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镇街搭建群众—委员—政府之间双向交流平台
近来,招工难成为南海许多企业老板普遍反映的问题。来自南海领航人才市场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企业招聘的平均工资上涨了200元,但前来的应聘者仍热情有限。
记者对南海区内人才市场、企业负责人、普通员工调查走访后发现,对于普通的技术工人,招工难多因外来务工人员的“返乡潮”及招聘渠道受限所致;而企业对技术类人才需求缺口大,招聘靠“抢”;此外,随着“90后”的加入,企业的发展前景、工作生活环境等成为应聘者更为看重的条件。
招工难
3个人干4个人的活
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合铝业)摆在工厂大门处的招聘启事已有一个多月,但电工、氧化生产工等还没有招满。
每月4000元—6000元的薪酬、五险齐备、用餐补贴等,新合铝业开出的薪酬和福利条件很诱人。尽管应聘者众,但真正留下来工作的却寥寥。
“现在100个人中能招10个左右”,新合铝业工会负责人罗莉说,车间工人工作强度较大吓跑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不符合企业要求。
“每个部门主管都在抱怨‘缺人’”,新合铝业某车间的班长胡金华说,由于缺人手,四个人的活三个人干。
新合铝业在广东云浮的新厂二期正在建设,完工后产能将从现在的20万吨/年提高到30万吨/年,劳动力需求很大。新合铝业总经理曹贵水抱怨道:“我们每年按10%—15%的比例提高工资,但还是难招人。”
工资确实涨了。位于南海大沥汽车站旁的南海领航人才市场逢周三、五、六都会举办现场招聘会,在这里工作了六年的大佛山人才市场经理叶东介绍,今年招聘企业开出的平均工资相比往年涨了200元左右,约为3200元/月。长期从事劳务派遣工作的王女士也表示,按小时计费的普工工资,今年也涨了2—3元,现在大概是十四五元/小时。
尽管工资涨了,但应聘者的热情并没有提高。记者在一个周三的13时来到招聘会现场发现,原计划开到14时的招聘会早在上午11时就结束了,一张登记求职意向的表格上写了22个名字。叶东表示,尽管年底本来就是招工淡季,但招工压力确实大,有大企业从年头招到年尾。他还观察发现,部分企业由于成本压力难以兑现承诺的高工资,导致员工流失。
来自河南的胡金华在新合铝业干了16年,但近两年来他发现,越来越多的老乡回家乡去了。这和叶东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他表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外来务工人员的“返乡潮”越发明显。“很多人感觉家乡的工资待遇并不比这边差很多,又可以离家人很近,不用担心家庭问题,所以就不愿意出来了。”
招工难还体现在招熟练工人难。点开58同城南海技工的招聘网页可以发现,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多在3000元—5000元,五险是标配。华帝包装有限公司为电焊工开出了5000元—8000元的高工资,其招聘负责人王易珂表示,高工资是要招熟手,但目前的应聘者多是“半桶水”,不合要求,“还是要靠熟人介绍。”
胡金华表示,不敢再介绍熟人过来了,如果不合要求留不下来,来回车费、住宿伙食等成本太高。
抢人大战
提前两年去学校预定技术人才
新合铝业总经办副主任李健介绍,今年的校园招聘会比往年提前了半年,9月就去了学校,“还有的技能人才提前两年就去学校预定。”但他认为,花大力气去招技能人才是值得的。之前“抢”到的一名技能人才在短短几年内对工厂的机械设备进行了多次改造,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并被派往新厂指导生产。
曹贵水介绍,新合铝业常去招聘的学校包括江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今年由于发展需要,还专门去了江西航空大学招聘表面处理专业人才。但他对这些人才长期留下来的预估并不乐观,“今年打算招20个,能留下一半就不错了。”
与此类似,华昌铝业副总经理武卫社表示,尽管中南大学在材料学领域比较顶尖,但是招进10个能留下1个都算不错,“相对来说例如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就比较务实。”
今年初发布的《佛山市部分产业紧缺人才目录(2016)》中,包括金属材料加工、家具制造等在内的传统优势行业需求人数占比最大,为69.39%;按行业分,则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的需求人数最多,占比近四成;紧缺人才的专业前三位是机械工程、管理与经济和电气工程;对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才需求超过一半。
人才需求大,而为了把人才留住,企业也想了很多办法。
新合铝业采取的办法是提薪,今年提薪的幅度在12%左右,即便是最普通的技术工人,薪水也在4000元以上。但曹贵水同时表示,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对企业是不小的负担。
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技术人才入股的方式留住人才。尽管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小、发展前景良好,但新劲刚公司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总监张旭表示,公司位于丹灶北部,交通不便,留人不易。目前公司的两名总工程师都以技术入股公司,公司还为其中一人的配偶解决了工作问题以留住人才。
同样因厂区周边商业设施不够完善,为改善员工生活环境,曾为节省土地斥资8000万元建起行业内首座立体仓库的华昌铝业,仍然辟出空间用作篮球场等休闲设施,还建起了一个人工湖。“厂区周边的娱乐设施不够好,公交车七八点就收车了,员工出行也不方便。”武卫社说,华昌铝业的厂区内宿舍专门设有夫妻楼,还有网吧,尽量丰富员工生活。
校园招聘
毕业生应聘先问“宿舍有无WiFi”
19岁的小何在一则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招聘简章前站住了脚,这家公司在招聘普通技术工人,不要求专业技术,只要求“服从工作安排、认真负责”。负责招聘的员工告诉小何,这是家大企业,工作不累、工资高、员工宿舍有WiFi。听到这里,小何确认了一下:“真的有WiFi吗?”
随着“90后”工人进入工厂,企业明显感觉到,工人的要求不一样了。
“70后”车间班长胡金华现在就带着两个“90后”工人,“独生子女没吃过苦也不愿意吃苦,挣多少、花多少。”胡金华说,为了把两人留住,他没少劝,“刚开始做还说要去找网吧,又劝又做两个月后才慢慢习惯。”
李健也表示,现在去校园招聘,薪酬不是应聘者最关心的问题,“更多是一天工作几小时、节假日如何休息、办公条件是否舒适、宿舍有无WiFi等。”
今年7月开始在佛山市迪赛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赛纳)做电气工程师助理的小刘是“90后”,在他看来,在企业的发展空间、能力的积累是他选择迪赛纳的关键。相比而言,一时的薪酬水平没那么重要。迪赛纳鼓励新进员工与老师傅以及机器人厂家所派驻的工程师进行师徒结对,还会经常组织年轻员工参与培训。此外,小刘还表示,相比宿舍——工厂两点一线的生活,年轻员工更青睐其多样性,也就是厂区周边的娱乐配套。
叶东经常去企业做人力管理方面的培训,他观察后得出结论:“钱并非员工留下来的最终目的,员工干得有意思才能留下来。”
胡金华也表示认同。在新合铝业的16年,不少工厂前来挖他,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跳槽。胡金华介绍,工厂食堂16年来一直保持1.5元的价格没变过,夜宵免费,此外还有工龄奖、生日红包等,“董事长现在都六七十岁了,仍然每天按时上班,我跟着他干有信心。”
罗莉介绍,目前新合铝业的工人中70%都是外省人,80%都是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新年开工返工率达到95%。但她同时也表示,由于受到户籍、房产、社保年限等限制,员工子女上学成了很大的问题,“800多人中仅七八人的孩子能够就读公立学校。”
关注
校企合作:人才培育端口前移
铃声响过,学生们走进盐步职业技术学校的依黛丽电商校企合作中心,打开电脑开始运营自己的淘宝店,销售成绩将作为他们课程考核的重要标准。
依黛丽校企合作项目总监曾子扬介绍,为了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网上创业氛围,电商班的学生按企业作息时间“上下班”,并以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给学生打分。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产品上架、平面设计、促销政策等,在淘宝网上销售依黛丽的内衣产品,产生真实的销售,课程作业甚至包括“双十一”当天要达到的销售额。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方法,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也提前为企业培养电商人才。”曾子扬介绍,前来授课的老师都是依黛丽企业电商部门的项目总监、部门经理、天猫店店长等,而从校企合作班毕业的学生也会获得优先被依黛丽录取的机会。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技能人才培养端口前移,培养出的技能人才更能契合企业需求。
南海技师学院1995年便引入了德国“双元制”办学,并和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办起了校企合作班,6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得以进入欧司朗工作,其中不少佼佼者成长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被视作标杆,与企业紧密联系是其成功的关键。近日在南海举行的中德技能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会上,来自德国的亚琛技术学院机械制造部主任豪格·威尔布兰德就表示,在德国,技术学院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以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例如宝马公司的一款新车即将上市,学院会立即邀请宝马公司的相关工程师过来给学员授课,“新车还没上市,修车的技工就已经培养出来了。”
正是看中了这一需求,南海技师学院不仅牵头成立了南海智能制造校企创新联盟,还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共建实训中心。而盐步职校也在今年11月与广工大研究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模具专业3D等方向的人才培养。
记者手记
“机器代人”难解技术人才短缺难题
以“民工荒”为关键词搜索新闻,可以发现,自2004年以来,几乎每隔几年都会被报道。而作为全国重要制造业集聚地的珠江三角洲,“劳动力短缺”确实是产业发展的敏感词。
据中山大学2010年对珠三角九市农民工情况的调查形成的《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城市生活现状研究》,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珠三角全部农民工的64%,与老一代农民工经济型的外出动机相比,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在追求赚钱的同时,也追求更城市化、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6年过去了,“90后”在工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述研究中的趋势越发明显,不仅是农民工,经济动因在“90后”工人选择工作时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减少。
在基础劳动力外,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技能人才难求。
在新合铝业位于南海罗村的厂区内,记者看到,以往需人工搬抬的大捆铝型材,如今依靠自动升降机便可轻松上下进退,工人只需在最后环节推动,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新合铝业总经办副主任李健却对记者表示,可以在这些简单的环节用机器以减少人力,但是在对精度要求高的地方,还是需要人,“特别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能人才。”
好的产品不是机器造出来的,而是人做出来的。在采访中,德国专家的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在许多行业内,“机器代人”率、工业自动化程度被视作产业升级的指标,但没有好的操作者,恰如一辆昂贵的豪车没有遇到好司机,性能面临着被浪费的窘境。
“企业的竞争最后都会落到人才的竞争上”,南海某制造业企业老板说。可喜的是,记者在采访中所观察到的企业,尽管面临着厂区周边配套不完善等硬件问题,但其管理者们对员工福利越来越重视,且惜才、爱才,提供充分的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这,才是前进的基础。
【来源】南方日报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