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新疆白昼长、日照充足、瓜果味美香甜……”
红色的石榴、黄色的杏子、粉色的仙桃……秋天的疏附县,像一个染色盘,带着瓜果香气,甜蜜醉人。一箱箱加工打包好的新疆瓜果零售产品整车待发,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在广州援疆企业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疆果果”)直播间里,身着民族服饰的帕尔哈提·阿卜拉江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喀什的瓜果。他还时不时地跳上一段新疆舞,与粉丝互动营造气氛。如今,他的每场直播人流量都在数万人次,年销量超过50万元。
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六车道,崭新整齐的人行道、绿化带,建筑外立面风格造型鲜艳多彩并富有异域特色……距疆果果41公里的乌帕尔镇,经过近年来广州援疆干部的建设,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文旅小镇。国庆节是旅游旺季,乌帕尔镇用全新面貌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
乌帕尔特色文旅小镇区位优势明显。
产业扎根,孕育希望。推进富民增收、为受援地“造血”,产业援疆成了富民兴疆的新引擎。三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聚焦产业援疆,积极开拓产业对接新模式,依托援疆优势,促进受援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外销链条,助力消费帮扶,切实提升产业兴疆的综合效益,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爆单”的车间
从塔什米里克乡出发,道路两旁白杨树挺拔,往北行驶1小时左右,一片开阔厂区映入眼帘,农民嘴上念叨的“疆果果”到了。
2015年初,作为广州某大型国企的援疆干部的陈文君第一次来喀什。那时来新疆,他只是想丰富自己的经历。但没想到,来了以后,他被这里好吃的瓜果、淳朴善良的人民所打动。陈文君毅然辞去了广州年薪百万的稳定工作,来到喀什投资创业。
就这样,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疏附县成立。
每年,疆果果都会迎来三次市场高峰期,分别是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为了迎接高峰期的到来,工厂都要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高峰期更是采用轮班制生产,车间生产24小时不停。
疆果果新落成的生产车间。
就在2021年国庆节前夕,市场订单暴增,库存出现较大缺口。“我们必须争分夺秒赶生产,才能对得起客户的信任。”当时,公司党支部向全体职工发出倡议。生产车间的职工加班加点,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62万袋产品,如期完成所有订单。
如今,这家广州援疆企业已是一家全国知名的“明星企业”。品牌效应下,这家企业吸引更多当地群众的加入,让产业发展成为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的重要途径。
“您在这边核对后签字、按手印,就可以领走今年的红枣收购款了。”去年12月18日,在疏附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恰热克村,疆果果与中国电信一起,为枣农们集中发放2022年红枣收购款。收购的红枣由喀什疆果果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当地农产品走出去、果农收益的双赢模式。
从2015年投资40万元建厂到2021年营收2亿元,疆果果仅用短短7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南疆5万多户农民增收。
“今年我套种了3亩地红枣,企业上门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收购。明年我会好好学习嫁接、管护技术,扩大种植面积,让红枣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收益一年比一年多。”农民阿卜杜热伊木·艾尼瓦尔领到收购款后说。
当地居民在疆果果实现家门口就业。
明星企业的背后是广州援疆工作队的努力。近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促进受援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疆果果建成一期1.6万平方米厂房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带动疏附县15家上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6个农民合作社年收购初级农产品超过2万吨。
此外,广州援疆工作队还优化外销链条,助力消费帮扶。推动援疆企业在西安、武汉、广州等重要的物流集散点设立仓储物流仓库,提高“疆品”物流效率。三年来,共助销疏附县农副产品6.85亿元,直接帮助疏附县农民增收不少于3.6亿元,年带动1.2万户农户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
“耳目一新”的小镇
连片的花海、漫漫的彩虹道、温热的阳光……金秋十月,旅游旺季里,乌帕尔镇的吆喝声游走在嘀嗒的时间线里,在此游玩的游客直呼捡到“宝”了。
从喀什及周边几个县出发,前往著名的石头城(塔县帕米尔高原景区),乌帕尔镇是前往帕米尔高原的必经之路,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在此停留,品尝一碗当地特色拉面,购买水、馕等补给品,造就了过境游的发展。
为了让经济更红火,广州援疆干部推动其开展改造打造文旅小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过境游,打造游客服务中心并配套相关基础设施,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乌帕尔特色文旅小镇新落成的游客服务中心。
在乌帕尔镇,文旅小镇改造正如火如荼。“改造文旅小镇后,解决了商业购物、停车、卫生间问题,能够起到引客引流的功能。这样能为周边的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和创收平台。”广州援疆干部、乌帕尔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邬国平说,这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潜能。
“我们规划在这里做餐饮业,中间做游客服务咨询,还有我们本土的农特产品的展销。我们还将协调设置一个办边防证的点。”邬国平指着远处的工地说,他们希望尽可能让游客在文旅小镇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
2020年底,乌帕尔镇被列为喀什地区乡村振兴“155”示范工程重点乡镇之一,广州援疆干部、乌帕尔镇副书记吴家亮参与了包括前期调研论证、项目策划以及招商引资,并结合南沙区横沥开发建设经验提出鼓励居民自拆自建、集体土地货币加物业等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降低改造成本的工作思路。同时,他积极发挥援疆干部的优势,配合当地镇党委争取广州援疆工作队支持,为城镇更新改造解决了引导资金问题。
“旧巴扎、三桥片区改造的规模、速度、效果远远超过了预期。”能够参与乌帕尔镇的建设和发展,吴家亮感到由衷自豪和骄傲。
相关阅读
【南方+记者】吴雨伦 黄舒旻
【拍摄】余妍玲 黄舒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