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⑭|八旬老人仍记得:红军“表哥”要回来看我

南方+ 记者 金祖臻 李书龙等  2016-09-08 07:47

(本期联盟党报:湖南日报)

1934年9月,红六军团从广西翻越湘桂交界的大山进入湖南,并先后经过城步、通道等地。

12月4日,中央红军按原计划进入湘桂边境的越城岭,开始翻越老山界。12月11日,中央红军到达通道县,并于12日召开通道会议。13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进入靖县的新厂、平茶,然后再分两路向贵州进军;一路进入贵州洪州,向黎平挺进。

采访团与汪己妹合影。

在赴城步采访途中,采访团一路看到许多古朴的侗族廊桥,桥面之上的长廊既可以用于交通,又能够遮风避雨,当地人称“风雨桥”。

在城步长安营乡岩寨村一座“风雨桥”的桥头,88岁的老人汪己妹在此住了半个多世纪。1934年12月,红军经过此地时,汪己妹只有6岁,她和家人一同救助了路过这里的红军战士。采访团来到汪己妹家时,老人家激动不已,换上了一件春节时才穿的漂亮衣裳,声音洪亮地讲起了当时救红军的情形。

当时,红军长征经过岩寨村往通道县方向前进,汪己妹的父亲汪家洪主动为红军带路。然而到了晚上,汪家洪却没有回来,汪己妹和母亲陈秀英都在家中等待着。

“爸爸后来背了个受伤的红军回来。”汪己妹说,到了第三天晚上,家人听到一阵急促地敲门声,打开门一开,满头大汗的汪家洪背着一个气息微弱的人进了屋。汪家洪告诉妻子和女儿,在带路完成返回的路上,经过离家不远的桥头边的庙门口时,听到里面有呻吟声。他进去一看,地上躺着一个人,脚肿得很厉害,全身发热。看到对方戴的帽子上有红星,汪家洪意识到这是一名红军战士,于是决定把他背回家中。

汪己妹一直记得红军“表哥”说过会回来看望他们。

为了尽快让红军战士养好伤,汪家人用侗族的虫茶替他洗脚,以达到消炎的效果。汪己妹记得那时候自己跑进跑出,帮忙拿药、送水。

后来,汪家人得知红军战士姓张,从江西参军,跟着部队走到了这里,途中受伤后仍坚持行军,直到经过岩寨,终于因为疼痛昏了过去。

为了不被国民党军队发现,汪家人对外称红军战士是“广西来的外甥”,汪己妹也称他为“表哥”。伤势渐好后,红军战士决定去追赶大部队,汪己妹还哭着不让“表哥”走。

如今,头发全白的汪己妹仍然记得红军“表哥”告别时的话语:“小妹妹,等革命胜利了,如果我还活着,一定回来看望你们。”

然而,80多年岁月苍苍,红军“表哥”没有再回踏上汪家附近的风雨桥。

【统筹】洪奕宜 曾妮

【采写】金祖臻 李书龙 见习记者 朱晓枫

【摄影】万稳龙

编辑 李啸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