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山海经”|美丽海岛绽放“美丽经济”

南方日报 南方+

   受访者供图

▲点击图片阅读专题报道

今年中秋庆假期,惠州滨海旅游火爆,其中海岛游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

惠州是广东的海洋大市,也是海岛大市。在全市452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里,162座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如镶嵌在蔚蓝大海里的珍珠。

惠州海岛资源丰富,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按照《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划分的海岛类别,惠州基本悉数囊括,有盐洲岛、东升岛等居民海岛;有三角洲岛、三门岛等旅游用岛;有马鞭洲、芒洲岛等工业用岛;也有领海基点所在的针头岩等特殊保护海岛等。

向海而兴,逐梦深蓝。惠州海洋经济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着海岛经济的提质发展,临海石化产业升级、滨海旅游升温、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海岛旅游开发和工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市赋能,助力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当前,随着《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施行,惠州海岛开发也迎来新的目标,即统筹海洋资源保护利用,推动海岛分类保护,陆海统筹发展。纵观惠州海岛保护开发进程,惠州走上了人与海岛生态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惠州拥有162个海岛,数量位居全省第四

滨海产业赋能海洋强市建设

惠州是广东的海洋大市,也是海岛大市,所辖的4520平方公里海域中散布着162个海岛,数量位居全省第四,岛岸线长约148公里,面积共计约18.78平方公里,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成规模海岛共有122个。

“惠州海域广,海岛数量多,主要分布在大亚湾,呈南北向延伸排列,景观各具特色,人文各有不同,资源条件优越。”惠州市自然资源局(海洋局)海域海岛科相关负责人介绍,162个海岛中,有居民海岛5个,无居民海岛157个,盐洲岛等有居民海岛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管理。

随着城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岛发展的步伐也在加速迈开。近年来,惠州临海石化、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港口交通、清洁能源等现代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巽寮湾、双月湾、十里银滩、黄金海岸等众多滨海景点声名远播,成为珠三角地区、全省乃至全国游客的一大旅游目的地。

惠州海岛也迎来高关注度。据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公布的信息,随着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惠州已形成了海滨浴场、海钓、海潜、游艇、帆船运动及海洋文化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项目,已建成巽寮湾、合正东部湾、双月湾等游艇俱乐部、游艇基地,打造了以小星山岛、圣告岛、针头岩岛、青州岛、孖仔岛为代表的海钓区,城市海岛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点击阅读更多)

   受访者供图

观察眼:惠州海岛开发 需学会与自然共舞

如何推动海岛建设发展?笔者认为首先是要统筹资源保护利用,对现阶段划入可建设范围的有居民海岛,以及具有旅游功能和工业建设功能的无人居住岛进行深度的规划管控,对海岛建筑风貌和新建建筑强化指引和审批,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景观,融入和助力岛屿腹地的海洋产业发展,作为产业配套或景观补充,延伸产业链条和旅游体验。

对于被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海岛,系统梳理各海岛要素资源,研判各岛屿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开发潜力科学排序,明确开发规范和生态保护要求,一岛一策,因地制宜做好推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寻找高水平的开发运营企业,推动海岛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聚焦海岛的利用开发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海洋生态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海岛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统筹考虑。要实现海岛运营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精细考虑好各维度的海岛生态保护,学会与自然“共舞”,持续开发、零污染用岛,真正走人与海岛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点击阅读更多)

   受访者供图

特色海岛一览

惠州最大岛:大三门岛

惠州面积最大岛屿,面积4.7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公里,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自然生态海岛之一,有400多种植物、400多种鱼类和100多种鸟类,另有古老的炮台、军事隧道、战壕以及清政府曾经开设的老海关遗址等。

考洲洋内岛:盐洲岛

惠州第二大岛,面积3.7平方公里,自明朝万历年间便有福建沿海一带的渔民陆续在岛上定居。区域有惠州最大面积的红树林群,成为惠州海洋生态修复、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

唯一私人海岛:三角洲岛

惠州唯一的一个私人合法产权的无居民海岛,位于惠东县巽寮湾海域,近陆距离约1.1公里,岸线长度约两公里,陆域面积约0.0893平方公里。属于已开发无居民海岛,岛上常住人口约100人。

工业用岛典范:马鞭洲岛

位于大亚湾海域中心地带,面积0.1971平方公里,中石化、中海壳牌、中海炼油等石化巨头相继在这里建造码头与原油仓库,成为惠州无居民海岛中开发空间与强度最大的岛屿,是我国海岛工业利用的典范。

领海基点所在地:针头岩岛

针头岩,又名大青针、大星尖、星尖等,位于东经115°7′,北纬22°18′,是一座拥有领海基点的无居民海岛,是我国大陆49个领海基点之一。2011年,惠州建立面积275.85平方公里的针头岩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及针头岩领海基点。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盐洲岛:生态岛绘就人海和谐画卷

海景、落日、滩涂、渔港、盐场、怪石滩……在惠州稔平半岛南侧有一座“隐秘于世”的岛屿——盐洲岛,其隶属于惠东县黄埠镇,南临南海红海湾,属于考洲洋的内陆海岛。

这座总面积约44.7平方公里的岛屿内,有着较为活跃的人文活动。自明朝万历年间起,福建沿海一带的渔民便陆续在这座岛上定居,如今,这里的居民仍超过15000人。

红树林中鹭鸟齐飞,考洲洋里鱼虾成群。由于盐洲岛上不设工业生产,岛上居民以盐、渔、农业为主要产业,从而造就了盐洲岛及周边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盐洲岛的生态旅游逐渐起步,这座岛屿正在成为自驾游、徒步游爱好者,以及摄影发烧友的首选地。(点击阅读更多

三角洲岛 :宝藏岛建起海上世外桃源

白色细沙海滩、碧绿的海水、热带植被和古老的海洋文化遗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惠东县稔平半岛的巽寮湾海面上,一处形如三角的岛屿游客如织,这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海水清澈湛蓝,沙滩洁白,已成为珠三角地区优美的滨海度假胜地。

这个岛屿就是三角洲岛,作为一座无居民岛屿,三角洲岛的旅游开发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最近6年,在新一任“岛主”的经营下,岛上的旅游生意变得越来越旺,这处宝藏海岛慢慢被建成了一处仿佛海上世外桃源的胜地。(点击阅读更多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东升岛:百年渔村向海生 渔家习俗成非遗

东升岛,又叫大洲头岛,东临澳头港,西与深圳隔海相望,北靠小桂湾,南面是辽阔的大海。东升岛由东升岛(主岛)、圆洲、猫洲等个8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7岛为无人岛。登临小岛高处,极目远眺,水天一色,烟波浩渺。

几百年来,附近的渔民以捕鱼为生,他们吃在船上,住在船上,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上岛居住。靠海而居的生存环境形成了独特祭祀文化和婚嫁习俗,这两项习俗也已入选非遗。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开始吃上“旅游饭”,东升岛也成为大亚湾渔家风情游的热门景点。(点击阅读更多

三门岛 :昔日兵家必争地 今成生态示范区

到惠州滨海旅游,大亚湾的大三门岛不能不去。大三门岛原称沱泞岛,位于大鹏湾与大亚湾的汇合处,在香港以东16公里,大亚湾中心区以南30多公里。在过往,有3条水道可至,因此得名“三门岛”。

三门岛是个有着300多年居住史的古老渔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军事要塞,一代代士兵驻扎在这里保家卫国、捍卫主权。随着时代的发展,当驻扎的军队退去,三门岛也逐渐展露容颜,成为大亚湾旅游的热门岛屿。(点击阅读更多

【采写】南方+记者 张峰 乌天宇 曾汉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 王昌辉

【策划】柯鸿海

【统筹】罗锐 刘光明宝

编辑 蓝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