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江门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市委书记工程”高标准推进,各县(市、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新路子。即日起,《南方日报·江门观察》推出“江门政法基层行”系列报道,探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妙计良方,敬请垂注。
在危房前拉起警戒线,帮助危房村民转移到临时避难场所,指导养殖户筑好鱼塘的防雨堤……第九号台风“马鞍”到来前夕,江海区礼乐街道新华村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迅速行动,带上无线对讲机、骑上巡查电动车,与时间赛跑。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借力科技手段,方能事半功倍。今年,江门提出创新“智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江门全域智慧治理。江海区是“两中心一基地”(即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应用示范基地)的所在地,也是承担着单兵装备试点运用的先行区。
重任在肩,江海区全力推动科技攻坚,不断升级迭代智慧网格服务平台和智能化装备,拓展网格服务智慧应用场景。一支更“聪明”的智慧网格员队伍组建起来,在疫情防控、底线民生保障、社会治安防控等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欲善其治,先利其器|江门政法基层行️①江海站,时长共2分31秒)
欲善其治,先利其器|江门政法基层行️①江海站
无纸办公▶▶
单兵装备升级至3.0版本
身着蔚蓝制服,外披红色马甲,外海街道彩虹社区专职网格员邓劭恺拿上单兵装备包,驾驶网格车,开启一天的入户走访工作。
在单兵设备包中,装有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手电筒、小型灭火器、消毒液、充电宝、雨伞等多种安全应急设备。这些体积小、易于携带的应急装备大多由“两中心一基地”和安全应急产业园的进驻企业生产,根据网格员的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单兵设备可大大提高网格员工作效率,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跃升。
目前,全区63个村(社区)和5个交通卡口各配发至少1台信息服务仪,提升网格基础数据采集效率。在疫情防控期间,专职网格员在辖区内走访巡查时,使用该单兵装备对来(返)江人员信息进行排查录入,只要将居民身份证放在其底部的感应区,马上就能获悉健康码的查验结果。
近年来,江海区把“两中心一基地”和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设作为“头号工程”,选准市域社会智慧治理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人才工作,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依托“两中心一基地”的研发实力,江海区试点运用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并为网格员配齐无线对讲机、巡查电动车等单兵装备,加快技术研发、迭代升级,不断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和精确度。
“我们手上的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现在已经升级到3.0版本。”江南街道新中社区专职网格员梁健娜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对社区进行日常巡查,并及时记录网格‘人、地、事、物、组织’等43项基础信息,形成《网格基础信息工作台账》。网格信息服务仪将传统纸质记录变成全程电子化记录,大大加快信息采集的效率。”
下一步,江海区将强化网格员装备保障,依托“两中心一基地”配备有“江海特色”的网格员单兵装备,不断提升网格员为民服务能力。同时,加快“电子围栏”“电子哨兵”建设,积极引入高科技解决方案,全力构建“技术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产业培育体系,围绕基层治理需求以及各类典型应用场景,推出更多的新型应用装备。
江门系统推进智慧网格员单兵装备研发创新。图为智慧网格员工作装备。杨兴乐 摄
“全能”尖兵▶▶
智慧网格员队伍一队多能
“齐步走!”一声声嘹亮的口号在江海区景贤小学的操场上响起。8月中旬,江海区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景贤小学正式开班。近300名专职网格员认真执行教官传达的口令,快速完成齐步走、停止间转法、整理着装等队列训练动作。
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专职网格员队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专职网格员队伍。为期三天的培训班结合《江门市智慧网格员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要求,采取专题授课、实训操作、队列训练、分组讨论、集中考核等形式,为全区专职网格员提供智能化装备使用方法、入户访谈技巧、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技巧、消防安全实训操作、应急救护实训操作等课程。
网格员是专群之间的桥梁纽带,网格员队伍的履职能力直接关系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效。全力抓好网格员队伍建设,才能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工作落实落细。
今年以来,江海区聚焦网格化管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把学习阵地建在网格、把力量沉到网格、把服务做到网格,以“小网格”撬动“大党建”。
以行政村、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院等为单元,江海区将全区共优化调整划分为190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1个由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小组。所有网格员必须进行“入网”培训,并按照《江海区村(社区)专职网格员工作指引》,落实7类19项具体职责,实行“五必知五必访三必到”的“553”工作法。
“这次培训为我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好头。”江南街道专职网格员温婉柔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作为一名党员,她选择成为专职网格员。在正式上岗之前,温婉柔参加了区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培训班,全面、系统地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格员,大大提升理论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悉,目前江海区专职网格员队伍平均年龄低于31岁,党员占比超34.8%,大专以上学历超过87.9%,实现“一低两高”。这支年轻的网格员队伍将充分发挥“源于群众、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强化党建引领“保障”,夯实网格治理“根基”,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屏指挥▶▶
信访外送服务“10分钟到位”
走进外海街道信访超市,映入眼帘的是接待区。整洁明亮的大厅、暖心温馨的摆设、主动积极的服务,让群众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尊重、温馨、舒心。
外海街道统筹综治、信访、司法、公安、人社等多个部门在信访超市内集中常驻办公,并组织农业农村、城市执法、规划住建等部门和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专业服务团队轮驻接待群众,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调处,努力让群众反映诉求“最多跑一次”。
同时,外海街道搭建了镇级多元解纷人才库,率先打造“10分钟到位”信访外送服务圈,打造“基层发令、部门执行”和精准外送服务重要运行机制,推动更多力量下沉一线解决群众诉求。
“这里不仅是外海街道的信访超市,还是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外海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信访超市里设置了集指挥调度、应急防疫、三防会商、信息研判、视频监控及视联网系统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智慧指挥平台。”
在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内,一块以街道地图为背景的超大LED屏幕实时更新着辖区内道路情况,平台接入了辖区内896个摄像头和21个村(社区)视频会商系统。依托“粤平安”云平台的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平台(矛调系统)、综合网格服务应用平台(网格管理系统)、态势展示分析应用平台(态势图)三大平台,外海街道综合试点构建起网格事件处置闭环。
这个智慧指挥平台就是“两中心一基地”首家进驻企业——广州中科凯泽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成果。中科凯泽是一家从事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及平台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的研发中心内,多种轻量化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正在运行,通过系统监测城市各处的实时情况。
中科凯泽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实际需求,利用智能化监控、视频分析平台、物联网等,建成集成平台,实现‘一屏观天下’,帮助街道快速统筹调度基层治理力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泳渝
【统筹】李霭莹
【通讯员】江政法宣
◎延伸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