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变沃野,播种希望之春|广州援疆四季①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

2020年以来,第九批广州援疆工作队不远万里奔赴祖国西北边陲,聚焦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民族“三交”等重点精准发力。

三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用一个个产业项目、一桩桩惠民实事,不断为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广州援疆四季”系列报道,以四季更替场景切入广州援疆的生动实践,各行各业、各层级各领域凝聚成建设美好新疆的合力,共同谱写感人至深的广州援疆四季画卷。


人间最美四月天。告别凛冽的寒冬,被春日阳光笼罩的疏附县洋溢着盎然生机。

塔什米力克乡的万亩杏园里,杏花争芳、花瓣飘舞;站敏乡的巴旦木园内,淡粉色的巴旦木花争相绽放,馨香万里;兰干镇的1.5万亩桃园中,连片盛放的桃花构成一道明艳的风景线……繁花开满枝头,农民“甜”上心头,疏附又将迎来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而在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的樱桃大棚里,从山东引进的樱桃已经抢先进入了成熟期,隔壁蔬菜大棚里的蔬菜更是长势喜人,这令广州援疆干部、吾库萨克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许名涛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援疆三年,许名涛是广州援疆工作队建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见证者和实施者。

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内生机盎然。

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内生机盎然。

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拔地而起,“粤菜疆种、疆菜输粤”的新模式让南方蔬果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安了家”。三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坚持深化产业援疆,发力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将援疆红利进一步向乡村、向农民倾斜,让越来越多当地民众有钱赚、有奔头,撬动当地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农业产业园“种”出幸福生活

早晨9点半的疏附县,天色才渐渐明亮。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的樱桃大棚顶上,厚厚的保温层缓缓升起,温暖的阳光洒满棚内上千株樱桃树的枝叶。与传统樱桃树不同的是,棚内种植的樱桃树没有树冠,外观就像一根棍子一样,樱桃直接在“棍”上开花结果。

“这种樱桃树我们叫做‘一根棍’,非常适合在大棚内种植。”许名涛介绍,“这是从山东引进的品种,单株产量在一公斤左右,售价最高能到每公斤400多元。”

身处农业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南橘北枳”不再是难题。

疏附县入冬晚、回暖快,年平均日照时数2870.6小时,这也使得在疏附种植的蔬果滋味甘甜,品质绝佳。要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日照优势,大棚采用了模拟樱桃生长气候的技术,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同时,使用优质有机肥料种植,提升樱桃口感,使樱桃果实营养更全面。

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

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

这样的“精耕细作”,还被使用在了特色农产品采摘基地的火龙果、草莓的种植中。到了周末,这里就是附近居民前来采摘游玩的热门目的地。

疏附蔬果的美味,如今也“飘”向了更远的市场。采摘基地的另一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里种植的菜心、豌豆苗、红菜苔等蔬菜成熟后,将销往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高端酒店和大型超市。负责基地运营的新疆昇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广州援疆工作队通过靶向招商引进的广州市昇永农业有限公司组建而成。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香港市场,菜箱上只要是贴上喀什航空运单的叶菜,一进市场就被批发商抢购一空,‘新疆菜’成了品质保障。”谈到基地里受到市场热捧的优质蔬菜,许名涛满是骄傲。

在广州援疆的大力帮扶下,疏附县按照“乡村振兴+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的模式,在吾库萨克镇打造占地1.5万亩的“1+1+6”现代农业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特色农产品采摘基地都是这座万亩农业产业园中的一部分。

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内的草莓已成熟。

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内的草莓已成熟。

吾库萨克镇谢哈尔巴格村农民居来提·米吉提在产业园上班已经好几年了,不仅有工资收入,还能在家做点小本生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去年家里盖了新房,准备今年10月结婚。”居来提说。

像居来提这样的员工,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还有150多人,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农民。依托于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更多当地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种”出幸福生活。

“以往当地农民长期只种植小麦、玉米、白菜、洋葱等传统农作物,年均亩产收入约为2000元。而我们通过创新‘粤菜疆种、疆菜输粤’的新模式,年亩产收入可达20000—40000元。”许名涛说,目前整个产业园已经带动就业7200人。

村里飞出致富“领头雁”

“阮书记,中午好!吃饭了吗?”午后时分,疏附县萨依巴格乡阔勒其村村民达吾提江·吾甫尔走出家门,热情地迎接他的“老朋友”,广州援疆干部、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党委副书记阮良基。

很难想象,就在半年前,他还只能拄着双拐出行。8年前,年轻的达吾提江因患股骨头坏死后无钱动手术而落下了残疾,却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钻研养鸡技术中,后来也因为养鸡技术好而被一家养殖公司看中代养鸡苗。

“帮养殖公司养鸡的时候,每只鸡我能挣2块钱。但是我希望,乡亲们能和我一起挣钱,后来就有了开养鸡场的想法。”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达吾提江,在2020年被选中成了广东援疆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中的一员。这下,达吾提江的养鸡事业干得更加有声有色。

疏附县致富带头人达吾提江·吾甫尔。

疏附县致富带头人达吾提江·吾甫尔。

在广州援疆资金的支持下,达吾提江盖起了1200平方米环保、低臭、自动化的鸡圈,近两万只绿壳蛋鸡幼崽有了舒适、自在的“安乐窝”。

“这些20天大的鸡苗长到40天就会以16.5元/只的价格卖给当地村民饲养,我们已经发动了400多户农民养殖,每一户最少50只,最多有200到300只。”达吾提江说,自己饲养的绿壳蛋鸡下的蛋在县里能卖到2块钱一枚,“而且长大后的绿壳蛋鸡一只也能卖到五六十元,公鸡可以卖到80多元,‘身价’翻了好几倍。”

阮良基介绍,除了硬件的升级,广州援疆的干部专家们还为他当起了“军师”,把援资和援智、援技相结合,帮助达吾提江申请注册了土鸡和土鸡蛋商标,打通销售渠道,理出长远规划和思路。现在在疏附县城的超市里,已经能购买到达吾提江创立的品牌“吾孜迪亚尔”的优质鸡蛋。

“‘吾孜迪亚尔’是‘我们的家’的意思。我的家是小家,‘我们的家’是大家,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幸福的。”达吾提江说。

疏附县致富带头人达吾提江·吾甫尔

作为致富带头人,达吾提江把自己多年的本地鸡养殖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里养殖的乡邻,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徒弟”。看到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荷包一年比一年鼓,达吾提江打心里高兴。

去年9月,达吾提江在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骨科的广东援疆医生陈伯健和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科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髋关节置换+髋臼成形+下肢关节松解的手术。半年过去,达吾提江说自己恢复得不错,“现在已经能自主干活了。”

乡村要振兴,村民要致富,“带头”很关键。2020年以来,广州援疆工作队贯彻落实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一十百千万”工程,在各乡镇遴选培养致富带头人,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采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田间课堂”,组织专家、种植能手“上门服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升致富带头人农业生产技能,着力培育一批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致富带头人。

相关阅读

团结花开,绽放热烈之夏|广州援疆四季②

富民兴疆,收获硕果之秋|广州援疆四季③

“医”路相随,拥抱心暖之冬|广州援疆四季④

【南方+记者】黄舒旻

【摄影】余妍玲 黄舒旻

编辑 梅雅玲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