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19:42
文|有料哥
广州的朋友们,最近是不是被北京路刷屏了!
就在两天前,“馆窥岭南”系列活动在越秀区千年古道上启动。南方+客户端还对探访北京路景区中的S型路线进行了直播(详情回顾:“馆窥岭南”走起!这才是广州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条S型线路囊括了广州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多个文化景点,有料哥的同事在现场探访,也觉得这些景点保留了岭南文化的底蕴,值得一游。
但是有料哥作为外省人,家乡的亲朋好友却常常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广东没文化”,“广东是文化沙漠”的态度。有料哥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岭南文化的科普后,却又听到了“那边城市发达嘛,该拆的早就拆没了”的声音。
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有料哥就来开一堂“文化课”。
保护岭南文化的广州,没有沦为“千城一面”
可不要小看岭南,这里很有文化。原先只知道骑楼、虾饺和广东话的有料哥,也是来到广州工作后才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兼有农业性与海洋性的双重特质,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务实、开放、兼容、创新。
除了岭南建筑、岭南戏剧外,岭南画派也独具地方特色,前一段时间289PARK还举办了“南方气派”的画展,请来的可都是名家。
有料哥觉得,馆窥岭南活动的举办,一个很重要意义就是对广州城区的几大文化景点进行了一次集中推广。
大家都知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些城市急功近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传承和特色,逐步沦为“千人一面”的城市,同样的审美风格,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唯独没有自己。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并未因城市化的进程与过去绝缘,而是选择了保护传统、保护聚落的形式,例如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苏州扬州的老城、广州的骑楼等。在这方面,有料哥要为广州点一个赞。
想想看,当你漫步在西关老城,一场大雨突至,你慌忙躲入街旁的骑楼之下避雨,看着来回匆忙的行人,门口闲坐的老人,玩耍的孩童,听到粤剧歌声袅袅飘来,你仿佛会闻到生活的气息、岁月的味道。而这,正是广州,正是高楼大厦和弯弯小巷、潺潺溪流同时兼具的广州。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保护传统文化,这些城市使出了洪荒之力
除了广州的“馆窥岭南”外,放眼广东,不少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传统,反而是在花大力气推行传统,以此推动城市的文化营销,有料哥这就带你去看看。
佛山:陶瓷粤剧和武术,沿精品路线尽收眼底
佛山市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可以说是感受岭南文化氛围的最佳地带。
提到佛山禅城,就不得不提岭南天地。这里经过修葺与开发,被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于一体的综合街区。在这里,文物古董建筑得到了保护和改造,历史街巷也没有因为过度开发而消失,这是一种成功。
去年10月底,佛山禅城区正式推出10条最美文化创意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也串联了禅城文化的精髓。线路中包含了禅城粤剧寻根之旅、陶醉禅城——禅城陶瓷创作体验之旅、撼动禅城佛山功夫之旅等。游客沿着各条线路,便可领略佛山的陶瓷、粤剧、武术等传统文化魅力。黄飞鸿纪念馆、叶问纪念馆、祖庙、梁园、水上关帝庙……一些传统流传至今,一些传统从纸上走回现实。
而除了禅城外,遍布佛山的岭南古村落、宗祠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官方的保护和家族的凝聚而得以存续下来。比如谢霆锋曾去制作《十二道锋味》的三水大旗头村。
即使现在,走在佛山那些古村落的小巷里,听到青石板的声音,摸摸那些古老的趟栊门,看看那些显赫的家族,听听他们的传奇故事,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东莞:正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你对东莞的印象只有制造业和“世界工厂”的称号,那说明你对东莞了解得还不够。东莞其实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
由于境内河道密布,每到端午节,万江、道滘、麻涌、中堂……东莞水乡的河面上就会因赛龙舟而热闹起来。其中,中堂镇更是被称为中国的龙舟之乡,龙舟制作与赛龙舟的传统,在全国也数一数二。
现在,东莞也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此,东莞特地投拍电视剧《袁崇焕》,修缮了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改造了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的基本陈列,并打算筹建蒋光鼐博物馆,多个项目都在积极推进当中。
深圳:虽然年轻,一样有很深的传统
别以为深圳身为新兴城市就完全没有传统文化的印记。要知道,明清时期南迁深圳地区的客家人,将客家文化的传统也带到了这里,客家围屋也随之兴建起来。
而深圳龙岗区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在保护策略上拟采用分级评价、分类保护、分别利用、分期实施等策略,进行客家民居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深圳大部分客家老围已经消失,有幸存留下来的客家围屋成为深圳历史的见证,它们被喻为南粤遗珍,在现代建筑群中默默展现其独特魅力,散发历史沧桑。
上面说了这么多,但有料哥还是觉得百闻不如一见,真正的文化需要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你对岭南文化感兴趣,不如挑个假期到广东吧,有料哥可以带你去顺德吃饭,所谓“厨出凤城”,看看前段时间陈晓卿团队制作并热播的《寻味顺德》你就知道顺德美食的妙处,保证你舌底生津。
如何让传统文化叫好又叫座?
接下来,有料哥就要来挑挑毛病了。虽然我们都看到各地从官方到民间对保护岭南传统文化的努力,但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如何商业化”。从乌镇西栅到凤凰古城,人们总诟病一些历史文化景区因为过度的商业化而失去了本真。岭南天地无疑是相对成功的,这里地处禅城中心地带的地理优势,且交通方便,并紧挨着传统文化胜地祖庙,天然就拥有较高的人气,保护也较为合理。但商业化并非适合所有的景点和古街区,有些地方的商业化直接是直接建一些蹩脚的仿古建筑,生生搞得不伦不类。有料哥以为,商业化应该是顺势而为的。
再有就是资源整合的困境。在广东,许多经典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传承都是家庭式、家族式的,比如那些堪称精美的陶瓷工艺、龙舟制作,许多都是由小作坊生产的,单打独斗的模式也导致文化传承和发展力量弱小和分散,让一些文化传统和产品日渐式微。
此外,有料哥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人。东莞中堂龙舟制作技艺虽然精湛,但传统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却日渐消沉,已经35年没有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当那些传承了精湛技艺的手艺人离开后,我们这些80、90后,以及未来的00后、10后,或许就要面临文化断档的现实。
还有一个就是政府应当如何扶持的问题。在对一些知名品牌的开发上,政府如何主动介入,资金如何投入?在佛山,就有“黄飞鸿”被注册成鱼子酱商标、“叶问”被注册成杀虫剂的先例。一些公共知名资源如何管理?不能因为没有主管单位就坐视不理。
另外,对什么项目该扶持,什么项目要让它进入博物馆,以及如何在规划上予以引导,都是政府需要长久考虑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是否村庄都应该在城镇化中全部变成高楼?据有料哥的了解,许多村庄的文化传承正是因为村庄这种形态没有在城镇化中被彻底消灭掉。土地的利益和文化的传承如何平衡?这里面蕴藏的冲突由来已久。
有料哥觉得,广东并不缺文化,但如何让原有的传统文化既叫好又叫座?这是一个需要政府和民间都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策划】不瘦
【撰文】小胖
【校对】钟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