出了一批有用的政策指引。例如《顺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项目前期投资人选定和管理细则》等两个政策文件对实践中已有所探索但政策方向不明、有关方面存在诸多疑虑的土地整理前期投资行为,如何选定和管理前期投资人进行了清晰的政策界定,前配套操作指南,从而消除了各方疑虑,推动了土地整理前期投资实践的发展。
“各镇街均在积极尝试,包括伦教顺德水道南、105国道以西改造项目、杏坛镇高赞村高桂路以北工业区改造项目等由镇街主导引入前期投资人。”顺德区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出台制度对于指导陈村、北滘等前期已有实践的镇街理顺、完善有关工作,亦有重要意义。
“三旧”改造要服务产业提升
如今顺德城市区域价值急增,但经过多年建设,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只有通过“三旧”改造对土地进行活化,才能提升土地产出比。10年来全区通过“三旧”改造完成123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964亿元,合计节约土地2332亩,节地率由最初的14%跃升为2016年的33%。
下阶段顺德为了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该区城市更新工作,将通过与联营项目或合作公司组建项目组的模式,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利用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网站,优化招商手段,扩大战略合作伙伴联盟的合作范围,逐步实现资源和项目配对的数据化、精准化和效率化。用活用足棚户区改造、前期投资人等政策,有效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多种形式促该区“三旧”改造全面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顺德区政府已指明要为制造业腾出更多土地,首先在2016年为了鼓励相关主体参与“三旧”改造积极性和信心,在全省率先为符合扶持政策的“三旧”改造项目颁发财政奖补支票。据悉在2016年,顺德区共发放“三旧”改造财政扶持奖补资金约8000万元。
“公司第一期‘三旧’改造项目建成面积有35000平方米,于2016年5月投产。而这一期工程没改造前是工棚,改造后厂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6倍。”广东志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成为接受政府“三旧”改造财政扶持奖企业,该公司总裁办主任文彬表示,利用“三旧”改造,公司即便在企业规模扩张的情况下也不用迁出“寸土寸金”的顺德。“扩大了生产空间,2016年公司还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并从日本引进了一条不锈钢生产线,让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引进这种生产线的民营企业。”
“在继续做好改工项目及土地复垦项目扶持资金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改造项目财政扶持的政策界定,完成已具备条件改造项目的扶持资金发放工作,2017年预计再发放扶持资金8000万元。”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局长、区“三旧”改造办主任霍兆华介绍,顺德区正酝酿出台产业发展保护区的管理办法,保障产业发展的需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而陈旋则表态,“三旧”改造顺德永不停步,未来将严格控制改造后项目用于房地产开发,要以产业发展为主导,释放空间支持实体经济,今后区政府财政扶持重点也在这些方面。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尹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