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赋能,多维发力|江门政法基层行⑤开平站

南方+ 记者 申红洲 杨兴乐 等 2023-05-29 22:08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

近年来,开平市政法系统始终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摆在首位,多维发力,因地制宜地解决基层治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赢得群众口碑,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

02:59

装上社会治理“智治大脑”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而在塘口镇强亚村,一款名叫“德邻汇”的App,其名称便来自于此。

打开“德邻汇”,强亚村的乡亲动动手指就能够轻松参与村中的大小事务,更是可以足不出户咨询、办理一些简单事务,甚至可以在上面买乡货、发动态。

“现在村里就连70岁以上的阿公阿婆都可以直接用手机了解村里的最新消息,大家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强亚村党支部书记方华仰介绍,“德邻汇”里将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和三资管理信息进行全面公开,让广大村民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软件运行以来,目前已有500多户村民成为网上“治村”的积极分子,特别是身在外地的乡亲,通过“德邻汇”平台的“乡音”“话题”“我想知道”等版块可以快速了解家乡的最新动态,借助“我能互动”“我找代表”“我要投票”等版块可以表达民意诉求,动动手指就能参与村中大小事务与建设。

强亚村的“德邻汇”App。强亚村的“德邻汇”App。

近年来,开平市以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积极探索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融合,拓展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又到了积分兑换的日子了,我这次攒的积分可以多换一桶油了。”宅群村的方大爷开心地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2020年,宅群村仿照银行的储蓄理念创新推出“道德银行”积分制项目,通过细化村规民约,将村民的良好道德行为量化为可储蓄的积分,村民可凭借积分兑换精神荣誉和生活物品。

“我们村常住户数有195户,其中176户已经在‘道德银行’开户了。大家主人翁的精神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宅群村党支部书记方晓莹说。

宅群村。宅群村。

目前,经过总结评估,宅群村“积分制”管理模式已经在开平全市推广开来,并发展出新的特点。如苍城镇配套创建“智慧苍城”掌上平台,村民们可以线上申报积分、线下兑换礼品,通过智治激发社会参与热情,增加群众“话语权”,促使群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绘出基层诉源治理好“枫”景

“谢谢黄法官,我现在的生活要比原来好多了。”湴溪村的黄伯再见到开平市人民法院赤水镇人民法庭庭长黄安民时激动地说。

原来,多年前黄伯与育有三个成年女儿的女子结婚,一家人相互依靠过日子。后来,黄伯配偶离世,三个继女常年在外谋生,与黄伯更是很少联系。独居在家的黄伯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十分拮据。湴溪村村委会开始犯愁,黄伯子女都在的这种情况,可否为其申请低保?

为此,驻村第一书记林宇腾找到了黄安民。黄安民得知后,立马就黄伯申请低保的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建议。随后,村委会根据黄安民的建议,重新整理相关材料,积极向民政部门申请。当前,黄伯已经顺利领取了第一笔低保金,生活有了保障。

用脚步丈量为民之路,用心化解民生之忧。2021年以来,开平市人民法院积极推动“法官+驻村第一书记”定点驻村项目,法官们纷纷下乡进村,化解矛盾在田间地头,为乡村诉源治理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过滤池”。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为进一步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开平市积极推动辖区内人民法庭与基层司法所联动共建,汇聚力量,共同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

近日,赤坎镇人民法庭就与赤坎镇司法所联动合作,通过“云调解”方式,联合化解一起跨国离婚纠纷。陈某和李某相识于2018年,婚后,陈某远赴加拿大发展,李某居住在广州。二人时常因琐事发生矛盾,最终走上离婚诉讼之路。在线上庭审调解阶段,赤坎镇司法所所长谭银贞作为调解员,与法官一道,劝导双方正确面对矛盾,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最后,经调解,二人协议离婚。

通过“庭所共建”模式,开平市整合了基层调解资源,围绕“诉讼服务、诉源治理、诉调对接、共享共治”四方面,走出一条“枫桥式”多元解纷新路径。

架起涉侨服务“暖心桥”

清明期间,不少华侨回到家乡蚬冈镇,参观了家国故事侨心馆、旅南美侨心馆。“几年没回来,没想到现在家乡发展得这么快。”旅美华侨周叔说道。

蚬冈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侨镇。据统计,祖籍蚬冈镇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接近8.1万人,是该镇1.8万户籍人口的4.5倍。

因地制宜,蚬冈镇大力推进“侨心工程”的建设。去年以来,“侨心馆”落成、风湾桥通车、路灯工程建设等民生实事接连落地,蚬冈镇以实际行动回应了侨胞和群众的殷切期待。看见家乡的变化,加拿大华侨黄茂枝还特意拜托同乡带回一封手写信,对镇委、镇政府大力建设蚬冈镇表达感谢。

蚬冈镇“侨心馆”。蚬冈镇“侨心馆”。

为进一步将开平的侨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开平市不断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建设,打造涉侨服务品牌,优化法治环境,做好华侨华人的“贴心人”。

——“司+侨”。开平市司法局借力大数据加强线上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以智慧赋能推动“一线接听、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办事服务体系实现“软联通”,为华侨华人返乡办事构建起“找得到、办得到、看得见”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法+侨”。开平市人民法院对涉侨当事人积极推荐使用“AOL授权见证通”,切实减少其因办理授权委托手续产生的诉讼成本,满足中国侨胞的诉讼需求。

——“检+侨”。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在原有的翠山湖科技园侨资企业服务站、12309检察服务中心涉侨检察服务窗口、“e检侨”服务专栏的基础上,在微信公众号增设“情暖救助”便民服务端口,通过“互联网+”实现涉侨服务掌上受理、移送、结果反馈,不断拓宽侨胞诉求表达渠道,用心用情提供优质检察服务。

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制作检察工作宣传小手册。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制作检察工作宣传小手册。

打通车管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

前不久,开平车管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县级车辆管理所”荣誉称号,这是江门市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车管所。“国字号”荣誉加身,开平车管所凭的是什么?

开平车管所大厅。开平车管所大厅。

“群众来办理车管业务时,常常因为不熟悉流程而浪费很多时间,有时就是因为证件没带而白等了一上午。”开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吴颖晖介绍道。

为了不让群众白跑一趟,近年来,开平车管所全面落实公安部各项“放管服”改革措施,主动靠前服务,全流程“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做到“一次办好”,设置互联网体验区,窗口服务不断提质增效,大大节约了群众的办事时间。

“您还需要带齐身份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才能办理上牌手续。”走进开平车管所服务大厅,导办岗的民警正仔细核对群众提交的手续和资料,帮助群众理清业务办理的流程。带齐各类资料后,群众在办理窗口即可畅快平顺办理车管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开平车管所考虑到部分群众无法在工作日办理业务,充分评估群众需求后,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延时服务”。如此一来,群众即便是在节假日、双休日也可以在车管所办理相关业务,这极大满足群众对交管工作的新期盼。

以服务大厅为依托,开平车管所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现如今,在开平市,群众不论是买卖新车还是二手车,在汽车城就能直接办理车管业务。“我刚刚才看完车,这就直接来办手续了,预计下午就能把车开回家,实在是太方便了。”开平市民梁先生说。

据介绍,开平车管所在全市重点打造了7家4S店车驾业务登记服务站,购车、入保、缴税、挂牌等各环节形成“一条龙”服务,新车登记挂牌只需要短短两个小时完成。全市15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全部实现“交钥匙”工程,办事时长由90分钟压缩至30分钟。

而在偏远地区,开平车管所率先实现县区摩托车驾驶人全科目考试业务,考生可就近参加考试,每年可惠及1万余名学员。

从大厅到窗口、从市区到乡镇、从被动到主动,开平正在把车管所“开进”群众心田里。

【文字】南方+记者 申红洲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杨兴乐

【配音】南方+记者 梁洁

【通讯员】江政法

【统筹】李霭莹

◎相关链接

欲善其治,先利其器|江门政法基层行️①江海站

固本培元,攥指成拳|江门政法基层行️②蓬江站

因势利导,一呼百应|江门政法基层行③新会站

求新求变,善谋善治|江门政法基层行④台山站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