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开局之年,对于河源这座粤北山水之城而言,亦是全力奔跑的一年。
这一年,河源国家高新区跻身全国百强行列,6年排名跃升42名,总增幅排名全省第一;这一年,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建设推广现场会、第五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等相继在河源召开;这一年,河源万绿湖跻身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岁末之际,南方+河源新闻部整理了2023年度河源十大“高光时刻”,重温河源这一年来的发展成果和辉煌成就。
2023年度河源十大“高光时刻”,哪些让你难忘?(可多选) 河源龙川、紫金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法获全省推荐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河源今年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38个 中国茶贸看广东!第五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河源紫金开幕 东源县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 万绿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河源油茶节活动在河源和平举办 “投资广东”平台上线!河源板块多项指标全省第一 河源灯塔盆地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 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主会场活动在河源启动 河源国家高新区成功迈进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 提交
12月,省委改革办组织向全省各地征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300余个,并经多轮筛选,从中选出20个。其中,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入选“探索经济组织创新”类典型案例;紫金县龙窝镇茶产业撬开“致富门”铺好“增收路”入选“多元化经营”类典型案例。
记者点评: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能只依赖于政策扶持,而需要转为聚焦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自造血”能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龙川和紫金的做法能获得全省推荐,关键在于做到了机制创新。龙川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组建“强村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紫金以村集体为主体,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发展模式,推动零散资源整合,将“好资源”转变为“好优势”。
2.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河源今年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38个
12月1日,河源举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介绍河源产业发展以及招商引资有关情况。年初,河源立下全年引进110个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军令状”。截至12月1日,河源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38个、投资总额352.7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记者点评:这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引入,为河源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反映出河源在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方面的成效,对河源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下一步,河源应提高招商项目的落地转化率,写好招商引资的后半篇文章。
11月18日,由省农业农村厅和河源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河源市紫金县开幕,国内多名茶叶研究专家和上百家茶企齐聚紫金,交流茶叶产业发展经验,展示茶叶开发成果,探寻广东茶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记者点评:此前,中国蝉茶交易中心在紫金揭牌,紫金荣获“中国蝉茶之乡”称号。第五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紫金开幕亦是对紫金蝉茶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认可。下一步,如何推进紫金蝉茶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辐射带动全市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是紫金需要思考的问题。
11月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会上公布省“百千万工程”首批22个典型县(市、区)、110个典型镇、1062个典型村(社区)名单。其中,河源东源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
记者点评:今年以来,东源县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创新“五个一”工作机制,壮大县域经济、提升镇域能级、建设和美乡村。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是省委对东源县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充分肯定,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下一步,东源更应该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11月初,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广东省有3家入榜,其中包括河源万绿湖。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去年,生态环境部发布首批1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今年继续组织筛选出第二批38个。据悉,38个入选案例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
记者点评:万绿湖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万绿湖景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不断加大万绿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巩固生态优势。凭借水资源,万绿湖已然成为河源旅游“黄金名片”。
10月24日至25日,由省林业局、河源市政府、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联合举办的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河源油茶节活动在河源和平县举办。
截至目前,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282万亩,茶油产能约6万吨,油茶年产值超百亿元。其中,河源油茶种植面积88.9万亩,占全省三成以上,茶油年产量约1.9万吨,油茶年产值超30亿元。
记者点评:近年来,河源市油茶产业走在了全省前列,河源油茶产业体能较大,经营主体规模大,从业群体规模大,油茶初级产品在本地市场认可度较高。可以说,油茶已经成为河源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若要真正实现藏油于林,河源除了培育本土苗圃基地,保障油茶苗木供给和质量外,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还需做出更多有益实践和探索。同时,“龙头带动+标准化生产+三产融合”的破局突围路径也值得思考。
8月2日,“粤通四海,数字赋能”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推广应用现场会暨“粤同行”产业赋能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河源举行,正式上线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河源板块招商信息录入量和发布数全省第一、访问量全省第一。
记者点评:河源明确到2027年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75亿元,形成“湾区总部、湾区研发+河源制造”发展格局。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推广应用现场会选择在河源举行,是对河源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前景的充分肯定,但招商不能只是信息发得多,更重要的是签约和落地,产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挖掘出土的石块内含恐龙蛋化石。
7月,河源灯塔盆地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此次恐龙蛋化石的发现者是河源市的一名退伍军人,河源恐龙博物馆已将嵌在山坡上、裸露在浅土层的4枚恐龙蛋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
记者点评:河源素有“中华恐龙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河源积极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随着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公园建设项目推进,河源将努力打造集科研、科普、产业为一体的世界级恐龙文化品牌。
9.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主会场活动在河源启动
2023年3月21日是第11个国际森林日,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主会场活动在河源正式启动。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河源今年率先在全省启动东深供水新丰江水源涵养(河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记者点评:河源一直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河源样板。今年以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河源还着力打造了1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期待河源继续擦亮绿水青山底色,绘就绿美河源新画卷。
10.河源国家高新区成功迈进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
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河源国家高新区排第99名。河源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与去年持平,实际进位6位,成功迈进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连续六年实现争先进位。自2015年被评为国家高新区以来,6年排名跃升42位,总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记者点评:河源国家高新区是粤东西北首个国家高新区,以占全市千分之二的占地面积,实现了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目前,河源国家高新区已然成为河源经济增长主引擎、工业发展主战场、创新驱动主阵地。
【策划】魏金锋
【统筹】李娇
【整理】王嘉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