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广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发布。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动能转换的内部压力,广州始终坚持以定力应变量、以稳定促发展、以改革添活力。南方+推出“‘小数据’大动力”系列报道,从不同切面观察前三季度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最近,广州几个基建项目的建设仿佛“显眼包”,正在猛刷“进度条”:
力拔千“吨”,吊机上阵,白云二线市政道路项目上跨广清立交段钢箱梁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白云二线市政道路结构施工正式进入尾声,这意味着项目全线通车指日可待;
轰隆巨响,黑色圆盘转动,右线盾构机破壁,广州地铁十号线天河路至西塱段隧道全部实现贯通,填补广州市中心区轨道空白的“加密线”进度条又进一格;
从北到南,在绿色田野翩然穿梭,宛若游龙画中行,从埔高速一期正式通车,广州中心城区往返从化区和知识城片区预计节省约半小时车程……
今年,广州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全面铺开。尤其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目前已达621公里,排全国第三。621公里意味着啥?意味着广州修的轨道头尾相连可以“狂飙”到湖南娄底。
不只如此,广州现在还推进多条城际、地铁及一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到“十四五”末,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将达到50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超万亿元。
当我们把格局打开,这样基建的背后少不了大手笔投资的加持。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0%,延续今年以来两位数增长势头,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8.2%。先进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1.5%和1.2倍。
经济马达轰鸣,广州正全速开着“投资”的车,拉动经济闯新路。
项目奋进
今年初,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目标很大,要力争固定资产投资达1万亿元。
放眼全国,并没有几个城市敢放出这样的“狠话”,“狠话”要有大项目支撑。
虽然气温逐渐走低,但广州重大项目建设的热度可没降——
9月,广州市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暨立昇科技智能驾乘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开工,预计明年实现量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约100亿元;
8月,总投资超263亿元,从化区举行2023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
7月,广州南沙举行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活动,总投资超1300亿元,54个重大项目开工竣工……
稳增长离不开投资。投资既有利于形成实物工作量,实现经济循环产需衔接、畅通运转,又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而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马达”,“性价比”较高。
今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共800个,年度计划投资3785亿元。其中正式项目647个,年度计划投资3588亿元;预备项目153个,年度投资计划197亿元。
具体来看,广州基建从“海陆空铁”发力,重大发展平台基建项目向广州东部聚集;产业项目则向“新质”涌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疆拓土;社会民生项目则关注教育,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二期工程等开工,广东实验中学永平校区已完工。
在这之中,1-9月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1.5%,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在这座超大城市中,庞大的交通网穿针引线。
八号线北延段凤翔路站,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及支线工程动工,填补白云区中北部、花都区中南部轨道交通空白,这是广州之北,城市中轴沿着轨道交通“北拓”。
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工程正式开工, 这条由北到南贯通黄埔、番禺、南沙的快速通道“横空出世”后迅速落地,这是广州之东,快速路穿江架桥。
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州白云站配套项目首批塔楼主体结构封顶,将成为中国最大的TOD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逐步承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普速旅客列车。这是广州中心城区不止步地对未来布局的优化。
重大项目,马力十足,以重大关键项目为牵引,广州正大抓有效投资落地落实,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全链条共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大合力,为广州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凝聚“进”的势能。
“新质”奔涌
1-8月,全市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7.9%。先进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0.1%、77.8%和53.0%。
数据表明,涌动的投资热潮不减,释放出国内外资本资源坚定看好、持续加码广州制造业的强烈意愿。
这样的意愿具象化为源源不断的“新质”动力。
“增芯”封顶,2035年将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中试线正式通线,填补了大湾区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中试平台的空白,将加速氮化镓晶圆研制的产业化;南沙将在灵山岛建“芯片大楼”,重点落地以汽车芯片设计企业为代表的芯片研发设计类企业……广州“强芯”动力足,铆着劲儿想成为中国的“芯”选之地。
小鹏汽车广州智造基地在今年年初顺利投产,预计年产量达12万辆,小鹏汽车真正意义上实现“广州造”;在广汽埃安新能源车生产车间,节能减碳已成生产车间“标配”……广州“智车”马达全速运转。
TCL华星t9项目正式量产下线,联想两款新品皆搭载其自主研发的HFS技术;广州国显(维信诺)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马力全开,预计年底21条量产线将实现全部投产……“屏屏”来广州,正全力朝着世界显示之都阔步迈进。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竣工,将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模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鸿基创能瞄准燃料电池的“芯片”膜电极,正不断填补着空白;百济神州广州基地生产的“广州造”抗癌创新药——替雷利珠单抗获批在欧盟上市……布局未来,广州期待投资拉动更多“新质”奔涌。
前三季度,广州新增10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154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24个,大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新兴领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广州热潮也愈发高涨,新增投资项目个数同比分别增长89.5%和1.3倍,产业投资抢抓赛道、迈向高端化的力度不断加大。
顺势而为,重大项目集聚加速,确保经济强基固本,夯实跨越新高度的底气;
聚势而进,“新质”涌动结构优,借高质量发展之势,形成推进广州经济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乘势而上,雄厚的固投带来百倍信心,成为迈向更高、更新目标的开始,就像不断延伸的交通线网,驶向现代化,驶向美好未来。
南方+记者 吴雨伦
【统筹】陈思勤 黄舒旻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