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广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发布。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动能转换的内部压力,广州始终坚持以定力应变量、以稳定促发展、以改革添活力。南方+推出“‘小数据’大动力”系列报道,从不同切面观察前三季度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广州的热情超乎想象!没想到人这么多,咖啡都做不过来!”上周末,位于海心沙的“咖势”咖啡节上,面对排起长队的市民游客,来自上海的一位咖啡品牌主理人由衷感慨。
10月底的广州,仍然很“热”,既有30℃的夏日温度,更有持续攀升的消费热度。
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7.5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7.8%。
在广州,年轻人有一百种citywalk的方式,处处是人头攒动的热情。今年以来,在假日经济、会展经济的带动下,广州不少商场迎来了客流的“井喷”。
一项项释放暖意的指标,一幅幅生机勃发的画面,让广州消费“旺起来”不仅“有数”,更加有“景”。
看流量:“人从众”迈向“顶流”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消费有多旺?
也许大多数人对具体的统计数据没有概念,而人潮涌动的“流量”之城,则是消费活力的最直观体现。
从年初最早释放消费暖意的天河路商圈,到五一、十一“黄金周”的热闹场景,再到广交会的人头攒动,广州走出迈向“顶流”的步伐。
餐饮食肆门口大排长龙、商圈步行街人从众、演唱会场场爆满。人潮涌、出行忙、市场旺,是不少市民游客的直接感受。
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为广州重点商圈客流带来了“爆发式增长”,广州消费市场迎来了人气旺盛的火热场面。据初步统计,长假八天,广州共接待市民游客近1759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超105%。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倍数增长的人气,让广州成为“超级黄金周”里的“掘金大户”。数据显示,“双节”假期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45.8亿元。
升腾的烟火气里,映照着消费信心的不断提振,澎湃着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个新趋势格外引人关注:前三季度,广州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网络餐费同比分别增长11.5%、21.7%,网上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至24.8%。
数据是趋势,也是启示。从线下,到线上,一个个“全国第一”,成为广州消费市场“全面开花”的有力佐证。
仅抖音直播平台数据就显示,广州每日直播带货品类超过100万种,其中9项排名全国第一,主要集中在美妆护肤、服装鞋帽、家居生活、母婴用品、个护家清、礼品箱包等领域,多年积淀形成的都市消费品产业链与供应链,正在为广州培育多元、时尚、高端的消费场景集聚优势,也是广州持续焕发现代商贸业活力的基础所在。
餐饮平台大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广州外卖订单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外卖异地订单同比增长超过四成。住宿消费也迎来大幅增长,根据美团平台数据,假期全市酒店消费同比增长约43%。
万商云集的广交会,为广州带来了巨大流量,更是巨大商机。
第134届广交会是历史上展览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一次广交会。截至10月25日17时,境外采购商累计到会人数约15万人,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到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增幅超50%。而参展商、采购商们在广州的吃穿住行,都成为拉动餐饮住宿、消费娱乐、商品流通等服务业的强劲力量。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广交会期间(10月15日-11月4日)的住宿预订量已经较去年同期提升350%。
“广交会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平台。”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介绍,据有关专家研究,广交会对广州经济的拉动系数约为1:13.6,远远高于一般展会的1:9。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住宿和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7.8%。
“人从众”的爆发式增长背后,广州用好“流量密码”,持续撬动消费市场。
看增量:供需两旺“购”满全城
“快,定个闹钟,去抢消费券!”
本月,在不少社交网络上,广州消费券上了热搜。从9月底至12月,“羊城欢乐购”亿元消费券多轮持续发放,点燃楼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
持续的“爆单”,离不开政策支持。广州市、区联动“放大招”,政府消费券、商家优惠促销齐上阵,各出奇招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丰富的消费盛宴。
从数据看增量,前三季度,从商品类别看,广州基本生活类消费品持续复苏,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2.8%和11.0%。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5.7%,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实现零售额增长33.4%。
数据显示,截至10月5日,广州全市核销羊城欢乐购政府消费券20.9万张,累计优惠金额2869.86万元,实现6.71倍的消费拉动率。其中商圈消费占比27.5%,百货消费占比37.8%,家电家居消费占比34.7%。
“购”满全城,诚意满满的促消费政策,带动消费市场旺上加旺。政府消费券叠加上“假日经济”,让广州消费热度不断走高;“造节”引流,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购物节,围绕商业智能化、智慧商圈、离境退税、本土品牌、文商旅融合等关键词,从中秋国庆黄金周到年底持续燃动“买买买”热情;“咖势”咖啡节、第七届珠江琶醍啤酒节等吸引大批年轻人参与,持续为广州消费“提速加力”。
商场和商圈是促进流通创新、培育新兴消费的载体,也是今年广州促进消费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广州商业载体持续“上新”、首店、顶尖品牌集聚,虹吸着来自全球的消费要素,催生更多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供给。
新大新百货大楼上的户外超高清曲面屏裸眼3D引人关注,炫酷的视觉体验营造了满满的科技感。智慧灯杆、虚拟试衣镜、智能货架……在广州多个商圈,随处可见智慧消费场景。
向智发力,广州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建设推动消费场景不断创新。
向新而行,融合线上线下的新消费场景不断“解锁”,带动网络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丰富多彩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激发出澎湃的消费新活力。
聚人气,也旺财气。从批发市场到网红打卡地,从直播节到智慧商圈,科技和创意重塑时尚消费业态,让广州商贸“出圈”买全球、卖全球。
相关阅读
南方+记者 郭苏莹
【统筹】陈思勤 黄舒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